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睡醒,看到B站评分8.2,差点又给我气晕过去。清醒过来一想,B站正常的好作品的评分都在9.5以上,8.2的分就算不考虑所谓“水军”,也已经是不及格了。但这样依托答辩还能有8分,说明无论如何,这仍然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导演的巧思也真正有了收获。

事实上,作为原著党,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已经尽量抛开原著,才能试图去尽量客观地“欣赏”艺画开天的杰作。我相信很多原著党都会这样做,因为能看完《三体》原著的人,多少也能收获一些其中的冷静与理性;如果带着原著看,就会一脸疑惑,眉头紧皱,也就融入不到编剧刻意营造的氛围中去了。当然看完第二集之后我还是不能接受,因为虽然我可以尽量不带原著,但我不能不带脑子。如果有人给它打了五星,那么没看过原著和不带脑子这两点都必须要有。如果十分钟的追车戏就算不带脑子都觉得有点离谱的话,那么就再加一点对国漫的包容与理解吧。

下面是我看完第二集之后写的东西。当我想通了之后,我也不会再去拿艺画的三体和原作去对比,这就好比你拿水洗煤和液体航天燃料去对比一样。


【资料图】

第一集的时候我还满怀期待地点开,这开场,这运镜,哇古筝计划,上来就大场面,必须狠狠吸引路人的眼球。是的,尽管读过书,我还是尽量代入路人观众的角度,希望动画能合更多人的胃口。一切按计划进行,草里冒出的特种兵,切割成一片片的船体,第一视角的切换,耳机里的音效,三等分的伊文斯,古老的显示器(这一点非常细节,我曾觉得不对劲,但伊文斯建审判日号的时间确实应该挺早的),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到大片级别的制作与投入。只是,脑海中存下些许疑问,这是汪淼和大史?他们怎么长这样?一个纳米材料学家,慌乱的眼神像被噬极兽咬了一样;一个经验无比丰富的老条子,居然是个大块头肌肉男,还长得跟马东锡一样(弹幕不说我还不知道马东锡是谁,百度一查笑死,真够像的),憨批一样把巴拿马念成banana。

当然我看的时候没有去细想,接下来审讯叶文洁的场面我就有点迷惑了,害羞羞,叶大队长真会开玩笑。审讯室那个风扇转啊转我也就忍了,审讯员在那里跟叶文洁争辩的几句,就跟小学生吵架似的。

耐着性子看完,就到了罗辑出场。轻快的小曲儿,压抑的心情瞬间转变,啊,这样的张力一定让路人观众欲罢不能。罗辑给学生们讲课的一段,当时我感觉,哇,制作组改编的这一段真精妙啊,不仅丰富了罗辑的人物形象,还把丁仪打台球那段物理学死亡的桥段通俗地讲出来方便理解。再之后就是开房,车祸,做的都很不错,包括法律系妹子被创飞的那一段,非常震撼的表现力。我觉得制作组是下了大工夫,也做得很好。

但我满意吗,不太满意。我们当然可以抛开原著不谈,就像我开头试图做的一样。即便如此,也没法说艺画做的多好。这是灵笼前传么?人物的模型这些眼睛,城市的构图画风滤镜,都和灵笼一毛一样阴沉废土,苦大仇深,好像下一秒就要被吸走灵魂成为肉土。(下面的内容并非我发现,是看了一些up的视频)罗辑讲课那一段,手指四节;后面的大学生穿着一样的制服,建模跟生化危机似的。妹子被创飞起来的轨迹垂直往上不说,人还没往下落车子已经掉头过来接着创别人。第二集罗辑在车上系安全带躺着,然后瞬间就能坐起来,这就是长安汽车的高科技安全带?我初看当然是注意不到这些,但艺画不就是喜欢吹嘘自己的细节、彩蛋吗?这就是你的细节?

插一句,起床后照例看B站的消息,里面同一条弹幕竟然有两个点赞的消息集,5个赞的点进去,是定位到正片罗辑系安全带起身那里,55个赞那里点进去,哦,点了没反应。我们可以大胆推测,B站把我高赞的弹幕重置了,避免让更多人注意。他竟然没有直接删除这条弹幕,我哭死。这也打消了我一直以来认为B站不会请水军的疑虑,我一直很担忧,可能很多观众确实没有脑子,看来并没有那么多。

回归正题。舍本逐末,不仅体现在这些细节,也是整个动画都犯下的毛病。舍弃了人物形象(无论是性格还是模型)的构建——把有血有肉的主要人物变成脸谱化的吸引眼球的工具,舍弃了剧情铺垫渐进,把钱放在智子在视网膜上展开成歪歪扭扭的艺术字(不知道的还以为墨子吸嗨了),放在拍让牛顿揭棺而起的追车戏,放在一个个废土滤镜里的场景彩蛋,放在铺天盖地的宣发。当然写到这我理解了,这些都是可以花钱就能做到的,而把剧情改的精彩到让人叫绝,而不是不带脑子只追求刺激心跳,这不是钱能砸出来的,需要用心。

我毫不怀疑制作组用足了心思,开头的古筝计划吸引眼球,叶文洁的审讯渲染压抑氛围,罗辑的出场打破之前的莫名其妙只为吸引观众看下去的逼格,开始正式讲故事,第二集开场又是激烈的追车戏,既有搞笑的部分,也有大片的紧张刺激。观众会满意吗,没有脑子的观众应该会满意,跟着制作组“精心”设计的节奏一步步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

所以它能令人满意吗?当然不能,当我带了脑子而不是艺画的粉丝滤镜看第二集,我会觉得一切是如此荒诞。脸谱化的角色,特工级别的大史车技惊天,后座的罗辑像个小丑;无从由来的煽情,科学实验那么严谨的事,说超频就超频了,空间站的设计没有过载保护,说烧就烧了,最后整的多激动,一堆科学家不看数据去救火,我脑子就算没带也接受不了,愚不可及,更别说捕捉太阳粒子来做实验,你就真能赶上我学的专业,我虽然没学明白,但也不觉得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能抛到全五个拉格朗日点(我还真的看得特别认真,想了解一下请来的团队对于空间粒子的实验是怎样描绘的,结果,除了日冕物质抛射的那个动画做的还算像样——虽然和网图大同小异——其他的给我看无语了);商业化的制作,地铁翻下来砸人,好莱坞爆米花式的桥段是纯纯照搬;对原著党纯纯的傲慢,艺画清晰地告诉你,我就是把所有主要角色的人设都改的一塌糊涂,把剧情改成依托答辩,你看过书?那你给我憋着,我是商业化作品,给“路人”观众看的,是来赚流量钱广告钱的懂吗?

花了再多的钱,再多的心思,没有花对地方,也不过是做了依托答辩罢了。精致,细腻的答辩。

但你凭什么忽视原著党的感受呢?最期待翻拍,最不遗余力宣传,最想给你吹上天的就是原著党,结果端上来这拓?你不要忘记了,这部作品叫《三体》。人点进来看,不是冲着这个大名鼎鼎的ip?你不说这是三体,我得承认这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动画,但你顶着三体的名字,我只能说这是依托答辩。我听说制作组把原著“翻烂了”,原来是翻拍得烂成一坨了。

之前的部分,我尽量不管原著,把它当成独立的作品来评价。已经挺离谱的了。回归实际,作为看过书的人,我实在是被气个半死,以至于缓了一天才看第二集。结果这一天看到艺画的粉丝还在洗还在吹,更蚌埠住了。原著的设定是什么呢?201X年,没有叶文洁那副荧光手铐,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是后世羡慕的黄金时代,而不是BBC都拍不出来的夸张的灰色滤镜,外骨骼走在大街上不看路往人身上创。更不会有什么太空电梯,造了那么多加速器。艺画就喜欢搞一些所谓的未来感科技感,以为这就叫科幻。然而三体这本书深深扎根于现实,这样做只会给看过书的人带来深深的割裂感。没有根基,何谈幻想。看完三体,读者深深陷入人与宇宙的思考,看完动画,就算不带脑子跟着制作组走,也只能收获一堆分泌的各种激素,有什么独特的吗?没有。而一旦带了脑子,就会深深陷入对制作组智商的怀疑,进而想,这就是文科生吗这就是学编导的吗?

你说得对,和喜羊羊相比,水平确实爆炸了。但你想,你堵在路上,突然一辆小皮卡把你创了然后表演逆行漂移,炸裂不?我要看追车戏我为什么不看速激?我爱看被地铁创我为什么不看柯南?我爱看炸裂特效我为什么不看追光动画?我爱不带大脑找刺激,为什么不去导一发?做出炸裂的场面,是他投了那么多钱应该做到的,最多在期待之中。但这个咋咋呼呼强行煽情真的能让人满意吗?国漫也有雾山、风玉甚至都大理,打斗虽然穷,但中国人就是喜欢看拳拳到肉短兵相接,而不是被地铁追着创,创到我心巴里。

后来,这一周,看了很多吐槽的视频,大部分比我更有逻辑更加细致,我不想照搬也不想班门弄斧,但也不想把我这浅薄的感受就删掉不发。当然也看了一些逐帧解析,说它差我不同意的视频,有个up挖了一下,来吹的都是同一个MCN成方文化,我才明白这两个亿花在哪,我才明白什么叫商业片。国漫不仅是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不过也看到一位逆天,提出了窗帘理论,我相信将会影响深远。

看了一眼第三集下面的评论区,也算是舒缓了心情。铺天盖地的蓝v也挡不住真正热爱三体的人们的话语,我也不再需要点开按时间排序。

这篇因为起晚而草率发布的长评就先到这里,看完第三集之后可能还会仔细修改一下。为了观看体验草草分了一下段,有些加粗但没有知乎上那么严重,我觉得这篇文还是愤怒状态下的一篇吐槽,质量并没多高。这份认真不是为艺画,而是为大刘,为了三体。至于为什么标题叫白子说不出话,我之前一直认为艺画能做出灵笼这样的作品,一定是非常用心对待观众,认真打磨作品的好公司,没想到看完第二集已经一句话都夸不出口。

我发现点了原创声明,就会自动有一行字说本文为我原创,禁止转载。是我原创没错,但我也没觉得不能转载,想拿就拿,我还能拦着你不成。

封面图是那张日冕物质抛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