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谢晨


(相关资料图)

7月4日,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巡讲活动来到厦门,在厦门市槟榔中学开展“科幻创作分享报告会”,在外图厦门书城举办“科技硬核与人文温度——青少年科幻文学创作沙龙”,受到学生和读者的热烈欢迎。

2023年5月,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立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最前沿的科幻文学,与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科幻教育对于全民科学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当代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厦门巡讲两场活动都是基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讲好科幻中国故事”,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科幻盛宴。

在“科幻创作分享报告会”上,厦门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杨晓剑、厦门槟榔中学校长经丽红分别致辞,槟榔中学多年来致力推动科技教育,为科幻文教育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阳光。本次报告会上,还举行了槟郎中学“梦之海”科幻社揭牌仪式,将致力打造科幻课程、创办科幻杂志等“五个一工程”。槟榔中学科幻教师陈锋介绍本校科幻教育经验,该校拥有一批科幻小作家,已两次夺得华语科幻星云奖青少年优秀作品奖,卢妘思同学获第二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三等奖,13位同学获“鲲鹏”奖入围奖,该校学生已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中国校园文学》等权威刊物发表作品近30篇。

“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联合发起人、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做“青少年科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兼具全球视野”演讲,强调科幻文学要基于自然科幻和人文科学前沿,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讲到何为科技硬核,何为人文温度时,谢晨老师深情讲述他对自己的83岁、患上严重阿兹海默症的母亲不放弃,坚持专科医生科学治疗和医养中心心理治疗相结合,创造了一个阿兹海默症疗愈奇迹,令人动容。

著名科幻作家马传思带来了“星辰大海皆为方向——青少年科幻文学常见题材创作指津”演讲,为广大青少年科幻创作爱好者提供专业指引。他从玛丽·雪莱、凡尔纳、威尔斯,讲到神奇的1938、黄金时代三巨头、威廉·吉布森,以及他为创作《蝼蚁之城》开展田野调查,科幻文学的基本题材、科幻作品的惊奇感、文学性、思想性,是一堂干货满满的科幻课。

在“全国最美书店”外图厦门书城,其主理人林元添表示:“今天活动的主题是科技硬核与人文温度,我认为这个是科幻的两个基点。科技改变生活,我们想想二十年前科幻场景,很多现在都已经成为现实。从书城的角度,我期待老师、同学们多来书城,把书城当成科幻创作体,大家展开想象,写一写未来的书城会是什么样子,这也许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也能够充分体现科幻的另一个基点,那就是人文温度。”

卢妘思

来自槟榔中学的初二学生卢妘思,其作品《启迪录》获第二届“鲲鹏”奖。《启迪录》讲述人类在征服太阳系之后发现科技到达瓶颈,为寻求突破而对留在地球的人类同胞进行一场“毁灭—重生”的疯狂实验。作品通过对架空小说叙事策略的运用,践行了科幻作为“思想实验”载体的理念,并能引发对人类整体性困境的思考。在活动现场,她分享了自己作品的一些创作历程和主要情节,当主持人问她哪部科幻小说对她影响最大时,她毫不犹豫回答:“《三体》。”

来自深圳外国语学校的欧阳子毅就他的获奖作品《起点》介绍道:“我的作品《起点》首先有一个非常硬的科学内核,即宇宙是一个有智慧的、有生命的智慧体,当它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它便会重启,而人类想尽一切办法来逃过重启,前往新的宇宙。当然我的作品也有非常柔软的人文内核,那就是即使面前的灾难重重,即使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灾难无法逃脱,而人类文明依然敢于抗争,敢于保持好奇心。”

来自广西作协的岑叶明,他的长篇科幻小说《造神》获得第二届“鲲鹏”奖一等奖,他分享道:“在这部作品里我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思考,其中之一就是我觉得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在小说里面遇到外星人之后很多人才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整体,可是在没有外星文明的时候,我们就不是一个整体吗?我从去年开始写科幻小说,以前我都是写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写科幻小说对我自己而言让我的写作到了另一个阶段,好像我一下子知道了自己想追求什么样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可以用科幻作品去呈现。”

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少儿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执行主席马传思,华侨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华侨大学英语部副主任郭琦分别对《启迪录》《造神》《起点》三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点评,他们一致认为,这三部作品之所以能从两万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确实是在科技硬核和人文温度两个方面都做得很不错,同时又各有特色。

郭琦表示,科幻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不同于其他的文学类型的独特风格的作品,更多地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坚实的科学的架构,而这个科学的架构在一定程度上来自现实的科学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在理解现实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或者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表现。比如《三体》的故事,观众们都可以读到,作者更多地是把很多我们所说的仰望星空的幻想结合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故事的叙述中。

针对青少年科幻创作题材同质化的问题,马传思分享道:“一部好的科幻作品要有科幻创意新颖性,首先我们要学习和积累,只有我们阅读多了之后,才会局限去模仿少数的创意;其次我们要给自己设定更高的写作要求,衡量一部科幻作品是否优秀的第一个标准是科幻创意的新颖性。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对作品科幻创意的设定和世界观设定做更多的工作,当你觉得这一点做得差不多了,再去动笔写。”

谢晨表示:“科技硬核从哪里来?人文温度又从哪里来?是需要每个作者去思考的。我想科技硬核一定来源于我们的研究,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来源于我们的实践,甚至来源于田野调查,到科技公司去做实地调查,对科技人员进行采访式调查等。人文温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那些日常的感动,同时我们的思考也体现人文温度。另外在青少年的创作中,科幻中国故事非常重要,在中国土地上,与中国历史、中国现代和中国未来相关的故事都是中国故事。我们既要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同时还要保留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科技自信,写出更具有时代特质和青年气质的作品。”

据悉,第三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正处于征稿阶段,欢迎25岁及以下青少年踊跃投稿,关注“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官方微信即可参与。

审读:喻方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