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什么是二次元博物馆?

(点击下方观看初回讲解)

↓↓↓↓↓↓↓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点击传送:二次元博物馆·概述大堂-

1.怪兽与巨人

怪兽出现了!那巨大的身躯在城市里横行霸道,人们尖叫逃跑。不慌!我们有地球防卫队和他们的超级战机!啊!一架战机被击落了!防卫队行不行啊?呀!怪兽过来了!这下要寄了……等等,一道光从天而降,光芒里出现了一个巨人……稳了!这把稳了!是他!我们的英雄、怪兽的克星、宇宙的超人——奥特曼!”

提起“光之巨人”,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奥特曼打怪兽”。没错,因为这个词直指源自日本特摄片巨大变身英雄,而奥特曼系列占据了其中的主要比重,“光之巨人”本身也是奥特曼最知名的别称之一。

但是,其实奥特曼怪兽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超人打怪兽”的关系。实际上,代表着秩序的奥特曼,正是从象征着混沌的怪兽中“诞生”的:某种意义上讲,光之巨人自于怪兽家族。在奥特曼的体内,流淌着怪兽的血液。

要解释清楚这本身世离奇的族谱,还得从怪兽家的老大哥,我们上期的主角——哥斯拉讲起。

- 点击传送:二次元博物馆·怪兽展厅 -

1954年《哥斯拉》电影大红大紫,直接带火了一位重量级老爷爷——特摄之神”圆谷英二。圆谷老爷子在这部片子里担任的并不是导演,而是一个叫做“特殊技术”的职位;所谓的“特殊技术”,就是指一切需要特效展现的视听觉效果相关的事项。作为日本怪兽电影的第一炮,特效对于《哥斯拉》而言至关重要,毕竟整部电影主要就是讲一只虚构的巨兽大闹东京的奇幻大片。

但现实世界里找不到哥斯拉,也不能真把东京炸了给电影助兴。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靠实景拍摄完成的任务,圆谷老爷子和他的团队使用了一系列特殊的摄影手法:例如让演员穿上皮套扮演哥斯拉,用微缩模型还原东京街景,在胶片上画动画展现哥斯拉口吐白热射线。一句话,《哥斯拉》里所有超越现实的镜头,背后全都是“特殊技术”的功劳。这种造梦的技术在后世称为“特摄”,即“特殊摄影”的缩写。而以这种技术拍摄的一系列作品都被冠以“特摄片”的统称。

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效的年代,《哥斯拉》带来的冲击比今天的《阿凡达》等特效大片有过之而不及。在空前的热度下,圆谷英二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圆谷工作室(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并制作了大量特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特曼系列

2.从《奥特Q》到《奥特

《奥特曼》诞生前,发生了两件重要的大事:

一是电视的普及。这是一次对二十世纪社会文化造成深远影响的媒介革命,而在流行文化的层面上,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电影。在1950年代,电影是当之无愧的“娱乐之王”。在那时想要找点新鲜的东西看,电影院是你最好的选择。可以说是日本电影产业上升期的快车捧红了哥斯拉等一众“怪兽电影明星”

而到了1960年代电视开始在日本普及,电视节目成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的新宠儿:想要找点乐子?不用去电影院,只要在家打开电视,新鲜热辣的节目自己送上门来。于是,拥有敏锐嗅觉的圆谷老爷子意识到,幻想的载体开始洗牌——能将画面声音传送到每家每户的这个小盒子,才是更具有未来发展前景的新媒介。作为特摄片的开山老祖,圆谷英二大旗一招:特摄,进军电视

因此第二件大事,就是圆谷工作室的电视首秀——《奥特Q》(『ウルトラQ』),一部于1966年1月开播的电视剧

作为圆谷工作室奥特系列”的开篇之作,《奥特Q》的特点是:没有奥特曼,但基本上每集都有不同怪兽登场;人类主角是记者行员,追着科学怪异事件进行跟踪调查。作为每周一集的电视剧,《奥特Q》采用单元剧的叙事结构,每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做个粗暴的类比,就像有怪兽登场的《走近科学》,所有的怪异事件的背后都有个“科学解释”

因为没有奥特曼这个超级英雄,所有事件必须靠人类解决,使得《奥特Q》的整体氛围更有写实感也更加神秘,是一部主打“科幻”“惊悚”“悬疑”的作品。每集开头,旁白都会对观众说出以下台词:

——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你的双眼将会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到这个不可思议的时间之中。

这是一封鬼魅的邀请函,诱惑观众进入一个由特摄打造的幻想世界:漆黑矿洞里若隐若现的怪兽,光天化日之下大闹城镇的巨猿,黑夜里高速奔跑的诡异外星人……此时的“科幻”是一种源自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与好奇而生的“幽光”,就像往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望远镜里窥视,又怕又想看。让观众看见现实中看不见的“异常”,这是《奥特Q》的卖点,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每集一个的怪兽

电影不同,电视剧是一种对产量要求极高的创作模式:一部电影上映可能要等好几年,而一部电视剧的更新周期只有7天。就算在怪兽电影的高峰期,一年顶多也就只有1、2只怪兽在电影银幕上呱呱坠地;而《奥特Q》以平均每周1只的下饺子速度实现了怪兽的高速量产。对于观众来说“看怪兽大片”这件事从过年吃大餐变成了每周一顿小烧烤,直接实现了“怪兽自由”。“怪兽”这一形象也通过电视电波进入每家每户。结果,“老牌电影明星”哥斯拉没能做到的“怪兽破圈”,却被“新晋电视偶像团体”奥特怪兽实现了。

毫无悬念,第一次怪兽热潮席卷了日本的街头巷尾。作为圆谷工作室的电视首秀,《奥特Q》开了个好头,也证明了特摄怪兽在电视娱乐上“大有搞头”。而在六个月后,一部崭新的作品却让“科幻”“特摄”走出“惊悚”“悬疑”的黑暗,迈向“英雄”“浪漫”的光明,并作为巨大变身英雄作品的先驱与代表,载入幻想作品的史册。

1966年7月,当观众兴冲冲地打开电视机,期待着再次走进《奥特Q》的黑暗科幻世界时,一道红光突然击穿了“ウルトラQ”的标题,红底白字的新标题赫然出现:

而在接下来的30分钟里,观众见证了这样的故事:

为了调查怪异事件、对抗来自怪兽外星人的威胁,人类成立了名为科学特搜队的组织。在一次任务中,队员早田卷入意外牺牲,却与来自M78星云的外星人相遇。为了拯救早田,外星人将自己的生命分给他,并把β胶囊(变身器)交给早田。从此,早田和外星人成为了一心同体的复合存在。每当凶恶的怪兽或是外星人出现,早田就会变身为身高40米、拥有超凡力量的巨人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

奥特曼一同登场的是电视,而他从形象设计上非常明显地发挥了彩色电视的新卖点:身体由主要由红色与银色组成,双眼像灯泡一样亮着光,胸口有个硕大的彩色计时器。这个颜色鲜艳的形象一扫《奥特Q》黑白时代的压抑气息,从开始就宣告这是一部“多彩”的作品。

然而,由于与《奥特Q》的风格区别太大,奥特曼的诞生是一场充满波折的“难产”。光是形象设计就经历过至少以下6个版本的迭代:

历经波折的不仅是形象,还有名字设定:一开始,他是“协助人类对抗其他怪兽的正义怪兽”:百慕拉;接着,他成了“家园被毁而来到第二故乡地球的正义外星人”:红超人(Redman);最后,他才终于定为来自M78星云、为了保护人类而战的奥特曼(Ultraman),这个名字翻译翻译就是另一个版本的Superman)

没错,实际上“超人”的概念并非日本原创,而是由1956年引进的美国漫改电影《超人》带来的舶来品:一个既不是神话角色不是历史人物,为了正义和平而战的幻想英雄。这种后来被统称为“超级英雄”的角色,成为一众“日系英雄”的启蒙。

但是,对于从《奥特Q》过来的观众而言,“外星人”还停留在挖空心思侵略地球和拐卖人口的反派形象。而这个有两只灯泡一样的上吊眼,身体质感搞不清是皮肤还是金属,通常只会发出形如“xia!”和“hia!”奇怪声音的家伙,却是新作品的主角“英雄”。对于这种“违背祖宗”的创新,观众们一致表示:

——宇宙英雄,真香。

能看到怪兽的《哥斯拉》,大伙儿喜欢;能每周看到怪兽的《奥特Q》,大伙儿特喜欢;能每周看到巨人大战怪兽的《奥特曼》——天下竟然还有这种好事?怪兽+英雄这种组合放在今天就叫“双厨狂喜”。在彩色电视的加持下,《奥特曼》大放异彩,斩获了比《奥特Q》更高的收视率。来自遥远星云的奥特曼就此在这颗蓝色的地球上获得无数粉丝,成为了史上最受欢迎的(星)海外电视偶像之一。

同样人气爆表的还有奥特曼的对手们——奥特怪兽(即奥特系列中的怪兽统称),尤其是在孩子们当中。这时,谁要是不知道最新一集的怪兽叫什么名字就是全班最out的boy;谁家大人要是给孩子买了怪兽塑胶玩具可以馋哭隔壁三郎;而一本全彩的《怪兽图鉴》则能让你成为全校最让人羡慕的孩子王,就连皇太子也不能拒绝它的诱惑:现任日本天皇德仁当年用自己的第一笔零花钱,买了一本怪兽图鉴。

然而,如果深入剖析《奥特曼》的叙事逻辑,会发现圆谷“换汤不换药”:基本结构其实还是《奥特Q》那一套,只是在风格和包装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奥特Q》每集的剧情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怪异事件发生(起因)

2.主角(记者)前往调查(经过)

3.怪兽/怪异现象出现,主角想办法对抗(高潮)

4.主角利用某种科学方法处置怪兽/怪异现象,事件结束(结果)

《奥特曼》每集的剧情是这样的:

1.怪异事件发生(起因)

2.主角(防卫队)出动调查(经过)

3.怪兽出现,与防卫队交战,危急时刻奥特曼登场(高潮)

4.奥特曼解决怪兽,事件结束(结果)

二者的叙事结构一模一样,区别是解决问题(怪兽)的人从《奥特Q》里的人类主角,变成了《奥特曼》里的奥特曼,解决方式也变得更模式化:《奥特Q》里,主角(人类方)每集都会用不同的方法(道具)来解决怪兽或怪异现象;而《奥特曼》里解决问题的方式基本就是奥特曼击杀怪兽。这个套路大大降低了剧本的量产难度:不知道该怎么结尾?打就完事咧。

然而除了新加入的“奥特曼打怪兽”,《奥特曼》依旧保留了《奥特Q》的“硬菜”:每周一个围绕怪兽的科学悬疑故事。《奥特曼》实际上有点类似《奥特Q》和《超人》的结合:前半部分是科幻事件调查,后半部分是超级英雄大战反派。从电视剧的体裁上来看,奥特曼实际上扮演着一个每周让怪兽退场的“工具人”角色,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怪兽推销员”,每隔7天向大家展示一款新的怪兽(和如何宰杀它)。

英雄只有一个,反派每周不同”,这个模式对以电视为媒介的幻想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巨大机器人动画的始祖《魔神Z》,还是等身特摄英雄的代表《假面骑士》,都是继承该模式并将其发扬光大的后裔。

作为开创特摄“英雄浪漫”路线的作品,《奥特曼》有几个对后世幻想作品影响深远的核心设计:

其一:“变身”

《超人》(Superman)等更早的作品中,有一个与“英雄”二字关系最深的设定:双重身份。主人公拥有“作为凡人”“作为英雄”的两面。平时以凡人身份过正常生活,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就会换成英雄身份,这个过程可称为“身份切换”。而在美式超级英雄作品里,这一点通常等于“卸下伪装”:主人公本来就拥有非凡力量,变成英雄就像上班换制服,“制服”本身没有力量。

《奥特曼》在沿用“双重身份”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变身”这个新概念:身为人类的早田,通过β胶囊这个科幻道具,变身为光之巨人奥特曼。早田和奥特曼本来就是两个角色;如果没有β胶囊,早田就无法变成奥特曼,自然也不能完成打败怪兽的“英雄使命”。从一个角色切换为另一个角色,这是变身的内在逻辑。与美式超级英雄的身份切换相比,更像是从等身大的凡人,一跃超脱为更伟大的存在,从而获得超人的力量。

更加明显的是,比起《超人》扯掉衬衫脱掉眼镜的“朴素变身”,《奥特曼》里的“科幻变身”那叫一个酷炫华丽。而在后续的奥特曼系列中,这套经典永流传的“变身三件套”也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奥特符号”:变身器变身动作变身大特写

除了将“主角变成英雄”这件事表现得更加酷炫之外,变身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剧情分割线。怪异事件调查的“文戏”部分是由人类主角(早田)和防卫队负责“领衔主演”,而与怪兽大战并将其终结的“武戏”则是奥特曼的星光时刻。而变身器的火花一闪,标志着从“文戏”到“武戏”的切换,也意味着主人公的角色属性从“凡人”切换到了“英雄”。

其二:“必杀技”

如果只用一个姿势表示自己在扮演奥特曼,那一定是双手十字交叉的“必杀光线POSE”。在剧中这个动作是奥特曼的绝招——斯派修姆光线(スペシウム光線)的发动架势,甚至还有个通俗易懂的科学解释:右手汇聚正极能量,左手汇聚负极能量,通过将双手交叉接触,将能量以光线的形式发射出去。这招除了少数特例对大多数怪兽都是一击必杀,成为了无数人童年的第一款“酷炫大招”,但同时也在一些爱思考的小脑壳里留下了疑问:

那么,奥特曼不能一开始就用必杀光线干掉怪兽吗?

答案当是NO。因为奥特曼与怪兽的战斗,讲究一个“武德”:不仅要打,还要打得有章法——《奥特曼》的打戏实际上有一个固定套路,可总结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

起:奥特曼登场,先给怪兽几个小招来个下马威。

承:怪兽反击,发挥特长暴打奥特曼,战况焦灼。

转:奥特曼陷入危机,千钧一发之际攻破怪兽弱点。

合:奥特曼乘胜追击,最后一发必杀技带走怪兽。

这个套路看似简单,但让整场打戏有波澜起伏,更重要的是在调动观众情绪上百试不爽:英雄登场,观众兴奋;英雄吃瘪,观众心焦;英雄危急,观众跳脚;英雄从反击到绝杀一气呵成,观众长舒一口气:爽!因此必杀技扮演着收尾的关键作用,不到必要,坚决不杀;时候一到,一击必杀。在耀眼的光线将怪兽炸成碎片的同时,观众心中积压的情绪瞬间释放。这样看来,《奥特曼》就是每集献祭一只怪兽,换来观众“每周一爽”的娱乐大餐。

那要是同样的套路观众吃腻了怎么办呢?没有关系,只要替换中间的要素就好了:怪兽每周一个不重样,每场打戏都是不一样的“一期一会”;奥特曼的招数也不只一种,除了万金油的斯派修姆光线,还有八分光轮、奥特屏障、奥特念力、奥特拳、奥特踢……以及任何你能在前面加上“奥特”二字的东西。

其三:“科学战队”

奥特曼的巨大光辉下,许多人会忽视作为人类方代表“地球防卫队”。实际上,奥特曼系列的主打特色不仅是巨人和怪兽,还有这支必不可少的科学战队。因此,一个“奥特老粉”的关键指标,往往不是对所有奥特曼了如指掌,而是对历代防卫队如数家珍。

《奥特Q》相比,《奥特曼》里人类主角团的定位实现了写实科幻的决定性转变,从记者飞行员变成了科学特搜队。他们穿着统一的队服和头盔,使用光线枪等“科学道具”。每当怪异事件或怪兽出现,他们就驾驶着万能飞机、特殊潜艇等“科学载具”,从专属的总部基地出发。这些“科学装备”既有现实中的原型又具有一定的科幻度,比起奥特曼和怪兽,更方便观众带入日常生活的幻想中。

相对于《奥特Q》里人类面对异常时的惊慌失措,《奥特曼》里的科特队已经从猎物变成了猎人,主动出击。哪里有怪兽,哪里就有这支“灭兽专家”小队。在奥特曼登场前,他们是与怪兽对抗的主要力量;在奥特曼登场后,他们协助作战,寻找怪兽弱点,在个别剧集里甚至能独立消灭怪兽。他们各个都是人类中的精英,拥有超群的体魄和智力——唯独每次都对偷偷溜走变身的主角早田睁眼瞎。

作为以巨人大战怪兽为卖点的作品,《奥特曼》有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人类该干嘛?只配嗑瓜子看戏吗?而早田和科特队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点:对抗怪兽本来是科特队的任务,奥特曼是个碰巧(但超可靠)的外援,其人类身份(通称“人间体”)又是队员之一。

只不过这个“外援”,一帮就超越了半个世纪。奥特曼与人类之间的“星际友谊”,从1966年的那个夏天,一直持续至今。原本属于早田和奥特曼之间的友情,延伸为跨越不同作品连接地球与宇宙的“光之纽带”

《奥特曼》之后,圆谷工作室在近六十年中陆续出品了一系列冠以“奥特曼”之名的作品。它们有的和1966年初代作品同属一个世界观,有的则是独立的平行宇宙。每部新作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入新元素,因此“奥特曼”其实是一个被不断丰富不断再定义的流动形象。但无论哪个版本,永远不变的是这样一个传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