舒尔茨是一位敢于创新的艺术家,直到最后,他仍在探寻新的艺术灵感。
(笔者制作了本视频的中英字幕版本,读者可移步到“花生漫画”贴吧观看。)
【资料图】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作品是舒尔茨生前指导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花衣魔笛手哦,查理布朗》。《花衣魔笛手》的故事改编自《格林童话》的同名故事。在这部动画里,史努比化身为花衣魔笛手,为鼠患横行的小镇驱逐老鼠。
但是与之前的史努比动画不同,这部动画的关注的重心反而是舒尔茨一直很忌讳的成人角色。这让早已习惯的观众难以接受这种转变,这部风格另类的动画至今备受冷落。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舒尔茨先生用生命的最后精力指导创作了这部风格另类的动画,正是他不断探求新艺术的最佳体现。我们可以从这部动画里看出舒尔茨本人对史努比系列作品的回顾,也可以看到他对史努比未来的探索。正因如此,这部动画在笔者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被公认经典的《南瓜大仙》。
化“苦”为乐
无论是漫画作品还是动画作品,史努比作品的艺术性在于用儿童的目光看大千世界,在引起观众共鸣的同时给观众最本真的享受。这种提炼是舒尔茨创作的精髓所在,
在这部动画里,舒尔茨把这种艺术性在老鼠的描写上应用得淋漓尽致。原本令人生厌的老鼠在穿上了牛仔服、玩起了滑冰,甚至还一起表演了踢踏舞。这其实是在用艺术的方法侧面表述鼠患的严重。这样处理既避免了直接描写给人不适,同时也让观众留有了想象的空间。
回归本真
作为一位享誉盛名的漫画大师,舒尔茨通过他笔下的人物抒发他当下的所思所感。在这部动画收尾之际,他借史努比演奏的两首抒情性的曲子:《走过老磨坊旁的溪流》(Down the Old Mill Stream)以及《晚安,宝贝》(Good Night Sweet Heart),向观众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本真的一面。
与传统的故事不同,作者换成了镇长等人被史努比吹响的音乐吸引。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离别感。在笔者看来,此时的镇长更像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他们在歌声下去除了平日的虚伪,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他像常人一样也会喜欢自己的心上人,面对明月也会思念亲人。面对即将逝去的生命,珍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镇长的形象正是史努比动画的奠基者——比尔·莫伦茨的自画像,他陪伴舒尔茨了创作了所有史努比动画,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或许当他们两个人制作到这里,两人不免会心一笑吧。
走向成人
将大人角色加入到史努比漫画,并非是舒尔茨一时兴起。早在1980年,舒尔茨在史努比的第四部电影《一路顺风》(Bon Vague, Charlie Brown)里,就已经尝试将模仿成人说话的长号声换成正常的对白。1988年,舒尔茨实验性地制作了真人动画《红卡车少女》(It"s the Girl in the Red Truck, Charlie Brown),用现实的场景和人物进行叙事。这些事实表明,舒尔茨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一直在探索引入大人元素创作的可行性。
如果说之前的作品代表了舒尔茨的探索,那么这部动画便是他思考的结果。在这部作品里,舒尔茨已经不再避讳大人角色,儿童角色已经走向了大人的世界,去与他们交流互动,这在史努比动画的历史上绝对是划时代的一笔。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让史努比动画成为另一部《辛普森之家》。舒尔茨深知史努比动画的精髓在于对成人世界的提纯,因此让儿童走向成人,必然要保留儿童中“善”的一面。因此,舒尔茨采用了《花衣魔笛手》的故事进行创作,让查理布朗和史努比演绎这个故事,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
总结
尽管舒尔茨先生还没等这部动画做完就已经去世了。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部动画里感受到他指导制作的用心,并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部作品,因此,这部动画更值得被大家重视。对于成人角色的引入,舒尔茨深知利弊,因此这部动画是他反复求索后的结果。
不管观众喜爱与否,舒尔茨用他的实践证明了引入成人角色的可行性。笔者相信舒尔茨的选择是正确的,走向成人,才是史努比系列在未来焕发生机的正确选择。而这需要我们这一代创作者的不断求索,在新时代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史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