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而我选择了最好的一条——与隧道同行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光回到20世纪60年代,浦西与浦东来往只有轮渡,“过江难,难过江”成了人们的口头禅。
1965年,考虑到国防建设与交通出行的需要,国家决定开建打浦路隧道。当年8月,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上海隧道”前身)应运而生,历时五年建成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打破了轮渡是过黄浦江唯一交通工具的格局,浦东浦西连成了一片。
同年,在上海某处,一个娃娃呱呱坠地,取名“倪子明”。
岁月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这个美好的巧合在1984年写下了温暖的相遇。19岁的倪子明,进入与其同龄的隧道公司,由此开启了同行成长的旅程。
倪子明常常感慨,自己初入公司,真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正值上海城市建设大发展,上海隧道先后承建了上海地铁一号线、延安东路隧道、河流污水治理工程、延安路高架、外环线高架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随着一项项工程竣工通车,市民出行越来越便捷,生活也蒸蒸日上。正是经过这些工程的锻炼,上海隧道得以茁壮成长、做大做强,而倪子明也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
广东中山电厂取水隧道建设,是倪子明前18年职业生涯里少有的长期外派经历,每次回想起在中山的半年时光,他仍然感觉历历在目。
契合公司“走出去”战略布局,2002年,他来到了拓展北方市场的第一站——天津市。
时任项目总工的倪子明携团队研究创新,因地制宜,完成了深达24.8米、双线换乘的地铁1号线下瓦房站的建设,成功把上海隧道的先进技术带到了天津,造福于天津市民。但这一过程,并不容易。
“最难的还是冬天,土体冻得邦邦硬,施工设备都冻住了,这可怎么施工?”
面对零下十几二十几摄氏度的寒冬环境,倪子明有点猝不及防,但却果断:“给设备加热保温,人可以穿羽绒服保暖,设备也可以。现场加热条件不够,就用热水。”一桶又一桶滚烫的热水,源源不断地从几百米远的生活区运送到施工现场,机器动起来了……冬季施工的难题迎刃而解。倪子明,也拥有了一个“天津市市政质监站专家”的身份。
历经天津、郑州等外派开拓的旅程后,2012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倪子明调任浙江分公司。这一次,他一改以往“硬邦邦”的技术人员风格,变身暖人心的“大后方”。
“谦谦君子,高明远识”,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让人望之可亲可信。无论是生活上的困惑还是工作上的难题,总能在他这找到答案。
职业生涯一半岁月都在外地的倪子明,自然非常理解驻外员工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正值杭州亚运会建设周期,员工们加快了建设脚步,鲜有机会回家。于是,作为项目书记的他,举办“幸福家庭”活动,每年邀请员工家属来工地上走走看看,看看家人、看看隧道、看看城市发展……人心稳了,事业就顺了,亚运村地铁、杭州南站等多项亚运配套工程——顺利竣工。
上海隧道的触角不断延伸,2021年隧道建设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56岁的倪子明再次履新,回到上海,开启新的旅程,“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而我选择了最好的一条——与隧道同行之路”。(黄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