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没有原文了,不过原版到处都是,很好找,买一本也不贵。

英文版标题:we are in possession of certian modes of a priori knowledge, and even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is never without them.英文版标题显然就要好理解的多了,下文只是对标题的补充和举例。

我们必须区分开来什么事验前的知识以及经验性的知识。经验的知识,比如我们渴了就要喝水东西,这样我们在喝了水之后就可以不渴了,即经验性的知识规定了未来会发生的事件,但并没有规定这个事件必然的不可由其他可能的命题(proposition)得到。同样是喝水的例子,我们可以换做静脉注射或者灌肠。用身体的其他部分吸收水分(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这么做),那么我们依然会得到一段时间内不那么渴的结果。而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得到一个抽象,即一种先验的知识,是一个必然的命题,除了从必然判断的有效性命题外,再也没有别的命题能得到它了。康德指出,任何的由经验带来的判断永远都不会具有真正的严格的普遍性。而只有依赖归纳法给予判断以假定的,比较上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一旦我们想要用严格的普遍性阐述任何的命题,也就是在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的例外这种方式上来思考它,它就不可能由经验所生成,即它构成一个先验的知识。我们如果要在一个合适的场合中讨论先验知识这样的命题,只需要主要到所有的关于数学的命题就足够了。当然,有符号学家表示数学公理(Axioms)其实来自于对符号的自然表述。

这里提到了休谟在怀疑论中,把一切事物的发生以及原因的非一致性的发生联系了起来。比如皮肤病发病率提高和吃冰糕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显著的,但是我们并不能轻易的说明,吃冰糕会导致皮肤病的爆发,那么我们会认为是日照时间以及强度的增长同时导致了皮肤病的爆发和吃冰糕这两件事。但我们也不应轻易断言日照会引发皮肤病或者让人们吃雪糕,这种我们愿意把事物联系起来的妄想不过是人们心理上对一些表象的联系的习惯而已。在这里我们应当略过休谟的对原因和结果的断言,否则原因这个概念便不存在了。

我们重新回到例子,“每一种变化必有原因”。这个例子中,很显然的这个概念必然与结果相联系,同时又含有“规则的严格普遍性”,这两个必然而又普遍的判断。康德指出经验所依据的规则在经过某种态射(morphism)之后,总是具有确实性的,即非经验性的。而我们在使用我们的知识的时候,又具有将经验态射到确实性知识的某种知识的能力。

那么把之前的讨论套用到具体的物体上又怎么样呢,即我们把一个具体的物体的一切从经验知识的属性都去掉之后会剩下什么呢。一个苹果,我们把它的味道,颜色,口感,等等可以用经验得到的一切知识一一从苹果这个具体的物体上剥离下来,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剩下的物体占据的空间(这里显然是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还处在经典物理学的年代,康德举了一个并不那么恰当的例子)。这里主要是想对我们的经验总是存在确实性的依赖以及对我们具有某种获得纯粹知识的能力的肯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