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产区新麦不完善粒大范围超标,叠加持粮主体惜售,导致达到储备粮质量要求的小麦规模化采购难度较大,新麦因品质及流向不同,麦价呈现多轨道运行态势。进入2023年以来,国内小麦进口量同比大增,但国际麦价大幅走高或将制约后期进口力度。
产量质量下降叠加惜售
质量达标小麦高位运行
(资料图片)
从近期国内产销区新麦交易情况来看,达到储备粮质量要求的新麦竞抢激烈,成交价格重心呈现上行态势,区域间新麦因质量分化,储备新麦轮入价格不一。麦价高位运行,部分市场主体为保证储备小麦按时按质按量轮入,不断提高价格以提振收购量。
6月18日,苏州市吴江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销售1万吨2023年江苏产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680元/吨,最高成交价2705元/吨,最低成交价2680元/吨,成交均价2689元/吨。
6月19日,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淮南库)采购4989吨2023年产小麦,实际成交2000吨,以底价2760元/吨成交。
受张家港市粮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6月20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竞价销售14644.592吨2023年张家港产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640元/吨(车船板价),成交价2740~2765元/吨。
6月20日,河北曲周县丰登粮油购销有限公司采购1000吨2023年产二等小麦,底价2780元/吨,成交价2780元/吨;安徽铜陵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采购2500吨2023年国产混合麦,成交1250吨,底价2760元/吨,成交价2760元/吨。
6月21日,天津津武粮食储备有限公司采购10811吨2023年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产三等及以上硬质白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800元/吨,成交价2780~2790元/吨;威海市良佳粮油储备有限公司计划采购5000吨2023年产混合麦,全部成交,成交价2820元/吨。
截至6月下旬,江苏宿迁面粉企业白小麦收购价2700元/吨,安徽亳州新麦净粮进厂价2800~2820元/吨,河北邯郸白麦收购价2760~2770元/吨,河南周口净粮进厂价2820~2840元/吨,山东德州净粮进厂价2720~2760元/吨。
需求疲软制约整体开工
面粉企业加大新麦使用
当前,国内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随着天气升温,面粉保管难度加大,市场走货缓慢,下游产品需求不给力,加大面粉企业经营压力,粉企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面粉、副产品库存消耗缓慢。近期,面粉企业不断加大新麦使用力度,粮源采购以刚需为主,根据自身库存和上货量灵活调整采购价格。
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下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集贸市场和超市富强粉平均零售价为2.89元/500克,标准粉2.57元/500克。
截至6月下旬,江苏徐州铜山面粉企业30粉出厂价3200元/吨,麸皮出厂价2000元/吨;安徽宿州面粉企业30粉出厂价3340元/吨,麸皮出厂价2020元/吨;河南商丘面粉企业30~40粉出厂价3120元/吨,麸皮出厂价1900元/吨;河北邢台面粉企业30粉出厂价3280元/吨,麸皮出厂价2000元/吨;山东菏泽面粉企业30粉出厂价3200元/吨,麸皮出厂价1960元/吨。
我国小麦进口同比大增
美麦期价环比大幅走高
美国农业部小麦展望报告预计,2022/2023年度中国仍是头号小麦进口国,预计将进口1400万吨小麦,主要来自澳大利亚。自2022年10月份以来,中国每月进口都超过100万吨,4月份达到创纪录的170万吨;中国在2022/2023年度主要进口饲料小麦,但在2023/2024年度可能会转向进口制粉小麦,中国2023/2024贸易年度的小麦进口调高150万吨,达到1200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至5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719万吨,同比增加62.5%。其中,自澳大利亚进口450万吨,占比63.3%;自加拿大进口125万吨,占比17.6%;自法国进口77万吨,占比10.8%;自美国进口47.5万吨,占比约6.7%。
6月21日,浙江永康市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销售5000吨2020年入库澳大利亚小麦,全部成交,底价2620元/吨,成交价2686~2714元/吨;武义县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采购3600吨2022年、2023年进口澳大利亚白小麦,全部成交,底价3090元/吨(仓库车板交货),成交价3080元/吨。
截至6月23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9月合约期价报收于743.5美分/蒲式耳,较上月同期上涨108.75美分/蒲式耳,涨幅达17.13%。
麦价上涨加大后市压力
关注市场主体购销心理
当前,市场主体对国内主产区2023年小麦产量和质量情况分歧较大,市场主体心理预期对流通市场小麦阶段性供需格局影响加大。随着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获结束,新麦产量和质量形势逐步明朗,较大比例的新麦不完善粒超标,尤其是芽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有效供给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购销格局。
与此同时,新麦产量和质量不同程度下降,叠加收购价同比明显下跌,导致农户惜售心态较为浓厚。主产区持粮主体惜售,叠加各级储备小麦阶段性大量轮入,很大程度上提振麦价走势,但也加大其后期价格下跌风险。
国内陈小麦结转库存数量高企,叠加2023年小麦产量仍处于高位水平,很大程度上保障粮源供给,品质下降更多引发结构性矛盾,供需格局整体宽松将制约麦价运行空间,小麦饲用替代量及跨区域流通量加大。
市场主体应理性看待麦市供需格局,不宜盲目惜售和抢购,紧抓麦市结构性矛盾,以时间换空间,把握市场购销节奏。随着主产区新麦产量和质量形势明朗,以及储备小麦阶段性大量轮入结束,后期关注其引发的市场主体购销心理变化。(原文刊登于2023年6月27日粮油市场报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