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叙诡”这种手法出现在各种作品里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了,叙诡应用范围之广、反转效果之好可以让其不仅仅在推理作品中出现,但很多对推理没什么了解的观众、读者听到叙诡可能根本不知道这是个啥,今天笔者就来简单说下这个最简单也最容易让读者眼前一亮的“叙诡”,以便各位理解(以下内容可能会涉及部分作品剧透) 

首先,叙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文字游戏,这种手法千变万化,又可以在作品中起到结尾巨大反转的作用,所以可以称之为诡计。不同于其他传统意义上的诡计,叙诡往往是作者在文中穿插不同信息对读者进行误导来展开的,而不是传统诡计里的通过凶手来实施的诡计。简单来说,区别就是“叙诡是作者来实施”而“其他诡计通过凶手来实施”

举几个例子,“眼前的这个人又高又壮,嘴里随意地叼着根烟,胡子拉碴,散发出让人难以接近的气势”。对叙诡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我上面句子里的问题。“又高又壮、胡子拉碴、难以接近”这些词组合在一起难免让人想象出一个粗犷的男子在抽烟的景象,但我并没有说这人是男是女,假设发生一起案件,警方将凶手定为女性,那么被上述句子迷惑住的人,恭喜你们已经陷入叙诡的圈套了。

再比如,我们班里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警方调查后将嫌疑人锁定在我和另外四个同学之中,有很多同学说听到被害人临死前在广播室里喊“纯子别杀我”,而纯子恰巧在我们五个人之中,警方就把纯子认定为凶手带走了。看到这里各位可能产生了两种想法,第一种,被害人想在临死前通过广播喊出凶手名字以吓退凶手。第二种,一个不叫纯子的人想要嫁祸给纯子。而以叙诡的角度来写的话,有第三种可能:这个凶手名叫纯子,也不叫纯子。可能是凶手的小名、网名叫纯子,也有可能凶手以前叫纯子。这个稍微复杂了点总之各位理解我意思就行。

那来总结一下叙诡的逻辑出发点:通过叙述结构、描写手法、文字游戏等让读者对一件事产生“常理认知”,就是深信不疑,根本不会怀疑到的东西,比如我刚才举例的性别、名字、称之为父亲的人肯定是男性、别人叫我小鬼头那我一定年纪不大之类的。但作者并不会完全肯定这类说法,因为在读者脑子里这件事已经自然而然得成为常理了。但最终结果往往完全相反,颠覆读者深信不疑的东西,以此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想破解叙诡的方法很简单,按照作者描写的基本逻辑或推理过程来,看有哪些作者并未完全肯定或是产生逻辑矛盾的时候按照矛盾点一步一步推理。当然我说起来容易,笔力高深,逻辑清晰的作者不会让读者轻易找出这个常理认知的,甚至有些作品根本不会把这个常理放到事件的逻辑基本盘上来,比如著名的社会派推理《绝叫》

当然叙诡千变万化,不一定要藏在字里行间中,叙事结构、人称转变、事件发生顺序,这种多变的性质也使其能应用到推理范畴之外的作品。甚至有的游戏剧本把叙诡融入到时空转换中(点名批评00年代某r开头的游戏,没活了可以不写)

由上述可知,叙述性诡计其实是个上限很高,下限又很低的东西,很考验作者的笔力和逻辑性。有些读者非常反感叙诡,认为自己被作者骗了,但仔细一想作者并没有骗我们,其实是读者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作者像是在下棋,而上当的读者们则会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棋子。

综上,这其实是篇类似科普知识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理解用易懂的方式讲出来,方便各位能更轻松地理解叙述性诡计,在看别的作品时能有更好的阅读、观看体验。  至于争议性问题:被誉为“叙诡鼻祖”的《罗杰疑案》到底算不算叙述性诡计。。 我也没想好,下次再说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