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科学规划,保护德州千年运河原真古貌,是我们共建大运河文化带的责任和担当。”近日,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德州段,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一期项目进入收尾阶段,望着正在进行装修施工的改建建筑,张清华深情地说。

张清华是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专职研究员,他所在的高精尖创新中心长期关注大运河沿线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完成了大运河北京通州段标志性景观“三庙一塔”景区综合提升改造设计、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性设计方案等多项规划设计工作,让千年运河通州段实现“依水而居”盛景。


【资料图】

大运河德州段是明清京杭大运河最后通航段。千百年来,德州人民依河而生,依河而旺。2021年9月,张清华和团队在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的带领下南下德州,承担《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及重点地区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编制工作。

今年5月,京杭大运河实现二次全线水流贯通。水深岸阔的北运河和南运河,构成了大运河京津冀段的主干和优美风景线。张清华说,2年多来,我们带着对大运河的感情投入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当中,再现了大运河德州段的原真古貌和文化气质。

德州大运河九龙湾公园效果图。

据介绍,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德州段运输地位下降,德州开始工商业转型,运河沿岸催生了一批近现代工业文明。当年大量的工业“明星”如今已经成了闲置厂房,等待二次利用和改造。

设计之初,张清华和团队发现大运河德州段生态原真,但公园稀少。运河基本保持原真的河道,自然空间楔入城市,与乡野田园相得益彰,然而高层住宅不停挤占运河沿线的生态空间,老城居住区周边的公园绿地分布总量少;运河沿岸分布着类型众多、历史价值极高、特色鲜明的历史遗迹,但大量的文保单位有遗存无人气,普遍缺乏高效的利用展示。

针对这一情况,张清华和团队为德州规划确定了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世遗文化展示优秀城区、国际文化融合典范园区的三大定位,形成“串珠成廊、向河而生”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让德州城的人都可以沿着廊道走向运河,让德州运河两岸成为一个个崭新的市民聚集的场所。”他说。

“具体做法上,我们提出了运用生态修复的方法恢复部分历史水系、绿地景观,腾退物流园、废弃工厂、垃圾堆场等无关设施,城区段建设漕仓遗址公园、九龙湾湿地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满足周边居民休闲游憩要求,实现还河于绿;凝练德州运河漕运文化、水工文化、苏禄守陵文化、近代工业文化等四大文化主题,构建了德州特色运河文化展示格局,实现还河于文;通过用地整合提升,融入文化休闲、生活服务、品质居住等功能,缝合运河两岸公共空间,再度实现德州依水而居的胜景,实现还河于城。”

“北京通州和山东德州,自古以来是大运河上重要的商埠和文化汇聚地。我们很荣幸把建设北京大运河文化公园的经验,应用到德州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上,实现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的同频共振,为京津冀协同共建大运河文化带添砖加瓦。”

如今,张清华和团队设计的德州大运河国家公园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一座千年运河原真古貌相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德州即将呈现眼前。作为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素有“九省通衢”“京南锁钥”之称的德州市将更加美丽迷人。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韩梅

流程编辑:u03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