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柯哀”是粉丝们的自作多情,但我想说这就是作者青山刚昌的“有意为之”,只不过也许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设定到最后发展到了可以对抗主角CP的程度。

别急着反驳我,不如先来看看我的一些个人理解然后再互相交流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仅个人娱乐参考,请勿过度解读)

《名侦探柯南》并非一部纯正的推理动漫

严格说来柯南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推理悬疑类作品,因为它在推理的严密性上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甩出一大截,甚至对比《侦探学院Q》也逊色不少。

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全年龄向的平民动漫和文化标识而存在。

这并非是由于作者青山刚昌的能力不足,而是由于其篇幅太长,而精彩故事数目有限。故事处于早期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情节设计和诡计手法,比如广受好评的“月光奏鸣曲事件”、吓坏一代小朋友的“绷带怪人”、沿袭推理小说经典模式暴风雪山庄的福尔摩斯迷事件(平次登场)还有蓝色古堡探险,都是令人叫好的作品经典篇章。

然而精彩的核心设计牌逐渐被打完之后,故事进入不温不火的疲乏期。

本来作者手里的牌一共有三张诡计、案件、手法、精彩的情节算是一张,关于黑衣组织的主线剧情算是一张,人物的刻画和感情描写是一张,在第一张牌逐渐失去效果之后,作者面临着选择的问题。

显然,作者不可能在漫画仍有大把利润可图时贸然打出主线剧情牌,就此结束《名侦探柯南》,尽管这会使得整部漫画显得更不失为一部杰作,而不是让连篇累牍的日常剧情把本该悬念迭起、高潮不断的主线切得七零八落。

那么剩下的选择只有对人物剩余价值的发掘,而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感情线的刻画。在经历前期脸谱化的创作之后,作者显然变得更加精明,开始一个不落地为漫画中的登场角色编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比如高木和佐藤的恋爱物语、白鸟和小林的童年故事、阿笠博士的初恋等,甚至连目暮警官这个几乎看上去没什么故事的男人都有了自己的故事。

这也许是青山刚昌在其侦探核心部分的山穷水尽之后的一手妙棋。这样的故事,不仅仅使得登场的人物个个鲜活多姿,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情节的张力,而且也扩展了自己作品的受众。

然而人物是有限的,剧情却要被迫无限地延续下去。

在高木佐藤已经妥帖、白鸟小林找到真爱甚至连偏远地区的刑警都追回了已经嫁为人妇的女朋友的情况下,平次和和叶是官方设定的情侣,观众们也乐意看他们出场演绎剧情,然而配角无论如何也不能经常出现,至于基德和青子,那根本就是另一部作品中的人物了,所以作者只能从主角身上打主意

感情线的大旗,终归还是要靠主角工藤新一/江户川柯南本人来支撑,除非青山刚昌愿意叙叙小五郎和妃律师之间的恩怨,硬生生在一部少年侦探漫画中搞出一场伦理剧

可是要写主角的感情戏,却是自己给自己设下了一个局。

在灰原哀出现之前,任何一个喜欢本作的读者都会告诉你,新一喜欢小兰,小兰喜欢新一。

这几乎就是官方的设定,毫无动摇的余地。然而若是要就着这个「女方痴情等待,男方默默守护」的基本设定延续下去写出令人叫好的感情戏,那却是相当的难。

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设定本身太过于死板,几乎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的余地。

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等待的苦情戏和好似作者迫不得已而捏造的过去的回忆的熏陶下,相当一部分观众感到腻味。之所以说这样的设定是死板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这样的设定注定了新一和小兰在故事进行的时间里没有办法得到任何进展。

因为如果要进展,首先就要否定掉「柯南不是新一」这样一个大前提,而这,恰好也是故事进行的前提、柯南自己的底线(「不能让小兰卷入事件」)和新兰感情最大的筹码,即「遭遇不幸的男方在女方不知情的情况下默默守护」这样一张牌。

第二,这样的设定注定了他们之间感情的一切都必须摆上台面而失却「留白」手法带来的委婉含蓄——虚构故事中常常使用留白来达到传递感情、思想的目的,也恰恰多是因为留白而感人至深。

本就已经「分隔」的两个人,如果再委婉含蓄,那几乎就完全无法达到向读者传达「他们之间是有感情的」的目的。试想一下,柯南状态下的新一为小兰准备了礼物,然而并未被画出,那么非但小兰不会认为那是新一的礼物,读者也会觉得莫名其妙。

总结:

综上所述,要仅靠新一和兰之间那段渐渐已经被故事挖掘得几乎毫无新意的感情,和时不时出现的“高中某日回忆篇”、“小学某日回忆篇”来撑起负有重任的主角感情线,显然力不从心,读者也未必买单。于是,青山刚昌有意制造了柯南和灰原之间的暧昧,通过“三角恋”的模式来维系感情线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柯哀这对配对的存在,并非纯粹来自于读者臆想,而是青山本人有意为之。

最后你们感觉“柯哀”的出现是作者的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欢迎留言。

(文中配图来自相关动画作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