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甲)本评论所有观点皆属于主观臆断!

我还是非常喜欢这部作品的,即使在以下debuff加持下,这部作品仍旧是我本年度第三喜欢的作品,对于本片的下方情绪,我基本坚信是属于我自己的问题。

以本人的观点判断这部作品本就是傲慢的,所以我只是在表达个人的感受,很拙劣的表达。很多大V,资深动画人都表达了自己对这部动画的极度喜爱,也对这部作品的优点做出了详尽分析,我也不再赘述了。这部动画在事实上取得了一定的不可忽视的成功。我不会否定这部作品的优秀,但,这尽管初见时惊艳了我,不人云亦云的回头一想,的的确确不是我心目中完美的《孤独摇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哦,还有,我是标题党。我自认为我是轻度社恐的,如果你认为我下面描述的对象与社恐差别依旧巨大,你说的对。

◆◇◆◇◆ 

这部作品的“表现”与现实是非常贴合的,这十分亮眼,在波奇的社恐表现,对场景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把控等等,极其丰富和优质,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觉得这部作品在“人设”上非常现实,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波奇转世,我对此有所疑问。

但是,人设上,你真的是波奇吗?

我们主观的把波奇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二前的未开窍型波奇,初二到初三的奋斗型波奇(怀才不遇型),高一组成乐队后的现实成功型波奇。我认为这是一个现实中的人在回忆自己的这段往事时自然做出的划分。

本片1-12集基本略过了初二初三的波奇,主要讲述了高一波奇从怀才不遇型,转化为现实成功型的故事。

这种转化给波奇带来的不适应,是本片所要解决的矛盾,而本片的对于这种矛盾的刻画,波奇遇到这些所谓挫折的反应的刻画,是本片的笑料爆发点,也是本片的精彩瞬间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是,我认为,更多的人,至少我扪心自问,可能真的只是停留在初二所谓未开窍的波奇,处在一个羡慕别人的现充生活1,自身没有什么亮眼能力,没有什么契机,碌碌无为的过着每一天的日子。当然,我们所处的人际环境很多时候没有波奇这么极端,而胆量也没有和波奇一样小,反应也没有波奇那么大,这就更加正常了,因为只有波奇这样才是一个“好玩”的人,是一个“主角”2。但,不想社交,羡慕社交的人,且缺少社交的条件(比如外貌,嗓音,等较难改变的,契机,心境等较好改变的),对于这些人,心中是确确实实有一块缺失的。而这种缺失的填充不会和波奇一样奇迹,这才是现实。

我们知道,波奇是有能力的,弹吉他是一项有一定门槛的非常帅的技能,而且能够运营SNS账号翻唱获得不错的关注和变现。在“先天条件”上,有优秀的父母这样的生长条件,父亲玩过乐队,自身身材姣好,非常可爱。总之,波奇是有所谓的“主角天赋”的人,这是再怎样自愧不如都不为过的。

于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要从当前初二波奇的状态,厚积薄发,锻炼能力,转化到高一波奇,迎来自己的“现充”和明媚生活!真是めでたし、めでたし。

◆◇◆◇◆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没有想喷我的冲动,那么,谢谢你

继续思考,上面说的真的现实吗?这看上去,是可以写进高考作文的一个励志小论据,但是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励志小论据,大家都用,但感染不到几个人,只能被阅卷老师匆匆一眼略过。

回到正题,在高一的波奇,在动画里发生了什么?(当然,这里的思考还是粗略的,稚嫩的)

在有一定能力,完事具备的时候,波奇继续隐晦的寻找机会,暗示自己,等待自己的伯乐。

说的难听一点,这叫等机会砸到自己头上。

于是,机会真的砸到了自己头上,虹夏带来了整个故事!

这真的超级无敌凑巧,不是喜多的出逃,不是喜多没有分清楚六弦贝斯,不是喜多这么喜欢凉想要逞强,如果他们不是在找吉他手而是鼓手没了,这个故事都会先天夭折

而波奇真的,抓住了这个超级凑巧的机会,所谓天时地利人和,故事的齿轮开始缓缓推动

这,现实吗?

我直接说出我的个人答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

这个框架太熟悉了,应该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想到吧

波奇会吉他—灰姑娘有美貌

波奇社恐找不到机会—灰姑娘被后妈虐待,天生丽质无所用

波奇努力练习吉他(主动解决问题)--灰姑娘努力干苦力(被动)

波奇在虹夏的帮助下,遇到了乐队登上了舞台,一个重要契机—灰姑娘遇到了魔女,登上了舞会遇到了王子,一个重要契机

波奇和乐队幸福演出—灰姑娘和王子幸福生活

如果这样用这种视角看,是不是想着被动解决问题的波奇的改变能顺利开始,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偶然,不自然,幸运,奇迹一般的事件

我觉得这时候称有天赋和努力就该等待水到渠成,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不敢苟同

又或者,对于现实中发生这些事情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淡化,以及对处理问题难度的淡化,处理问题的顺畅化,是很难称得上现实的,是理想化的,艺术性的

于是,在我的视角,这就和所谓“表现的现实性”产生了一定的割裂

这是,一种属于波门的傲慢

◆◇◆◇◆ 

我们继续往后看,因为这才到第一集的内容

之后的内容,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所谓“波奇的螺旋”

在波奇进行这样的转变的时候,解决社恐问题的时候,他保留了不少原味,才让你知道看到是孤独摇滚

所谓波奇的螺旋,指的是,在各种大风大浪的时间过后,波奇的世界仍旧是那个世界,只是照进来一束阳光。社恐的标签没有褪色,而是变的柔和而便于和解,尽管波奇不想要社恐这朵乌云挡住自己的天空,但也些许的拨云见日了一些

这里的处理是不错的,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谈

但是,我又有个问题

波奇真的,在这部动画里,所有实际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只剩下那个社恐的根本属性

我现在印象里有这样几个问题,比如台风LIVE,卖票困境,文化祭断弦,写词,预演这几个

原谅我的无序

其中,卖票困境和写词,是在广井姐和凉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在广井姐的帮助下,波奇一次展示了自己吉他的实力,卖出了票,在凉的点拨下,波奇也完美完成了作词任务,词是ZAQ写的,那词我吹爆!还有临场反应的文化祭断弦,预演,台风LIVE这种,都显示了波奇这种在机会中表现自我,有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强大的个人能力,对团队的在重要关头的引领。

这,真的好爽。

◆◇◆◇◆ 

总之,我觉得,虽然作品中有困境,但只是这个乐队生活的一些美好插曲,或者说推动因素;有白给,比如波奇晕倒,预演场上爆吐,但那是乐队的小乐趣,是波奇的一种独特的“主角”表现。这个层面,波奇的生活轨迹是上扬的,甚至是凤傲天的

所以说,这部作品既不孤独也不摇滚,这不仅仅是调侃,也有一种期望的落空。可能凉更加符合孤独摇滚,但凉和波奇的交集确实很少,当然有借了两次钱。而对于波奇来说,如果用“孤独摇滚”来概括这样的一部近似于“波奇传”的作品,是有不妥之处的。当然,就日语来说,本来指的是“后藤一独的摇滚”并无不妥

同样非常重要的一点,在转变为现充之后的波奇,实在是太一帆风顺了,但是现充没有失败吗?这种“高一波奇”就无敌了吗?肯定不是。我认为把社恐引入进来,骗了一大波路人后,就不可能像滑滑蛋一样以纯日常暖心为主线。我们需要的是波折锻炼人的品质,而不简简单单是“吃老本”,而不应该需要如此美化过的现充生活。

所以说,本片虽然以回归日常的平淡与回滚做了一个极其美好的终结,但故事远没有完结,也不应该完结。就漫画得知,波奇后面是有尝到苦果的,但是由于篇幅有限,以及叙事的极其舒缓,终究十二集没有时间把后面的篇章做出来,也算是给第二季留好了路。也就是说,从一定角度上讲,本片的完成度是有待商榷的,虽然在体验上高于很多动画一筹,但是在这种思考下仍有不错的进步空间

当然,对于四人摇滚的乐队之旅方面,是做的非常好的。四个人都有鲜明特征,事件精彩,可能这才是我们看到的实质,从这里发现日常的美好,而孤独,只是其中的1/4,不过是表现力最强的,着墨最重的1/4。后面也会提一下这个问题

◆◇◆◇◆ 

对于这种价值取向,也就是对于自宅员的批判和的线虫生活的崇尚,我认为至少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这种是自宅员心中梦寐以求的,新鲜的生活,所以看起来不错,暗含自宅员的内心诉求;一种是,这种是对于自宅员的根性的背叛,是一种危险的,带有褒贬色彩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很大程度上更可以迎合泛二次元、轻度二次元的喜好,在当今信息时代变得尤其重要,是一种为了商业价值的妥协。总的来说我更悲观的倾向后者,之后一个季度,别当哥成为了所谓作画霸权,萌豚霸权,精力霸权,但也异曲同工含有这种价值取向,只是别当哥明确的指出了改造哥哥计划,而孤独摇滚则没有特别批判自宅。我认为别当哥的这个立意是我所很难接受的,这实在是很令人遗憾,所以在第十二集我有一个非常错综的体验

◆◇◆◇◆ 

然后我想介绍一点点浅显易懂的理论。我们看到的动画都是截取的一些视角的一些事情的片段,那么这些片段叙事在我们脑海中如何还原成一个事件是重要的。

不可否认,有些动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不把整个事件流水线一样的讲出(这样可能会加强亲身经历感),而在于有一定视角的变化与隐藏,时空的灵活切换,包括片段的选取,镜头巧妙的插入事件又在合适的时机脱离以吸引注意。比如本季度的《万事屋斋藤到异世界》。这种给读者带来的挑战会协同隐喻这种方式,一同勾起读者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进行思考,解释,甚至产生二创的冲动。

但是,对于有些动画,所切入的时机,所略过的时间跨度过大,很容易引起观众的不适,进而使读者放弃摆烂,比如《剧偶像》

总之,对于这种虚拟叙事文本,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脑海里会浮现出整个事件的场景,这是对文本的自然的,自由的补充,我们将此过程就称为读者的创造。这个概念与二创是有一定区别和联系的。

一部作品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创造的(开始重新唠叨)作者在放下笔后,就已经失去了这部作品的唯一所有权,成为了这个作品的第一个已读者。作品的好坏离不开读者的诠释,而作者一是会作为读者参与思考,作者需要思考读者如何阅读这部作品,二是会以不同的形式,比如访谈等方法引导读者的诠释方向,但是事实上一个独立的作品在作者落笔时,作者已经无权更改作品(这也是落笔的意思),实体作者此时是没有权威权的,只有第一个读者的话语权。

这个时候就轮到读者,通过自身储备,社会环境,性格经历等进行再创造,根据作者所给出的符号/文字/意象创建理解,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解谜游戏,也就是所谓的读者的创造。所谓理解,在这里就是指读者为了完成作品的最后一步做出的叙事的发现和构造,忠实读者的再创造需要忠于原文,但是即便如此也有巨大的个人差,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也造成了文学批评的困难。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由一推多的过程,是一个把符号文字创造出意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同于转化的。理解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照不宣,但这里的作者已经不是一字一句写了这本的作者了,而是一个虚拟的身份,这里暂且不表。这就是文本决定论,在这里,作者的表意只能通过文本来传达,好坏是由文本和读者来证明。

由于艺术品都无法避开欣赏这个过程,所以作者在创作时理应考虑各个读者如何通过再创造去享受一个作品,于是我们要求给出的片段视角能够给予充足(或是勉强)的信息,去通过想象基本还原一个顺畅的事件场景,我姑且把他叫做推断性,或者是信息量吧,那么每一个片段也应该是“可合理化的”

同时,对于叙事的开始和结尾,读者也会在一定提示下补全故事前段和故事终局到我们能接受的程度,这也是常见的读者再创作。

那么,孤独摇滚第一部的问题在于整个过程太顺风顺水,根据这些信息想象不到第二季应该出现的波折,但实际上是应该有的,必须有的,这会使整个表达更加丰满合理,不陷入一个童话式的,乌托邦式的叙事陷阱,产生让我个人非常落空的“孤独”,对我心中的“社恐”的诠释以及与现实的落差、貌合神离。所以,我翘首以盼第二部的到来。在第二部的内容中,我们会见到困难,会有更好的再创造的空间。

第一部分就这样了,明天还要上课,有点虎头蛇尾,有时间码第二部分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