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赵丽蓉穿上寿衣,立下遗嘱,要求医院对她实施安乐死。她说:“我痛苦,我无怨无悔。我想轻松地去。”

巩汉林怒吼,“赵姐,这只是个小问题,住院就能好起来。”不幸的是,尽管赵丽蓉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但她知道她的时间到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毕竟她没有熬过2000年,舞台上也不再有她的经典小品《宫玉液酒,一百八十一杯》。

1929年,赵丽蓉登上了她人生的第一个舞台,但她第一次没有怯场。

在天津宝坻县的这个小舞台上,赵丽蓉用她生动的表演表演了《五彩娃子》,赢得了乡亲们的阵阵掌声。那时候,她刚刚一岁。

赵丽蓉一家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缩影,母亲孟云德是一个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民。

父亲赵树成还好一点。他是专门帮人理发的手艺人。

从小懂事的赵丽蓉,承包了几乎所有社会剧中的儿童角色,只因为她懂事听话,有天生的演戏本能。

当时她在学戏曲,8岁就独立表演了。对于戏曲,可以说她一生热爱,但这并没有让她为观众所熟知,反而是后来的小品成就了她的一生。

赵丽蓉觉得小品也很有意思。于是她开始学习小品,在一次又一次的舞台表演中得到肯定。

1988年,赵丽蓉得到了登上春晚的邀请,表演了小品《母亲英雄的一天》,获得无数好评。

在小品方面有所成就后,赵丽蓉开始进入影视圈。熟悉她的观众会发现,她对每部剧中不同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都诠释得很好。

人物性格鲜明,观众看剧有代入感。除了一个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功,生活经历和经历也有助于她更好地融入角色。

1991年,赵丽蓉主演了导演的电影《过年》,饰演主角的母亲。

她凭借影片中精湛的演技获得了第十五届中国电影百花奖女演员奖、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但1999年的诊断书打破了赵丽蓉的平静,上面赫然写着——肺癌晚期。当时,巩汉林和屋子里所有的人都哭了,只有赵老师笑着面对现实。

然后接受治疗的赵老师已经很老了,根本抵挡不住接下来的四次化疗。

在疾病的折磨和强化治疗下,赵老师已没有人形了。她告诉她的孩子们,她不需要告诉任何人她的病情。

最痛苦的时候,赵丽蓉甚至披上寿衣,求医生给她安乐死。她尝到了精神上的痛苦,现在连她自己的身体也开始让她痛苦。

在第二年的7月,她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临终前,赵丽蓉告诫前来探望的巩汉林:“一定要重视这一行,不可安于现状。”

这句简单的话充满了深刻的忠告。让巩汉林记住。

赵丽蓉一生致力于舞台表演。无论在哪个舞台上,她都在不停地思考,只为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赵老师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很多人都为赵老师的去世感到惋惜。

上帝怎么忍心带走给这么给人带来欢乐的人?

但是她留给我们的经典作品却永远刻在我们的心里,不得不说她是一位真正的老艺术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