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套个盾——

该文章完全为本人主观观点,如遇见无法认同的观点,可以和平交流,实在无法忍受还请点击手机端左上角或在网页端直接关闭该文章界面,以免坏了心情,谢谢合作。

另外,本长评涉及大量剧情方面的剧透!如有需要请酌情观看!!!

票证如下:

首先还是说下我的感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了动画电影这么多年,没想到平生第一次让我遇到了让我难以评价的动画电影,尤其是在看了网上一边倒的好评之后,我甚至怀疑我是不是真的看懂了这个电影。

但二刷过后,我对这部作品还是有了大致的印象:一部“还差一步”的作品,不仅在于商业成绩来说,更在于作品本身来说,它成了,但也没成,只差那临门一脚,它就能够真正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商业方面暂且不论,今次我就直接从作品角度,聊聊我对《深海》个人的看法。

先讲缺点,因为对于我十分在乎的作品的话,挑完刺再来评价或许是比较好的评价方式:

一、前半部分展开问题

准确来说的话,应该是自参宿进入深海大饭店开始的展开部分开始到被南河所救为止,这个电影的展开就给我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虽然剧情框架比较明显:参宿被海精灵引到深海大酒店-参宿引丧气鬼闯祸-为救海精灵,参宿上深海大饭店打工补偿-主角团初步和谐,但海精灵遁走导致主角团关系破裂-参宿出走。整个剧情实际表现也还中规中矩;但问题在于,细节的缺失使得整个故事的展开显得很粗糙——比方说为什么都是人模人样,南河没有称为晦气但参宿却被这么称呼;为什么参宿上岸之后会出现鱼头人与正常人类两种相悖的存在;以及最重要的——为什么一个小女孩的梦里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梦中梦”“恶心的粘液”“吃鞋子”“黏糊糊的鱼头人”这样的恶心印象。

可能有人这时候会说:剧情最后不解释了这是小女孩濒死的梦境吗,诡异一点梦幻一点不行吗?是这样没错,在梦境里追寻真实确实挺那啥;但有没有想过,这种解释只限于剧情转折之后的补丁,在此之前大家是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相关细节的缺失和粗暴的展现形式会使前半部分的观感十分粗糙,而这种前半部分的观感缺憾会影响观众对后半部分的评价,即使最后大家知道有转折这么一回事,也会觉得“前半部分能不能顺畅点?”

此外,我是觉得小孩子再怎么做过一些恶心的小习惯(挖鼻子、擤鼻涕之类),也不会把其带入到梦境这一孩子潜意识里喜爱的“圣洁之地”,在剧情上整这么一出,除了满足了下导演自我需求之外可以说没啥必要,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二、人物塑造的缺失

虽说前半部分部分细节缺失与某些恶心的小细节会使观感有所下降,但真要说起来的话,毕竟其相较于全剧情的占比较少,影响也不算特别大;但问题在于,另一方面的问题却使前面的问题有所扩大化了——人物塑造方面。

首先大家先回忆一下,男主南河第一次在电影里出场是什么时候的事?答案:开场参宿一家上船时在给家人拍全家福的时候短暂出现了一下,再然后出现就是参宿捡起绘本的时候了,那个时候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那种“贪财、斤斤计较的市侩”:看到参宿拿起绘本就先一副谄媚面向上前,看到人家没钱就恶狠狠地赶别人走;包括后半部分参宿回忆里初登场的时候,也是把“贪财”那面先展现给观众:看到下雨的甲板上有无人认领的手机第一步居然是想占为己有,而不是去先找下失主在哪;可以说这个角色给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

后面剧情主体里他以“深海大饭店老板”的身份出场的时候,刚开始也是类似的性格:贪财、小心眼;但剧情中段救了困于丧气鬼的参宿之后,他的性格就改变了不少,突然愿意帮助参宿找妈妈了,突然愿意向参宿敞开心扉了;但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剧里没有讲明白,甚至参宿问南河为什么不回家也没说清楚。

可能有人会说了:人家出于自己的善意去帮别人有问题?帮别人需要什么理由吗?好方略!不过我想稍作修改:如果电影里有类似的镜头存在(比方说南河他们在看到岸上丧气鬼弥漫的时候来个南河离开船只的转场),如果电影里南河能对参宿有一定的解释(哪怕说自己不想看到参宿丧唧唧的表情之类),那这个人物给观众的感受肯定会更加深入,不至于会给观众留下观感上的疙瘩。

另外,前面说南河在剧情开端和回忆时出现的“现世记忆”片段,我能理解导演想给观众展现的思想,即“虽然贪小便宜、斤斤计较,但像南河那样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还是存在的”,这点没错,但问题在于导演在呈现南河“暗”的一面时用力过猛了,给人的感觉有点为了转折而强行将市侩写成“猛虎嗅蔷薇”的存在,反而使南河的角色塑造有所下降。此外,在剧情开始参宿看南河的绘本那段剧情,其实可以让南河对参宿的态度稍微好一点,比方说咬牙切齿后说“唉,书送你了,现在的小孩手这么多”之类,这样既不会让南河给观众留下的初印象不会太差,而且也会对参宿为什么对深海大饭店的梦境这么真实提供一定的逻辑闭环(我是不太信一个小孩刚在那摊位呆一会就会对深海大饭店的传说有那么深的印象,除非她是个神童)。

此外,其他的一些角色塑造也很单薄;像为什么参宿妈不愿意和女儿再联系,为什么大副一直会觉得参宿是“晦气”,为什么只有阿花会对小孩子那么喜欢……其实把那些角色塑造的更加饱满的话,观感会好很多。

这时候会有人说了:喂,官方不都说了吗?深海大饭店里的角色不都对应着现实里参宿的家人们吗?这里就涉及到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前文里我有所提到的点:

三、细节展现的缺失

我认为现在影迷都有个误区,即像这种讲“小女孩的心之救赎故事”的电影,对逻辑以及细节什么的没必要纠结;但问题是,这类电影其实可以符合张麻子“站着挣钱”的套路,即“逻辑和细节都可以有,也不影响主题的展现”。

我并不否认《深海》体现了导演对于抑郁症患者人群的关怀,以及其在自我表达方面的追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细节方面的展现就可以被粗略对待;整个电影看下来,我更多遗憾的地方就在于电影本身对于某些地方的细节缺乏合理的解释以及展现,包括但不限于我在之前提到的一些问题(为什么参宿妈不愿意和女儿再联系,为什么大副一直会觉得参宿是“晦气”,为什么只有阿花会对小孩子那么喜欢……),以及一些前期世界观bug(鱼头人与正常人的双重存在)之类,这些东西都会导致《深海》在整体塑造上给我一种“现实非现实,梦非梦”的矛盾感,对角色塑造以及剧情推进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也会导致剧情后半段的转折冲击力削弱不少,缺乏细节的铺垫与合理交织,主旨再怎么感天动地,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影响的。

不过,这些问题被某些人以“梦境”一言以蔽之,甚至到了导演疯狂开直播给设定打补丁的程度。这是我有些不能接受的点,毕竟我们这代的年轻人会有愿意去接受这种“片外打补丁”的模式(某假面骑士:嗯?),但更多的人看电影不是为了在看完之后再去看那些补丁,而是更在意观看电影时的即时感受,简而言之:你那个时候给我的是什么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电影本体对细节的表现一般,电影播完了再给我塞一大堆设定给我,这不约等于考试考了个65分,成绩出来后给阅题老师一堆题目的正确解析式,说自己有能力考到80分——当时干啥去了?

当然了,导演的态度我还是比较能接受的,知道自己那里没搞好,也知道自己辜负了投资方的信心;但就我而言,我只觉得可惜,明明可以就差一步就可成大器了,就差一步就真的能被更多观众所认可了,可惜就差一口气。

缺点也讲完了,讲下这部电影的优点吧。

一、画质

我觉得这个还需要讲清楚么?这里就有《深海》开头的片段,单看这个我觉得也还不错。

当然了,除了粒子水墨之外,全片的渲染也做得很丝滑,无论是开篇的海面暴雨,还是后面部分细节的处理,快追上皮克斯近一两年的作品了,这点倒是挺意外的。

二、配乐

对,这次原声带也算是我能够推荐的一大闪光点了,春节档最佳配乐作品,没有之一

三、题材的选择

虽然我这人对题材的挑剔程度没那么高,但这次选择抑郁症题材也算是非常异色的选择了(所以我在动态里说这部的定位约等于《梅塔路达》与《蓝警》之于金属英雄,在各自所在的领域定位都挺特殊的),在国漫大部分在挑战传统王道题材的时候,这部倒是给观众来了个“少女的心之救赎故事”,确实很别出心裁。

另外我虽然一直在吐槽电影在角色塑造上的不足,但参宿这个角色的设定就很戳当今独生子女一代的痛处:在父母面前懂事,在朋友面前平和,却讲痛苦与抑郁留给了自己,比谁都无比渴望有人来救赎;这或许就是《深海》在网上有那么多人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每个心理有抑郁倾向的,或许都希望有那么个“南河”一样的存在来拯救自己,这部电影的立意以及最后的展开,给了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以及动力(虽然电影实际效果的展现我不太满意就是了)。

总结

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发现自己批评这电影的部分与夸奖相比居然多了许多,明明是评价,却搞成了批判大会,某种程度上我也犯了田导的错误啊(但我不会道歉)。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估计是我看得最心情复杂的作品了,它的立意与人文关怀很不错,它的反转很有意思,但缺乏相关角色与细节的打磨,它终究离彻底成功就差一步之遥。

我不会觉得这电影是答辩之流,但神作也不至于,毕竟同时期有在表现形式上更平衡的动画与真人作品(熊出没与球2),我对这部作品的感觉更多还是有所遗憾。不过,我更希望田导在这部之后可以好好想想日后如何平衡个人表达与精细化制作,然后带来更棒的作品。

就这样吧。

评分

剧情:6.5/10(平均)

画面:9/10

配乐:8/10

配音:7/10(下次请个专业点的配音组吧)

总体:7/10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