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拟葛的丝线既是寄生,又如束缚。欲离苦海者,受其缠绕。若心已死,则此身虽仍存于世,内里以为行尸走肉,成了这束缚传播的工具。但从未渡桥的人,虽则没有被拟葛寄生,但是他们的心中又有多少属于自己呢,不如说早就是拟葛的一部分。

如此,拟葛的象征正如旧的规矩与束缚。故事所讲的是普通人在旧世界与新世界间的情感与挣扎,但寓言故事毕竟是寓言故事,我们更应该给出自己的答案。那些看似未被拟葛寄生的人,实际也是拟葛力量的一环。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总会有旧的力量残存。而他们之所以能残存,不在于拟葛,而在于山谷。

若是我们在那一隅,是“拟葛”的“代行者”,还是期望离开的“迁徙者”。我们的意志又是否足够坚决,会是“离脱者”还是“宿行者”。这是笔者欲让读者思考的问题吧~

但是,我们固然不应成为旧社会的“代行者”,仅带着自己与周围几个人离脱,亦算不得什么。历史虽在形式上循环往复,但却在内涵上不断发展。旧世界的力量积累深厚,固然非一朝一夕就能破除,但独善其身,亦非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期许。古往今来,纵使是再文明,再繁荣的国度,都必然有深不见底的山谷将其中某处与外界阻隔,让旧的力量难以被新的力量渗透,但在每个时代,尤其是我们现在的时代,都有人,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过独木链接的山谷,试图帮助与改变现状。支教,扶贫,基础建设(物质的道路与信息的道路正是取代“拟葛”的),不论我们要前行多久,我们都知道,我们心中不会落下任何一位同胞。对,就像让花犹豫的理由,只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不存在完完全全的独善其身。我们当然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与自由,但无论我们期望与否,我们都是决定时代发展的一环。或许不必只身一人与旧力量拼个鱼死网破,但在我们足以延续自身存在的力量之余,我们的实践是可以聚沙成塔,填平这段沟壑的。这么做也绝非一厢情愿的希望,而是顺应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积极选择。正是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的人民素质才得以更全面地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才得以更加全面地便捷,这些无形的成本正是我们站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是破除一切违逆客观规律,单边制裁霸凌的最好回击,这是人民的力量,是所有中华同胞同为一家的心愿共同构筑的城墙。

寓言故事说的不只是寓言故事,但寓言故事毕竟只是寓言故事。我们必须,也自然会用我们自身的理解,与时代精神去将其解析,化为己用。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君共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