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科技创新孵化中心主任吴迪(左一)为学员项目设计做指导。黎明宇摄


【资料图】

一场特殊的“挂牌”仪式,让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在校园里“火了”。

仪式上,该中心主任、教员吴迪和学员们一起,将大家近一年来荣获的奖状、证书和专利证书小心翼翼地装裱上墙,简洁的房间瞬间充满格调。

细数墙上荣誉,师生们惊讶地发现:这个仅由20套白色桌椅和2块智慧电子屏组成的小空间,已诞生了78项由学员主导的科研成果。

科技创新孵化中心从此名声大噪。这个由学院教员带头自发成立的团体,通过开展科研技能辅导授课、组织学员课题立项、建立导师指导机制,帮助学员系统提升科研能力,产出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已经有20余名教员、50余名学员加入其中。

看着学员们不断来到这里咨询交流、开展研究,吴迪感到很欣慰: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正在科技育人的征程上“孵化”出新的有生力量。

催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

故事,要从一个黄昏说起。

2020年秋天,该院部分学员跟随戚继光舰出海实习,吴迪正在实习队教导员岗位代职。军舰航行至东海某海域,学员们开展了一系列海上实操训练。操演结束时,大家抬头远望,一场绝美的海上日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当学员们都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后甲板时,一个落寞的身影引起吴迪注意:学员韦定江看上去心事重重,站在一边静静发呆。

轻轻走过去,吴迪拍了拍韦定江的肩膀,与他攀谈起来。深入交流后,吴迪才明白,韦定江在这次海上实习中总是提不起精神,根本原因在于,他在高数课考试中再次“败北”,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

了解事情缘由后,吴迪指向远处的夕阳,语重心长地开展了一次现地教育:“你看,这样一个美好的黄昏,如果你现在不欣赏,它很快就将逝去;同样,对于海上实习,如果你不能把握住,也将失去一次增长才干的重要时机。”

一番话,让韦定江豁然开朗。同时,作为教员,吴迪与韦定江约定——返校后帮他解决课业难题。

有趣的是,吴迪的爱人胡海恰好是韦定江所在专业系教员。刚靠港那天,吴迪就迫不及待地和胡海探讨韦定江的问题。胡海分析,要让学员在一门课程上取得突破,首先应该从思想上破除畏难情绪,卸掉思想包袱。

几天后,胡海把韦定江约到实验室。沙盘内,一艘军舰模型赫然矗立,胡海转动模型,让韦定江认真观察,讲讲该型舰艇的优劣势,引导他思考如何增强该型舰艇自身防护能力的问题。

韦定江手杵下巴想了想,给出3种不同方案。从专业角度上说,韦定江的回答还算全面,但这并不是胡海想要的答案:“想法再大胆一些!思维再开阔一些!”

韦定江接连给出几种构想,还是得不到胡教员的肯定,直到他提出了一项刚刚在课堂中涉猎到的新技术。

“对了!这就是答案!”韦定江惊愕的表情中,胡海轻声一笑,揭晓了“谜底”:不久前的调研中,她了解到,为适应未来战场,有部队提出把一些最新技术嫁接到现有装备的需求,这也许会成为院校教学科研的一个新方向。

韦定江这才明白胡教员的良苦用心。对此,他表现出浓厚兴趣,主动要求加入该科研项目。

当抽象晦涩的高数问题变成课题研究中具体的测算需求时,韦定江慢慢发现了数学的乐趣,逐步理解了其中的诀窍,成绩稳步提高,如期完成了一份改装设计报告交付部队。

在胡海的引导下,韦定江体验到了科研工作带来的收获感、成就感,不仅消除了对高数课的畏难心理,还参与到更多的课题项目中,先后收获4项创新型国家专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代职总结会上,吴迪与战友们分享了韦定江成功突破自己的故事。在场的教员深受启发:让本科学员在课余时间参与科研,既能倒逼专业知识学习,以研促学,更能聚焦部队急需,提高院校谋战研战能力。有教员当场提出:“我们能不能组建一个基于学员的科研创新机构?”

这个想法,得到全院师生广泛支持。在该院科研学术处大力推动下,大家热情参与其中,经过多番调研论证,决定组建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草根”科研团队,取名“学员科技创新孵化中心”。

这个名字,承载着教员们的期许,更彰显着学员们的使命。

雕琢

“我们不点石成金,只是还璞玉本色”

那天,报告厅里座无虚席,孵化中心指导教员郑崇伟受邀到学员大队作报告。

那堂课,郑崇伟并没有单纯讲理论,而是在幻灯片上用一组组数据图,带领学员领悟大海所蕴含的无尽的“美与可能性”。学员何阳被科研的魅力深深吸引,萌生出加入孵化中心的想法。

然而,何阳以前从未参与过相关科研工作,担心“科研没有进展,反倒影响学业”。渴望和犹疑,让她心里上下打鼓。几天后,她还是鼓起勇气来到教员办公室:“我,能行吗?”

何阳的担忧,也是大部分学员的担忧。郑崇伟信心十足地回答道:“我们有系统的培养模式,只要能坚持,你就行!”一番鼓励,让何阳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郑重递交报名材料,开始了“孵化”之旅。

在孵化中心《科研基本技能》集体辅导课上,教员传授的第一项技能是如何用编程处理简单数据。第一关,何阳就因知识储备不足碰了壁。“看到满屏的数据代码,像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何阳说。

“看过阅兵吧?”何阳记得,教员并没有直接讲授知识要点,而是以阅兵方队训练类比,阐述“从整体设计到局部,又通过局部雕琢连贯成整体”的程序设计思路,帮助何阳理清内在逻辑。

这种有趣的思维,让何阳对编程不再恐惧。她铆在机房,将完整代码拆分后一段段研究,又按自己的理解一行行敲出来。经过反复锻炼,最后竟成为进度最快的学员。

从绘图软件到试验方法,从论文格式到文献检索,每次孵化中心组织科研技能集中培训,何阳都来得最早。“第一排那个大眼睛女孩求知的眼神,总让我们忍不住想再多讲一点。”好几位指导教员都对她印象深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7月,上级下达了一批战备急需科研课题,何阳主动请缨,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迅速完成论文撰写,并发表于某核心科技期刊。

收到样刊的那天晚上,何阳开心地给郑崇伟发了一条信息:“中心的‘孵化’,让我学会了独立完成科研课题的基本方法,谢谢教员!”

不一会儿,屏幕亮起,郑崇伟回复了一个“机智”的表情,还有一句话:“我们不点石成金,只是还璞玉本色。”

雕琢,是一场玉器与匠人的双向奔赴。在郑崇伟看来,学习是一个“打磨”的过程,教书人用精巧的课堂设计和精深的讲解技艺,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精雕细琢,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与思维活跃的年轻人共同钻研,我们也时常收获惊喜。”郑崇伟说。

在一次辅导中,郑崇伟介绍了自己利用“火攻”解决某战法问题的新构想,预选军士学员王旭被教员的奇思妙想深深吸引,同时也提出疑问:“只有火,能行吗?”

辅导结束后,一个关于“水火齐发”的想法盘旋在王旭脑中。为了得到验证,他广泛搜集资料,在中心的小屋里研究了好几天。最终,在教员的帮助下,他完成了关键信息的测算,论证了实现“水攻”的有关条件。

不久,一份内容翔实的报告,递交到郑崇伟手中。他激动得拍案叫绝:这位学员举一反三,对他的构想进行了补充完善,更难得的是,这项工作出自一名理论基础较薄弱的预选军士学员。

研究、实践,可以与资历无关。在孵化中心,不同学科、不同学历、不同军衔,甚至有着不同工作性质的人都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所有人都在五花八门的思路观点中进行着自身的“头脑风暴”。

“这其中,蕴含着创新发展的动力。”郑崇伟说。

升华

“好的课题,不在纸上而在海上”

不久前,孵化中心迎来一位重磅嘉宾——海军辽宁舰某部门长张旭。

这堂研战讲座,张旭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一线部队实战实训的鲜活素材,让练兵前沿的战技经验“冒着热气”进入课堂。

听着学长绘声绘色的讲述,学员杨嘉舜的思绪飞到了海上。自从加入孵化中心以来,杨嘉舜一直保持高昂热情,却迟迟难以产出令人满意的成果。授课结束后,杨嘉舜向张旭提问:“什么项目才算好的科创课题?”

张旭留下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好的课题,不在纸上而在海上!”

这是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迪。不久,杨嘉舜便和小组成员来到某护卫舰,开展一场救生模式构想试验。

命令快速下达、小艇迅即前出,紧张的场面让杨嘉舜屏住呼吸,他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并做好记录。复盘会上,杨嘉舜按捺不住率先发言:“吊放救生艇太耽误时间,实际航行中极有可能落水目标早已漂泊消失。”

回到学校后,杨嘉舜立即着手优化设计,通过孵化中心建立的合作机制,他们联系到不少一线指战员,了解舰艇最新情况,并与大连理工大学、中船集团某研究所等军地科研院所开展研讨攻关。最终,一套新型智能搜救设备系统顺利成型!

设备进行海上试验那天,海面风起浪涌,杨嘉舜的内心却变得格外平静: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沉淀,他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发现落水目标!”“智能设备前出搜救!”一切按计划推进,随着最后一个目标被救助返回,试验顺利完成。组员们欢呼雀跃,杨嘉舜也会心地笑了。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得到一线部队的实际应用反馈,海上救援效率大幅提高,并在辽宁省大学生智慧海洋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抱着奖牌载誉归来,杨嘉舜明白了学长的话。总结会上,他坚定地说:“向着深蓝,实战才是科研的最终答案!”

最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关要求,吴迪和几位指导教员萌生了新的想法——计划在学院机关的支持下,与部队联合开展实战化演训活动,进一步检验学员科研课题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是否符合实战需要,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精准性、可靠性。

听着这一规划,大家相信,这间小小的科研孵化中心,还将“孵化”出更多成果,带给我们更多惊喜。(王子昂 本报特约记者 黎明宇 雷 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