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谈一谈我对这个故事的一点看法,医生即是盖提亚,盖提亚也是医生。如果将他们割裂来看,就看不到这个故事的主题。

所罗门王在获得了全能的奇迹后,矛盾的两面就同时出现在他的身上,一方面,所罗门王因为全知的能力而看到了世间所有的悲剧,但是理性的一面控制住自己没有去插手世间的悲剧和灾难,因为他知道这样的灾难是世界发展的一环,生物脱离灾难而得到的发展是不完整的,当你插手灾难而给予弱小者生命权利的同时,你就在剥夺强大个体生命的权利。

而感性的一面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理由,有足够伸出援助之手的能力而无动于衷,弱小的子民在周围死去而冷眼旁观,自己的内心无时不刻不在受到谴责,无边际的羞愧折磨困扰着自己。而这种执念经年累月地融入了所罗门王编织的魔术之中,融入这套所罗门王希望惠及子民的魔术术式之中,其名为盖提亚。

而理性一面的自己被迦勒底的所长在圣杯战争中召唤,他明白一直以来最沉重的抉择来自于全知全能的奇迹,如果自己足够弱小,就不用背负这样的矛盾,他完全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能够帮助的一切事物,不用再考虑背后的意义,于是他这样去许愿,他也这样去帮助咕哒了。是的,这时的他还没有背负巨大能力和巨大责任的觉悟,哪怕这两者之间只有一句话的差距而已。

在最终章,理性的一面终于迎来了感性一面的拷问。感性的一面带着所罗门对全人类的爱,变升为第一兽,他是如此地怜悯人类,他无法眼睁睁地看到人民遭受悲剧,不愿意人民遭受痛苦,他痛恨着所罗门自己的无所作为。于是他怀着对全人类极致的怜悯之爱,产生了最偏执的想法,做出了最极端的决定————他要剥夺人类弱小的权利,即他要剥夺人类死亡的权利,他要自46亿年前开始,就创造一个不会死亡的星球。这就是人类恶——第一兽——怜悯之兽——盖提亚。

其实医生应该在最终章之前就有所猜测,但是几乎到最后一刻医生才做出了选择。理性的一面选择逃避,而感性的一面在付诸实际,因为所罗门王直到最后一刻,都无法确定自己真的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无法断定感性的判断就是错误的。他们两者的差别在于,是否要如同在世时候一样,不去干涉人类的选择,尊重人类的选择,支持人类的选择,医生他希望在人类身上看到人类自己打破困境的可能性。我想这也是所罗门王许愿圣杯的原因,他要亲眼看到,他要亲身体会到这份人类冲破一切阻碍的可能。所罗门王他们可能看到不只是人理烧却的末日,更多的艰险摆在眼前,盖提亚希望亲自下场来改造人类,保护人类,而医生依旧坚持把选择的权利交还到人类的手上。没错,这就是所罗门的宝具————Ars Nova————诀别之时已至,以此舍弃世界。这里宝具代表的不仅仅是所罗门王将十戒归还的典故,更代表的是所罗门王站在人类的立场,拒绝神的权能,要以人类自身去创造未来的决定。这样的抉择也奠定了fgo的基调,即人类自身的历史由人类自身书写,这样的可能性才是泛人类史一直能奋战到最后的原因。

因此,医生出场的理由也就如此的简单了,在医生出场前,盖提亚就与玛修展开了最后一次对话,盖提亚希望同为人造物的玛修能够认同自己,一起将人类的世界改造得更为幸福。这场对话不仅是一次邀请,更是两种理念的对撞,玛修代替医生做出了回答:“没有死亡的世界或许没有悲伤,但是有一点你错了,那就是我所喜欢的,就是眼下注视着的这个世界”。没错,这就是最后的答案,这样的答案甚至贯穿了整个第二部,我从来喜欢的不是更好更优秀的世界,我所喜欢的,只不过是这个被羁绊着的世界罢了。也就是这样的力量成就了人类不断突破困境的能力,医生认可这样纯粹而又无懈可击的理由,他相信有这样理由的人类不会被其他事物打垮,于是他下定决心交还人类自己选择的权利,并下场收拾自己的烂摊子。

以上就是看完最终章的一点看法,不一定的fgo的真实理念,但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纯做各位参考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