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知此树无何有,樗散岂能得栖鸾。

原文

鸟巢别


【资料图】

曲辕有社栎,枝蔓何蟠蟠。

青鸾翔其上,雏凤巢其间。

下是谁家女,芳姿静且娴。

飘飖姑射子,绰约洛川仙。

琴音清宛转,裙摆舞蹁跹。

行人纷驻马,父老俱偕前。

一曲歌未毕,繁星正烂漫。

正烂漫,正烂漫。

人如梦,月在天。

诚知此乡无何有,武陵深处是桃源。

桃源安得久,况乃地近蛮。

倏忽天柱折,触倒不周山。

中原如鼎沸,魑魅尽狂欢。

壮士应招募,羽檄交驰传。

霜刀刃已砺,强弓弦已弯。

四海正分裂,战火决复燃。

雏凤失其所,静女去不还。

去不还,去不还。

人如梦,雨成烟。

诚知此树无何有,樗[1]散岂能得栖鸾。

鸾凤无踪迹,谁人歌凯旋。

生民十存一,存者身不完。

当年旧父老,残喘作偏安。

或忆桃源日,怅惘更长叹。

座有能琴者,强起为吾弹。

寂寂松雨冷,肃肃天风寒。

曲终如梦寐,相对泪潸潸。

泪潸潸,泪潸潸。

人如梦,樽已残。

诚知此情无何有,海角天涯再见难。

维某月某日,凤出岐山巅。

父老争共吾,登高复远观。

白骨旧战场,青草新桑田。

雏凤生彩翼,扶摇上九天。

静女随凤去,明玉照朱颜。

依依当年语,此情永未悭。

记得添衣物,记得勤加餐。

“大啥杯”获奖作品

[1]樗木:一种材质很差的树木

赏析

鸟巢,是鸟类为繁衍后代和栖息所建造的巢穴。鸟巢象征了美好和平与爱,然而诗人所作《鸟巢别》批评了对鸟巢的美好寓意的解读,将鸟巢比作“桃源”,讽刺了鸟巢带来的虚假的保护,揭露了鸟巢对自由和拼搏精神的剥夺。可谓是别具心裁。

这首诗韵律严谨,读起来郎朗上口,且行文缜密,语言犀利简洁充分的体现了诗人出色的古文功底。再看内容,全诗已鸟巢为线索,鸟巢的身份由“社栎”逐渐转变为“樗木”这样的转变正好对应上了as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不同时期“鸟巢”对于au来说代表的意义。在本诗第三段,诗人描述了自510以来as大量粉丝流失,au被迫加入无休止的战争,曾经过往种种已成云烟,老观众只能离开或者看录播来逃避节奏。诗人对于当下的情况感到失望,发出了“诚知此情无何有,天涯海角相见难”的感叹,令人实在唏嘘。

“雕栏玉彻应有在,只是朱颜改”这是现在大部分au看直播时的心态,许多人很难从原先的盛世美景中走出来,活在了过去的辉煌里,将“鸟巢”定为姑娘们的目标,自己的救赎券。而《鸟巢别》正是批判了这样畸形的思想,“诚知此树无何有,樗散岂能得栖鸾”,鸟巢一别,别的是幻梦,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如果你还爱as,那应该记住as曾经种种温情的语言,记得好好吃饭,记得添减衣物,记得好好的生活。

另附“大啥杯”小作文大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