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世上最漫长的一年

——《向山进发 Next Summit》

作者:河豚酱酱酱


【资料图】

满载着幸福回忆的时间胶囊

四季轮转中,《向山进发》(简称:《爬山》,下略)系列已经陪着热爱萌系动画的观众们走过了第十年。从2013年的第一季开始,到2022年12月20日第四季最终回的播出,饭能市的少女们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年终于落下了帷幕,雪村葵终于登上了富士山,看到了新年的日出。

发现徐徐铺陈中沉淀的惊喜

在这一季度中盘,前三部中偶尔出场的人物的返场再演构成了单元剧的主要内容。在这些铺陈已久的期待中,除了持久而温和的幸福感,还有惊喜的发现。

令人惊叹的创作者们,无疑是在以最好的形式证明这个充满生命力的系列在不论哪个领域都是值得留下名字的作品。一个人担纲半集的松本宪生福地和浩、松尾祐辅一人原画回、新锐演出斎藤圭一郎、ちな以及他们所调度的集数里五十岚、前并和久贝等特色鲜明的原画师的参与,以及河本有圣这样的年轻并拥有自己独到的画面品味的作监的加入,哪怕是其中一条,放在本季度的任何一部动画里面都是不落下风的,更何况,当这一切都在一起呢?总集篇中的新画面,展现作监对画面与身体的感性的强修正回,和放任自由的集数,它们一起构成了这三个月以来的充实的每个周二。

其它几位或多或少我们都已经在本季度的其它剧集里,或者更早的更多作品里见过了,那么这里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位极年轻而极有才华的创作者· ep9 B part 的作画监督河本有圣吧。

在河本有圣独自担任作画监督的第九集后半段里,如同后世的印象派所推崇的丁托列托以渗入心灵的笔触完成他那刻画运动的身体所流露的内在世界那隐秘的情感,我们得以见到河本通过对阴影的自如配布,使得人物的身体透过遮蔽得到显露的视觉巧思。

在《爬山》这一类人物设定较为简约,一般的镜头里实际作画线条量也并不大,影子面积较少的画面里,我们意识到身体的存在(空间的厚度和粘稠)和运动,以及身体流露出的角色内面,往往仰赖对线的振动与旋转有着丰富把握的原画师,例如《爬山》系列里面经常能见到的松本宪生、江畑谅真等人对幻真的重心和摇晃的生成学维度的探索。

有时候,这一类人物设定简约、作画松弛的萌系作品中,身体甚至被认为是缺失并且可以容忍这种缺失的,例如本季度由けろりら担任人物设定和总作画监督的《孤独摇滚!》;另一个极端是已经播出了一话先行的《别当欧尼酱了!》,大面积露出的身体,以实线刻画外轮廓,而内轮廓则完全由皮肤影色的色线刻画色欲化且装饰性的身体。而这类作品中身体的呈现,又往往和那些看起来“动得很多”的镜头被习惯性地联系起来。

然而,在河本有圣那里,不仅仅直接展示肢体的行为能力(capability)的“运动”能表现身体,光影的使用以及处在光影下的衣料对肢体的遮蔽同样能够表现身体——《别当欧尼酱了!》那样直接对身体的裸露反而并不是刻画身体的方式,将裸露的肌肤置于色情化的注视与秩序的再生产下的这一来自美少女动画传统的视觉惯例反而使得它不能用于盛装真正的肉身。反而是借助与近20年深夜动画的文脉不同的技艺,即,正是通过对身体的遮蔽,身体才得到呈现,得以从被遮蔽的图层下越到前台来。

在第九集里,河本对衣料的画法无法不令人注意穿着这些衣服的身体。正是透过衣褶上阴影配布的形态,我们得以感知到布料的质地与身体的形态——这一切所含有的质感上巨大的信息量,如同冰川隐藏在水面之下。

身体的形态牵拉、支撑起的衣料与不同面料、软硬程度、松紧裁剪的质感都得到了呈现,本集中葵的针织衫和背带裙就是非常好的展现了不同软硬质地和纤维粗细的布料的特征:用细碎的圆形阴影指涉针织衫的粗纤维的同时,大面积的阴影展现宽大的针织衫袖子挂在肩和手臂上的垂坠,而这种软质和用三角形片状阴影刻画的背带裙护胸上的转折之硬形成质感的对照,并指涉身体的厚度。

日向穿的套头卫衣和日向父母的冲锋衣的质感也有得到很棒的刻画。河本以极其高效的手段操纵着这些阴影,简要而干净利落地只用一级影色表现出那些同辈人不会去在意,甚至是上一辈原画师们也可能需要动用二号影来表现的材质,再加上《爬山》系列从第一季开始一以贯之的摄影处理,即,对皮肤的影子边缘进行模糊,以呈现出有弧度的面部转折和充实的肉感,本集可以说是萌豚动画的最先端。在今年河本担任人物设定/主动画师/作监的 CM《melt》里,衣料和头发的处理同样非常有特色。

想必在以动画师、学习动画的学生或是核心作画迷群体为主的粉丝中相当有分量的《爬山》登场后,河本和他那简要高效的影绘作法能被更多的动画爱好者关注,并在更多的未来的作品里登场吧。

如何告别这令人流连的一切

第四季刚开播时,我就常常怀着一种完结的预感,不仅仅是因为不论是时间维度还是制作委员会的变动都战线颇长、命运多舛的企划,不仅仅是因为剪辑前三个季度而成的前四集总集篇的乡愁与不舍,也不仅仅是因为自中盘开始,前三部中偶尔出现的人物们——登山部、日向的两亲、打工店的店长和前辈、同班同学们一个个依次登台,完成此前那充足、持久的幸福感中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仿佛轮番上演告别演出。而是当我看到这一张 key visual 时,当我看到这一张,五人在富士山最高峰剑锋登顶的视觉图的一瞬间,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看见她们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看向这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幻想之家了。

《爬山》这样不缺题材可用的轻松单元剧是无法借助自身内部所蕴藏的戏剧性能量完成自己的谢幕的——宛若永久处在卫星轨道上,做着周期运动的小行星,宛如被上帝抛入宇宙间的五彩石,在故事发生的“第一推动”之后便步履不停地走着。动画也是如此,没有办法在内部遂行自我完结的系列必须以其它的手段来为自己画上这个句号——正如山田尚子选择了为《轻音少女!》系列拍摄一部充满着告别意味的剧场版:当我们开始觉得满足,觉得这一切如此柔美,令人徜徉其间时,这正是结束悄然到来的时候。

第十二集的大部分通常镜头的画面依旧采用了《爬山》系列多数集数里常用的那种,影子面积极少、外轮廓简约的作法。然而,在清晨告别驻足点的旅舍后,二人随着无数头戴着如同舞台追光灯的照明头盔的登山者,缓慢而脚步坚实地在单行道上向九合目最后的两百米进发,大编制的管弦乐所演绎的正是前几个季度 Theme 曲的变奏。是的,她们走在单行道上。

音乐的最高光在葵掏出——本来是日向可能会带着的羊羹的那一瞬间,小号进入了最高潮,同时,这里图像的影调并不是通常的无影或者阴影面积极少的那种作画表现,而是用明暗交界线刻画强光下的二分光影,二分纲领下的影调具有着某种近似舞台灯光般特殊的戏剧性——群青色的凌晨半山道上,以人们翘首以盼的期望作为头戴的布光,让剧的动力催促着完结的临到:你我这些观众是否也在期待葵拿出羊羹的那一瞬间,而当这份期待得偿满足后,我却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我所看到的这一切要结束了。

羊羹仿佛是借助这高峻的舞台、这以无数虔诚的登山者作道具而被召唤,从天而降的机械女神(deus ex machina),赋予了故事最后一击的力道。这以解围之神的身份登场的羊羹,告诉我们,此刻将不再是浦岛龙宫中最漫长的无限时间,此刻即是友引町的食梦貘起飞之时,此刻即是剧场的当下,此刻即是我呼吸我向前踏步的现在。

决断主义的一瞬间来到得如此迅速,这种非日常的“神启”的逝去也是骤然:她们在登上山脊后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日出。日出之后,作画又变得清淡起来,影调轻盈而活跃。在大二分的光影铺陈许久,终于在一瞬间席卷宇宙后,我们又回到了一个日常的世界,一个我们不必害怕时间溜走得太快的世界,一个以浅淡的光影诉说着这一切还将继续下去的世界。一个就算是登上了富士山最高最险峻的剑峰,也安稳得宛若日常的世界。

但我仍然在担心。

就算我没法继续看下去了,就算她已经集齐最后一块拼图,但她却还是会问:“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爬山的呢?”

またいつか…

ヤッホー!

延伸阅读:壁说2022-爬山文河本有圣部分切片

温暖的原创日常系动画

——《Do It Yourself!!》

文:amuro_1985 / 中割prodction

2022年10月档对我来说是个相当特殊和意外的存在。从2019年起,个人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老片上,通常情况下一季度追看的作品不会超过2部。然而2022年10月档我竟然同时追着看完了向山进发、孤独摇滚、DIY三部。通过这三部作品,我也大致把握了目前日本动画在这些类作品中的制作水准。本文主讲《DIY》。

《DIY》全名《Do It Yourself!! -どぅー・いっと・ゆあせるふ-》(国内也称为《手工少女》)。虽然它看起来像是一部四格漫画改编作,但其实是个原创作品。署名为原作、原案的IMAGO,大家都推测说是《电脑线圈》、《地球外少年少女》的监督矶光雄。现在看来,矶应该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近未来世界观原案,以及一些过场插画。人设则和向山进发一样,都是松尾祐輔。制作公司菠萝蜜(PINE JAM),监督米田和弘。

本片以“DIY”为题材,以新泻三条市为舞台,讲述了6名女子高中生通过DIY“迈出开辟未来的第一步”的故事。再简单一点说就是日常系部活动画,或者说日常系角色动画。接下来我从人设与线条、作画、演出这几个方面简单概述DIY吸引我的地方。

一、人设与线条

在做出《向山进发》(以下简称为爬山)和TV版《偶像大师灰姑娘女孩》这些先进的萌系人设之后,松尾在DIY里做出了新的尝试,而且让我非常惊喜,就拿爬山来对比吧。

对比一下就能看出,DIY在整体的人物风格上做了很多的减法。

首先人设的线条和阴影做了相当大的简化。在人设表上能看到阴影只有下巴与脖子间的黑影(正片中最明显,孤独摇滚也有这样的处理),以及袖口、衣领内侧、裙边这些地方给了一级影。头发上的高光则做了区分,三名角色有,三名角色没有。但他并没有简化人物本身的信息量,而是一种高度的概括。这种人设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1999年的《徽章战士》(人设:松竹德幸)。但《徽章战士》实在是过于“纸片”了。DIY则保留了最低程度的衣褶线、阴影以及头发上的高光。同时在正片中一些需要强调光源的场景,他也会做上影演出,所以也不是纯粹的无影作画。

其次就是信息量的集中,DIY人物的衣褶线做了很大功夫的概括,去掉了很多的实线,只留下能够概括形体的虚线与轮廓线。但是人物的面部线条又用到了相当激进的概括(正侧脸人物的鼻子只用两条曲线进行概括),这也展现出作监团队的强大,能够精准的提炼出这样高信息量的线条,让人物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为了让人物的看上去更有立体感,人物的色彩设计上还用了类似内层挑染的颜色在头发上,这样不但表现出人物头部的体积感,还进一步增强了人物的辨识度,在“高度概括”的总体设计思路上做了一些丰富色彩与增加时髦值的尝试。同样人物本身的固有色也并没有像其他的萌系动画一样做高饱和度高明度的颜色,DIY选择了一种更加养眼的低纯度色,也通过内层挑染的方法做出了巧妙的角色符号化。

我还希望各位能注意到这套人设中眼球的形状。不同于一般人认识中的量产型萌系美少女的人设路子,松尾在这套人设中还增加了眼球形状和眼白的对比。在丰富了人设的同时更突出了每个角色不同的性格,也和其他作品做出了显著的区别化。具体来说,主人公せるふ(以下简称self),ぷりん(简称布丁)和くれい(简称部长)他们三人的眼球相对小一些,会更加突出眼白的占比。另外三人takumin、希、job子的眼球则相对大一些。一般人的眼球是占据眼睛的中间位置,只在左右两侧留出眼白。日式萌系美少女虽然会做出夸张,但眼球与眼白的位置大多还是按照一般情况来做处理。即使会留有一些上下眼白,也不会太过明显,因为眼球也被夸大了。在DIY的这套人设中,除了takumin、job子外,其他四人都可以归为“三白眼/四白眼”,而job子有时也会处理成三白眼。如果我们再把路人算进来的话,那比率会更为惊人。对于看惯了萌系美少女,而喜欢三白眼的观众来说,DIY简直就是“圣经”一般的存在。顺道一说,矶光雄的《电脑线圈》中也有一些三白眼角色,只是眼球会更大一些。

这是一种在整体简化的同时兼顾了多样性,并以最简单、直观的设计反应角色性格的设计思路。对设计者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尝试。

最后是线的质感。从人设表中大家就应该能发现这是一套强调手绘线条笔触的“带质感”的线条。这很好的契合了本作里“自己动手制作”这一核心主题。如果你往前看一下同为菠萝蜜制作、米田和弘监督的《歌剧少女》,稍稍对比下两部动画的线也能迅速发现这一点。

虽然今天用数码技术再现赛璐珞时代的线条笔触与质感有很多方法(大多是后期处理),但依然是属于多费心还不一定被观众察觉与认可的范畴。一般来说,在做处理线的时候会很自然地去想到把线条加粗或是削线。同为10月档的秋叶原冥途战争和孤独摇滚的部分场景中出现了粗线处理。DIY中的线大多都是细线,并不是说只有粗线才适合做笔触与质感,再纤细与温柔的线条也是会有浓淡、粗细上的不同的。

背景美术上也是和人设类似的思考。色彩非常柔和,该增加细节的地方做加法(比如DIY部室内的各种工具),该简化的地方做减法。部分场景在画面四角做了淡化和白晕影,构筑了一种非现实的梦幻感。这种处理在歌剧少女里也有出现,DIY在正片里用了更多这种处理。若再往前回溯,则会让我想起高畑勋在《岁月的童话》中的做法。柔和的背景与使用低纯度色并强调“手作/手绘”的简洁人设构建了一种非常温暖的harmony(调和)。这种高度调和对人类的眼睛来说实在是太过友好了。

二、基于无影思考的作画

得益于这套人设,正片里对线条的概括非常多样,并且在看似平面化的人设下很好的画出了立体感,第一集尤为明显。

比如裙子的处理。

第一集,我们神经大条的主人公self幻想自己在云朵上躺着,这是一个基本静止的镜头,这里裙褶就完全不是人设表的画法,很详细。而动起来的时候又是另一种处理。

这个镜头是表现裙子被风吹动。只用外轮廓和很少几根衣褶线就把“风吹过时裙子的立体感”给表现出来了。类似的处理再举一个。

第二集结束放了ED动画。ED的倒数第二个镜头给的两人背影,远景。一眼看过去也不是很高精细度的画法。同样是通过外轮廓与这几根衣褶线的运动,就很好的表现出了风吹过的感觉。

无影作画的思考之一就是去掉繁杂的装饰影,强调轮廓,只要原画水平足够就不影响动态。DIY在人设减负,大量使用无影作画思考的同时,也在一些需要强调光源的场景中做了上影演出。这是一种基于无影作画,同时也有自主思考的作风。

我们举布丁的例子。她是主人公的儿时玩伴,也是一个经典的,古典的傲娇角色。第一集有一个她从车下走下来的镜头,给的是一个裙子的特写。

这里为了体现光源,就给了人物在地面上的落影,但裙面本身是不带影的。衣褶很少,都是很有效的线条。这里还通过外轮廓与那条绿色的裙边,很少几张就画出了立体感。

更明显的一个镜头是布丁回家后,在玄关脱鞋,向镜头里面走这么一段。光是从这个背影我们就已经能更明显地感受到原画是如何不用衣褶和阴影,只用外轮廓和那条绿色的裙边来刻画立体感的。整个镜头中的影只有人物在地板上的落影以及裙子内,腿上的影。这是第一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

第一集中印象比较深的地方还有DIY部部长登场这段。Self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坏了自行车,路过的部长帮着修车,以此为契机,self有了去了解DIY和入部的动机。这一段有着大量高密度全身动态。部长靠近self的时候,拍的是self的背面,“靠近”这个动作则使用了影来表达。这是一个很能体现它基于无影作画,同时也有自主思考的地方。

另外像第四集末尾的那段骑车作画,也反映出强调环境、光源的影是多么的有效。

说回第一集的修车。这里则是这个片另一个重点想要描绘的部分。也就是手部动作的特写与工具的特写。这是本片想要强调的东西,他和主题密切相关,甚至他用手部特写代替了常见的面部特写来做情感投射。在这种手部特写中,我们能更明显地感受到这种带笔触的线条是如何发挥效力的。DIY的人设整体上并不是走的写实路线,唯独在手部特写与工具上用了相对精细和写实的作风。这既强调了片子的主题也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反差,在关键场景中也能让观众迅速集中注意力。

比如部长扭动内六角扳手这里,最后发力拧紧的动作是移动距离非常非常短的拍2,这是一个极为精细的手部动作。第一集后半,部长给电钻换钻头时也是先用手试了一下温度再交换。这些都是非常细,非常写实的动作。

受限于TV动画的制作环境,难免会有部分集数在制作过程上使用了静止画。但从整体上看,DIY仍然有着大量细致、详实的制作过程描写。这些描写就如机器人动画中的机器人打架一样重要。本片特地请到了DIY设计师スワロ女士参与设计与监修,并在她的指导和协助下,制作组也实际做出了片中的各种DIY制品。从设计到制作,如此详实的过程描写,有时会让我感觉在看一部教育动画。

再提一下线条的概括。像这种把袖子边的线条都简化的处理在第一集中比比皆是。这是一部明显朝着重视轮廓去做,并尝试以最少的线条和阴影表达立体感的动画。其中有很多概括是我过去未曾见过的。在高度调和的背景美术与人物之上,即活用了无影作画的优势,又有自己思考的作风自然是让我眼前一亮。

三、朴实、高效、细腻的演出

“演出”一词包含的范围实在是太大,这部分只能选取一两个场景略作介绍。

DIY第一集是神经大条、笨手笨脚的self入部。第二集是做事认真但很孤独的takumin入部。第三集讲的则是缺少家人陪伴一个人来日本的天才留学生job子入部

我们来看第三集中self和部长讨论留学生的这段。

第一个镜头是描写takumin在认真做东西。用了非常细致的拍3手部特写,画了一个结绳的动作。

第二个镜头是三人同框,self也准备做东西,但同时在和部长讨论留学生的事。根据角色配置和大小差,观众的视线(注意力)基本会是从部长开始,然后转到self,再到takumin。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视线诱导。正因为这是有意做出的视线诱导,以及角色大多是侧身位,观众们会非常自然地注意到画面中角色的视线关系。

这个镜头中三人的视线关系是这样的。部长先是看着self的工具,self在发表对留学生的看法。在部长做出一个托腮的动作后才与self对视。后面的takumin在认真做东西,视线并没有和其他两人发生交集,但也发表了自己对留学生的看法。

Takumin的集中力最高(第二集中就有体现),但并非完全置身事外。部长很关心self,所以先是看的是self手上的工具。而self则全程都在走神。当takumin发表自己的看法时,self和部长的视线同时转了过去。下一个镜头自然会切到takumin那边。

第三个镜头就是takumin的主观视角。望着做好的花瓶,随着视线有一个向上的缓慢摇镜。从这里也可以得知,takumin在发表看法的时候依然没有和其他两人发生视线交集。

第四个镜头重新切回了self和部长。部长最先转头回来,并警告self集中注意力。

第五个镜头。拍了self的正面。经过提醒,才想起来自己也在做东西的self这才回过神。

五个镜头,三个角色。除了第一个镜头属于较为消耗作画力的部分外,其他镜头只用最基本的视线关系就树起了各个角色的人物形象,这里没有什么高深、复杂的技巧,观众也能非常轻松、自然地感受到这些信息。

接着我想提一下第6集中的一段。

这集是喜闻乐见的海滩泳装回,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self和布丁关系的关键回,Self正式邀请布丁入部。在夕阳下两人交谈的这个镜头中,为了体现光源,一是上了影,二是在线条上下了功夫。也就是更靠近光源的self,她的头发轮廓线使用了橙黄色的彩色线来模拟次表面散射的效果,这也正是数码时代的强项。DIY全片都没有太多太重的后期光影处理,这里只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影和线处理,就很好的体现出了光源,并和背景美术一起,十分高效地烘托了两人交流时的气氛。

如果是在赛璐珞时代,一根线条上同时使用两种颜色是极为麻烦的。由于日本的国产转印机只能通过碳式复写纸烫印出黑色、蓝色、褐色线条,要做出同样的效果只能选择手工描线,这对手工描线人员的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

最后稍微提一下本片的环境音演出。除了各种工具的声效外,“雨声”在本作里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泻是一个多雨的地方,年间日照时间低于全国平均值。DIY中也有相当多下雨环境的描写。在室内、室外、人物从室外进入室内,或是需要烘托情绪时,不同场合下的雨声都做了相当细致的区分。给人一种“对雨声有着异样执念”的感觉。本片的音监是乡田穗积,他同时也是一名配音演员。片中他负责了布丁家中水母型机器人的配音。乡田先生最有名的角色应该是《装甲骑兵》中的主角齐力古。

四、关于她们相互“独立”的故事,一部温馨、温情的日常系角色动画

所有的角色在一开始时,都是孤独的。

有着高度学习能力和绘画才能的Self由于过于悠闲,没能考上和布丁一样的精英学校。布丁也因为这一点表现的非常焦躁。让布丁更焦躁的是得知self加入了DIY部。正因她知道self的笨拙,自然会认为“self要离开我的照顾谈独立还为时过早”。而所谓过时的DIY与全自动化的“立场对比”无非就是一个古典到不能再古典的傲娇表现罢了。相比于self在日常生活中的笨拙,布丁则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上非常笨拙,其实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self逐渐离开自己奔向独立的事实,结果也只能是激烈地表达着“DIY已经过时”的观点。而屏幕外的观众们都很清楚,这两人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对方。

Self进DIY部想着给布丁做一个儿时记忆中的长椅来证明自己已经独立,布丁也一直留着儿时self送给她的风铃并时刻关注着她的情况。甚至树屋计划也是布丁提出的,这是因为儿时的self就想要做一个树屋那样的秘密基地。

然而self没能和布丁考入同一所学校,她希望自己能够从布丁的照顾中脱离出来,迈向独立,自然是需要面对孤独并克服缺点。布丁虽然从儿时起就很擅长做小饰品,但因为自己的性格导致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尽人意。担心self一人做不好事,但始终无法坦诚的布丁也是孤独的。做事认真但没有朋友的takumin、没有家长陪伴的job子和希,一个人支撑DIY部面临废部危机的部长,大家都有孤独的一面。正是DIY部将大家联系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共同体。并通过手工劳作,她们实现了各自精神上的成长。

作为所谓的日常系动画,DIY没有太大的波澜,从简单的收纳盒到最后做树屋,中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非常讯速地跨了过去。我在第6集时想着布丁还不入部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了,可以说戏外的我比戏内的布丁都着急。随着树屋建造计划的启动,job子在修复布丁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上的助力,最终发展到第10集,它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完成了这个小共同体的构建。

DIY的五人在摆圆阵后self的视线自然地往上,随着向上的摇镜又切到了正在向下看着DIY部员们的布丁。Self发现了布丁,同时也看到素材上两人的铭牌,便再次邀请布丁入部,布丁最终接受了邀请。

正因为有着日常的交流、job子的助力,使得这一切发生的如此自然,看到这里我也忘记了过去伴随着“等待”而产生的焦急情绪。一切细微的变化都在日常的交流与劳作中自然地发生并不断地积累着,这种“自然的积累”是日常系动画的魅力之一。

同样是第10集。顾问老师借助DIY旧部员们的力量,收集到了做树屋的素材,在这样的王道展开下,也第一次借老师之口道出了本片的核心思想之一。并没有什么激烈的理念和立场冲突与对立。DIY强调并肯定了高度自动化的世界,但同时希望人们不要忘记手工劳动与创造带来的快乐。作为一部日常系动画,也是一部角色动画,它所能做到的,或者说它擅长的就是人文关怀,去唤醒那些我们在忙碌生活中所忘记的快乐与美好,去重拾小共同体之间的温馨与温情。

除了“认可多样性”,“提倡动手制作的快乐”的核心思想外,DIY的第二个核心思想则是通过角色“精神上的成长”来表述的,这其中又以self与布丁的关系为重点。这条“成长线”在最终回中时圆满落下帷幕。

在做完树屋后,其他角色全部退场,只剩self与布丁。她们一起制作了秋千椅,虽然和儿时记忆中的长椅不太一样。之后则是一段相互告白的剧情。通过DIY部的活动,self实现了独立,布丁也坦诚地接受了self的独立。双方对于各自所面临的“孤独”最终采取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并通过“一起做秋千椅”这一仪式完成了各自的成长。

这一刻,她们比任何时候都亲密无间。这一刻,她们也比任何时候都独立自主。

其他角色们也都学会了面对各自的孤独,正如本片官方宣传语讲述的那样,她们都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

没有比这更朴实、更温馨,更完美,更emo,也更人文关怀的结局了。通过日常交流与劳作中自然发生的细微变化的不断积累,最终促成角色的“成长”则是日常系动画的魅力之二。这当然也是DIY全片的第二个核心思想。

所以,整个近未来高度自动化世界观设定、两所学校的奇特位置(高低差)等等,所有的外部环境与剧作上一些明显的对比构造(包括做的好与做的还不够好的),甚至于布丁这个古典到在时下已成稀有属性的傲娇性格,都是高度服务于这两个核心思想的。

从高度概括的人设,到柔和的美术,色彩设计,线条的笔触,独特的作画思考,影的选择,再到手部特写,详实的制作过程描写,朴实高效细腻的演出风格,人文关怀,成长故事……这些东西作为一个整体,即创造出了一部优质的日常动画、角色动画,也使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甚至惊艳的东西。同时,我也能很直接地体会到本片中创作者们想要传达出的思想。所以,我会选择DIY为我个人的2022年度原创动画作品,也是我最想诉说的一部动画。

五、一点点题外话

在优秀作品大爆发的2022年10月档中,DIY就像一颗小小的宝石,也许在一堆宝石中它并不是那么耀眼,也有瑕疵,但那独一无二的光芒深深地吸引了我。

矶光雄曾经在特推上抱怨过近年来日本动画人设的线条越来越复杂。而在更早的1990年代,高畑勋就指出过日本动画的背景美术越来越精致、写实,和平涂的,需要动起来的角色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分离”。这种“复杂”带来的内卷并没带来工业上的绝对进步,在现场中反而可能会因大量的外包返修拖累整体进程(尤其是TV动画)。

DIY在人设、美术上的返璞归真就像这部片所想表达的思想一样,让所谓的工业绩效转向了享受制作的过程。在整部片里,并没有严肃讨论人工与科技的对立,转而着眼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尽管来自五湖四海,尽管承受着各自的孤独,但大家因为共同的热爱而聚集在一起。虽说大多数的日常系动画、萌系角色动画都在极力构筑这样慢生活的郊外型中间共同体。但是,在这样一个有温度的近未来科幻世界观背景下,它放下了对宏大叙事的刻意追求,没有千篇一律的去否定高度自动化,机械化的到来(就像我们不是要去否定复杂、精致的动画人设与美术那样),而是让我们重拾对手工创造的纯粹热爱。毕竟再精致的工业制品也没有儿时玩伴的手作饰品来得更有意义,是吧。

以及是时候再次循环OP和ED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