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够拥有一段完美的感情,和自己心爱的人白首到老。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坚守这句承诺。
【资料图】
在时间和生活的影响下,我们看待同一事情的心态总会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下面这位36岁的男人,在和老婆一起生活的十年时光中 ,他渐渐改变了自己当初的热情和坚持,甚至出现了不再疼爱老婆的想法。
看似幸福的婚姻
江先生和马小姐恋爱的时候,就没有得到双方父母的支持。
两个人并不算是门当户对,江先生的家庭条件要比马小姐家好上不少。
自从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江先生的家人就一直嫌弃马小姐,说她头脑不够灵活聪明,工作找的也不好。
可那时的江先生十分年轻,他觉得家人的劝告和反对都不值一提,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
于是他主动在家人面前说,自己并不在意马小姐的缺点。
只要妻子的人品好,能不能干都没有关系,他并不是一个需要靠老婆发展的男人。
两个人结婚后,江先生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每天上班去公司之前,他总会再早起一些,给马小姐买一份热气腾腾的早餐,回家后还要给马小姐带一些她喜欢吃的零食。
看到夫妻二人这么恩爱,江先生的家人也渐渐接受了马小姐。
婚后的马小姐看到江先生辞职创业,居然也主动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每天辞职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似乎在她看来,有能力的江先生已经可以维持这个家庭的运转了。
自己只需要待在家里做一个美美的家庭主妇。
江先生的家人对马小姐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江先生始终不愿意说马小姐一句坏话,还告诉家人他们现在正在备孕,让家里人给马小姐一些时间。
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两年,马小姐才顺利怀上孩子。
谁知孩子的到来没有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幸福,反而为两个人增添了更多矛盾。
张先生和马小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理念上的差异。
江先生总觉得马小姐带孩子的方法不够合理,会让孩子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
责任心较强的江先生无法放任孩子这么成长,只能一边负责公司的创业计划,一边抽出时间照顾孩子。
连轴转的生活让江先生累得心烦,江先生的家里人也因此对马小姐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不愿意再将她当成一家人看待 。
原本疼爱马小姐的江先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心理变化。
他开始无意识地将马小姐和朋友的妻子放在一起对比,认为自己当初真的找错了伴侣。
就连直接听到父母说马小姐的坏话,江先生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维护她了。
江先生的创业之路还没走几年,社会环境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事业多次发展受阻,到了濒临倒闭的地步。
江先生认为现在的家庭压力太大了,他希望马小姐也能够外出赚钱,替自己分担一下压力。
谁知马小姐常年待在家里,早就不知道该如何参与社会工作了。
江先生替她找了好几份顺心如意的工作,她都没有干下去的打算,去不了几天就选择辞职回家。
江先生被马小姐的态度彻底激怒,不再像之前那样贴心照顾马小姐。
同时他也开始有意限制马小姐的日常花销,两个人常常因此发生争吵。
没过几年的时间,他们就从当初无话不谈的夫妻,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平时只有在谈论到与孩子有关的话题时,才会简单说上两句。
错误的感情观念
江先生和马小姐的婚姻走到今天这一步,关键在于马小姐无节制的索取。
她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丈夫应该为自己付出,并不愿意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起初两个人的生活条件还算优越,这样的矛盾并没有太过凸显。
后来江先生创业遇到问题,马小姐仍然我行我素,江先生这才对她彻底失望。
毕竟感情是需要互同维护的,江先生长时间付出看不到任何回馈,自然会对这段感情产生不好的看法。
从马小姐婚前婚后的种种表现中就可以看出,马小姐是一个没有太多人生规划,也不懂得自爱的人。
在没有任何需求的情况下,马小姐主动提出了辞职,长时间待在家里享受生活,没有任何工作发展自己的计划。
这种对待自己人生不负责的态度,让她变得越来越自私。
一个面对自己的人生都毫无规划与激情的人,自然不可能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家庭生活中,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
不过在这段失败的感情中,江先生也需要负一定责任。
实际上江先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喜欢马小姐。
他愿意给马小姐那么多完美的承诺,是因为他想将自己放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做一个理想中的好丈夫。
这是一个人自恋的表现,马小姐不过是江先生表现自我的工具。
尽管他们有长达10年的婚姻,但江先生和马小姐都没有顺利完成亲密关系的共生阶段,没能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互相磨合发展。
要是马小姐能够在江先生为她工作的时候,及时接受江先生的引导,两个人的感情或许也不会快速破裂了。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