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观众在看过后感慨:“为什么《隐入尘烟》后劲儿这么大”?也许,正如片名一样,生命如尘烟,来时一缕清风,走时亦是一场无声的落幕。人间有爱,终架不住世事无常。


(资料图片)

整整三年时间,全中国只有一部电影入围国际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观众称它为“独苗”。看到电影《隐入尘烟》备受欢迎,票房增加,我特别高兴,因为他值得,观众为何喜欢《隐入尘烟》。

第一,喜欢里面的爱情,卑微的身体,至善的灵魂,刻骨的爱情,真甜也真苦。我特别喜欢一首歌,叫不会说话的爱情,用来形容《隐入尘烟》里的有铁和贵英特别合适,绣花绣的累了,牛羊也下山了,我们烧自己的房子和身体,生起火来,解开你红肚袋,撒一床雪花白,普天下所有的水都在你眼里荡开。

有铁和桂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们之间是不会说话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却胜过千言万语,桂英没了,对有铁来说,情不知所起,情不知所栖,情不知所踪,情不知所终。

贵英死了,死的那样轻易,不足挂齿,像麦子折断了一样轻飘飘的,有铁在冬日里的火柴燃尽了,他在黄土上回头看,自己放走的那个驴迟迟不肯走远,我泪流满面。

第二,喜欢里面的真实。我生于长于农村,《隐入尘烟》里的农活我都干过或者参与过,见过里面的每一个场景,都无比的熟悉亲切,所以我特别不喜欢个别网友的话,说什么《隐入尘烟》里的情景。现在应该没有了吧,现在还拍这么苦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导演是故意为了拿奖吧?你看不到不代表没有,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前没有,虽然很少,不代表不能被展示。如果一个人看到影视剧拍得很写实但很苦的生活,就反对说怎么可以拍这种东西往外展示呢?那跟心善见不了穷人的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还有啥区别呢?跟建议农民进城买房、开车种地的学者也没啥区别啊。

第三,喜欢电影的用心。《隐入尘烟》是一个需要耐住性子观看的电影,因为它太慢了,也太痛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导演和演员以及制作团队的用心。现在的国产影视剧已经很少有人去认真拍春夏秋冬了,去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了,去拍不会说话的爱情了。我们国产影视剧需要这样静下来的电影儿。《隐入尘烟》的票房上涨也是一个好现象,至少说明认真安静制作的好作品是能够有回报的。这反过来也鼓励影视剧制作者们有了继续做好内容的信心,毕竟里面的那头驴,都比一些流量们演的好啊。

这是一部近几年来我看到的最值得走进电影院的作品。像诗歌一样的内容,像油画一样的镜头画面,一首关于黄土地的悲歌。

花朵印在皮肤上,爱却在心里绽放。种子踩在地里,希望爬上了头顶。它极致浪漫,极致真实,足够质朴,又足够残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