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发了一条动态,决定今天把这个挖了很久的坑填上。

《四谎》对于我来讲,和一般的神番不同,它塞满了音乐元素。其实早在看它的时候,我就已经萌生了评一评番中有关音乐的事物的想法。


【资料图】

首先是我认为“保真”的部分。整部番所有演奏的指法都是对的,这绝对是一件工程量超级大的事情(经费在燃烧),我认为这很好的体现了制作组对音乐的尊重。夹带私货地提一句,胡桃丘学园祭上,有一个打击乐节目,琴的结构都画对了,角色们都拿的是四槌。

作者对演奏者的内心与行为拿捏得十分准确,包括但不限于上台前紧张到手抖及腿软,疯狂出手汗,乃至去厕所把早餐全都口区出来。在台上还会因精神高度紧绷,出现一些手忙脚乱的场景,比如被谱架绊了一跤,却又将谱架碰到,在扶谱架的过程中又一不小心把怀中的槌散了一地。曲终手落之时,不由自主的开始大口喘气,下台之后人马上就瘫软下来,在椅子上摊成一张大饼,过几分钟后才站得起来。

有关比赛对手的刻画也是十分的真实。参加了许多比赛,到最后其实就剩几个老熟人争夺名次。赛前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唠嗑,表面上是在和气交流,但实际上暗流涌动,大家都想争第一拿金奖。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败者总会酸溜溜地向胜者祝贺,胜者也总会带点凡尔赛地向败者道谢。比赛我当然只能在爱乐组爬。

对于舞台的态度,我十分赞同濑户纮子阿姨的想法。仅仅数分钟的舞台上,展现出的是全部的自己,很可怕,也很不合理。那么,为什么还选择继续演奏呢?因为在前面有抵挡一切痛苦的瞬间等着你。苦恼、哭喊、痛苦,在经历了几个月磨练之后,将一切回报给你的瞬间就会降临——在把声音传达到众多的听众的心里时,在心相互重叠之时,音乐或许就会超越言语。我们也许是为那个瞬间所着迷的无药可救的人吧。这某种程度上能解释为什么我在连续四十多天练琴之后,这两天突然不想练琴了——本来为了27号的比赛,我连外出都在练琴,但比赛又推迟了。

“保真”谈完了,该轮到“失真”了。番中所有的演奏都会配上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一点。只有在没把握就上台的时候才会出现如此丰富的内心活动,真正准备好的演奏是心流。演奏时人的所有精力都应该集中在音乐之上,回想每一个音的处理,如果不停的在想别的,那一定会失误的。

关于薰或者香织,我对她的音乐处理持保留态度。若是完全抛弃谱面记号,只留下音符,这实在是太过激进的做法。音符的组合体现乐曲的思想感情,记号们将思想感情再次放大。所有自己的二次创作,都应该在还原谱面的基础上进行,就像是戴着枷锁跳舞一样。单纯的追求自我,舍弃谱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葬礼上唱《好运来》一样奇怪。

新川直思老师并不是古典乐科班出身,能将《四谎》的专业性做得这么好,实在是非常厉害,反观那些所谓的“失真”,也就无伤大雅了。《四谎》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无愧于它神番的称号。

最后,我挺羡慕有马公生的,他能依照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有着毋庸置疑的绝对实力以及爆炸的基本功,还可以在演奏中完美再现谱面。学过乐器的应该或多或少都能体会抠谱子的痛。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与被救赎的故事:一个人借着黑白键的阶梯走出了地狱, 一个人凭着梵婀玲的琴弓攀上了天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