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人的文章并非专业论文,可能有纰漏之处,欢迎各位补充纠正。) 


(资料图)

2023年2月7日,G1《第一天》赛星形态爵士总算“千呼万唤始出来”。

对老迷友来说,这是个大好的消息,同时也说明BB线很可能成为未来经典线的一大焦点,也应该成为官方重置老G1赛星形态的主要阵地。前年推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赛星大黄蜂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但那时的各大第三方,都未过度关注此事,而是忙着凑齐地球形态的十八子和十三虎。再加上设计的缺陷,那款大黄蜂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涟漪。

而现在,官方在这个许久未曾有人涉猎的领域迈出了第二步,而且是超常发挥。当然,不排除保时捷板权问题之类的诸多影响因素,这款爵士绝对算得上是开天辟地之作,也侧面反映出了官方做塞里形态的决心和“满到溢出的诚意”。

但稍加思索后,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官方不声不响地在自己和所有做老G1角色的第三方公司中间砌起了一堵厚障壁,意欲垄断市场,扼杀第三方的发展。这是现阶段摆在那些小工作室面前最大的挑战。

暂且不谈UT,FT之类,就拿我主攻的小比例举例,如今市场上NA MS铁工厂三足鼎立。这种局面在下一个强有力的小比例第三方公司出现之前,大抵是不易改变的。这三家各有侧重:铁工厂专注漫画线,注重美型度,近期大概不会顾上G1动画线,不足为虑;NA与MS却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路:

NA以设计为主,在零件里、外面的转换中辅以还原及美型刻画,尤其看重结构的巧妙,所以偏爱于难度高的设计,如塞星千斤顶。

MS则想追求一个平衡,即还原和变形两不误,实现零件利用的最大化,打造“掌上MP”。这便造成了前期建立在自家特殊料子基础上不计成本的分件,在变形上自然稍逊一筹。这一点在两家2019年出过的威震天身上表现尤为明显。从发展道路来说,NA做赛星形态的可能性更大。

而这之中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各方诸侯的竞争。从近期的局势来看,NA与MS正处于一个互相比较,互相牵制的状态,通过竞争促进自身进步。这也是至今官方小比例乏善可陈现象的一个好的影响,是良性竞争,利于维护市场的繁荣稳定。大比例也是同样。而在这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两家之间或与官方撞车的情况。典例即为2020年的红蜘蛛(NA&MS)与同年的宇宙大帝(ZT&官方)。尤其是宇宙大帝,对比过后,素质怎样玩家心知肚明,入手也是见仁见智了。“碌碌无为”的官方在被ZT的“毒针”刺了一下之后终于开窍,知道玩家真正想要什么,后续也有传世塔恩之类的好作品推出。

其实在这几场对阵中,获利的主体与评判方其实是玩家,这也激励着各家公司拿出十二分的气力来对待每一款作品。宁愿少赚钱,也要满足玩家。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于是设计愈来愈好,还原度愈来愈高,小比例起步初期的HS达明宽之流也便成为历史了。宁愿少赚钱,也要满足玩家,便是变玩圈经久不衰且源源不断涌现出好作品的原因所在。毕竟干这行的,无一不是真心实意想让这圈子再活起来,满足每个粉丝的童年情怀的。现在大部分玩家都是从G1元年追到现在的(但不排除从TFP、BW入坑,详见《变形金刚迷友分析》),尤为期待《第一天》的六个原始形态。这种期待已经持续了太久,直接表现为2018年大黄蜂外传上映后电影院里此起彼伏的叫好声欢呼声。而这欢呼声在几天前重现了。这说明了至关重要的两点:

第一,孩之宝开始发力了。这固然是好事,让迷友知道官方的实力;第二,结合不久前宣布的“不再重制老G1角色”的消息,我更倾向于这是官方玩的局,在世界经济大动荡和自身MP口碑下滑的压力之下,转移玩家的注意力,然后--正如题目所说--闷声做大事,以挽回颜面。而此事同时表现出官方的巨大进步,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也带来了新的机会,新的竞争,新的挑战。

正如前几篇文章所述,官方在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型期,而此时第三方们能否抓住机会,就要看他们高层的决策了。

AHM STUDIO

2023.2.8初稿

2023.2.18定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