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两年芳文社是吃错药还是有计划的战略调整,选角这方面从天然属性变成怪咖,那我是不是可以赌五毛下一部大卖的芳文社漫改一定是樱开二度(
【资料图】
不过孤独摇滚播出的时候真是很火,我还是一如既往要拖到热度消散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写点什么出来。
不客气的说我是萌豚番的老观众了,在还没有变成动漫痴之前就已经是了,是轻音少女的忠实观众。
所以这里我还是强调一下我的个人看法,不要把孤独摇滚当成k-on的代餐,不然大概是吃不下去这部作品的。
我通常不乐意在讨论动画的时候把现实问题扯进来,但看孤独摇滚的时候,确实不得不承认k-on时代到现在,我感受到的是背景的变幻,那个(表面上)富裕的日本,上升中的中国,还有本质上还是无忧无虑的我,那个时候看轻音少女会觉得真是美好,少不了由衷赞叹,现在以然也觉得美好,但不得不说一句如梦幻泡影。
(再深入下去就不好了。)
孤独摇滚这种时常在神经病和日常之间拉扯,反倒比较符合我目前的心境。
只有看到《星座になれたら》的时候才会突然反应过来,不愧是kirara,那真是太过温暖和闪耀的,就像坠入盛大温柔的羽毛海一样。
孤独摇滚的好处是这个东西真的在讲摇滚,而且把摇滚搞得很有意思。
音乐尤其是摇滚这个领域里有众多不知源于哪里的刻板印象,最中心的一点就是“搞音乐的人都很自我中心”,然而这刻板印象其实极有可能源自现实。
我观察过一些搞音乐的人,其实多少会有些自由、自大、不通(正常人的)人情,说白了就是自我中心,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自我中心,可能是搞不了音乐的。
古人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自外作,乐由中出。
音乐的本质就是发动自己的世界去对抗现实,没有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转动的世界,是很难搞音乐的。因为这个人的世界是一直在被大的世界消磨的,喜多和虹夏喜欢波奇就是喜欢她那个不会被磨平的世界。
孤独摇滚的op开头就是波奇像星球一样旋转着。
波奇自己呢,其实就是个很自我中心的人,别看她社恐,整天对别人怂的像猫,于是就以为她内心脆弱——这些都是表象,如果真的是一个抑郁不已的人怎么会有那样不停旋转的内心世界,竟然能沉浸于摇滚,并妄图靠音乐生活。
简单来说,波奇的这种心境叫做,他者即是地狱。
但是波奇没有拒绝,那她就只剩下一种选择:踏足世间如悬钢丝行走,所以当波奇深陷地狱,自我中心的防御机制便被触发,于是世界开始旋转,摇滚也就开始了。
人的交流一般都是靠说话的,偏偏有些怪咖不是靠说话的,波奇是用摇滚来的,可奈美是用剑来的,而奈叶是靠slb来的。
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虽然歌全都不是波奇唱的,但每一场live都是波奇输出了最多的声音,每一场live都有人在她身边沦陷。
凉不想要没有个性的音乐,虹夏的梦想,喜多释放了所有压在心头压力,因为她们都有期待、有顾虑,不够自我中心,所以波奇便做了这一种驱动力,是这个极度自我中心的人,让身边的其他人染上自己的颜色,变成自己的摇滚世界。
所以这个孤独摇滚是波门降临世间的弥赛亚,是结束乐队的吉哈德。
自我中心在现实中是个坏不算好事,外表社恐的人内心也许会很自大,这样的人内心里会想很多东西,因为想很多所以其实表现欲也意外强烈,但又因为鲜少接世而害怕表现,这就造成了她想的太多,一时不容易表达清楚,别人经常没有耐心听他讲,久而久之变成只能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或者直接避开。
抽象表达,可以是数学,可以是刀剑,也可以是摇滚,所以当波奇摇滚的时候,每一次都能感染他人,因为她的世界真的很大却从未倾泻,内心的话语积压得越来越多,对于正常抒发情感的人来说,简直如一颗陨石砸到头上。
而且动画,作为桥段,还经常把波奇搞得很抽象,加深这种感觉。
摇滚,包括做音乐,会有那种刻板印象,也是因为这些人确实自我中心,而且脾气差的人着实不少(从医学上来说,大部分人脾气都很差的),但是摇滚,音乐,要的就是自我表达,所以自我中心和脾气差反倒变成优点了。
那么波奇的自我中心会被消磨吗?大概还是不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20岁的波奇该是不想和人交际,估计也还是那个样,但是她的世界转动的更快了,被加入了更多的颜色,变成新的世界。
那20岁的波奇会不会变得跟广井那样羊癫疯,我就不好说了。
我之所以笃定孤独摇滚没有脱离芳文的范畴,是因为波奇虽然自我中心,其实还是很温柔的好人嘛,她不是一个脾气差的人,最终也不会变成脾气差的人,这就是芳文社的温柔了。(贝斯手确实乱七八糟不管她就是了)
写在后面的是我的唠叨话:在看孤独摇滚之前,就是摇滚放送的上一个季度时我梦醒了。
这个事我挺遗憾的,我在看孤独摇滚的时候没有再关注相关动态也是这个原因,过些日子也会写出来。
另外说一下原作,我说过原作喜多ooc,虹夏和凉也有某些方面也跟动画是不一样的,但写的都很符合角色本色(有种斯特拉的魔法原作里,越来越展现照学姐那种虚无主义一面的感觉),我是很推荐观看,但如果接受不了还是及时止损。波奇因为动画就很抽象倒是在预料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