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人全知全能后确实就会无为了,很好理解,一件事情的走向已经确定,发生这件事的原因也不容动摇,所有的行为都会变得可笑,犹如螳臂当车。那么作为无能又弱小的存在只能给予他人微笑,但是为何失去了全知全能后反而可以达成目标?

这一切我觉得跟主观有关,这个世界无非就是外在和内在的互相较力,无为就是因为自身太过渺小,无法为之。当达到无为境界全知全能了,其实也就脱离了世界了,正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经抽身离开了又如何影响别人呢?你觉得老子写道德经是为了影响谁吗?他只是记录下自己的理解,供后人参考。做为无为的大家、顶点。他怎么可能去控制、影响别人呢?他已经抽身离开了。

但是化为人后,失去了全知全能,为何又变的有为了呢?智慧不是拿来炫耀和获利,智慧是一种行为模式。就像天冷了穿衣服,天热了脱衣服。只不过随着智慧的深度不断加大,做出的事情也就愈发让人难以理解。比如视金钱如粪土、比如居安思危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看来可能反而是愚蠢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正是不全知不全能而又有智慧的表现,矛盾的表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化无为而有为的表现。所罗门王无为但其却无所不为,何以体现?就是他化人以后失去神力,把自己的能量全部转换到了有为之中。他就充满力量了。打个比方,老子也是无为大者,倘若他要想施展力量他也要化为有为。他写书,他做相,他育子都是化有为的一种方式,写书治天下,做宰相治国、育子治家都是化有为的方法。可是他就仅仅写下了自己的心得,而且是写的玄之又玄所以可见其并无有为之心,只求一心无为。不论其对错,作为人类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人无法强求。所以他不入相、不为人师(他跟人争辩但是不像孔子那样成为别人师父)。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不想让自己有为,现在人不知责任的恐怖,都在争先恐后的去争抢,但是说句实在话争来抢来真的是珍宝是美味吗?责任会将人压垮,和平盛世还好说人人安居乐业,在权力之上享受福利。但是一旦时局发生变化,权力没有多少,责任反而成倍增加。如果真的发生角色互换,有多少人愿意去当御主呢?可以和英灵们贴贴了这是御主的权力,但是御主的责任也是非常重的。所以讲无为的人都不愿意去拼、去抢。因为拼和抢都是外求,就像赌博,基本上都是消耗自己的。只有内求才是无为的境界,我自身修身养性提高见识提高理解,谁也左右不了,也不受任何人牵连,抽脱出来跳出三界五行之外那是何等逍遥?现在人老是说要在城内买房,有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机构,实则自身修身养性选择适合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就可以了吗?是提高自己还是提高周围资源密集程度?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还是斯是豪庭唯吾不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