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人》第1集播出,本站在此对第1集和OP的作画、3DCG使用以及 MAPPA 的制作体制等方面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希望这能解答一些常见的疑惑、并有助于各位对本集的观看。


(相关资料图)

1.本作的制作体制

除了先导PV公布的部分以外,本作其它的制作相关STAFF追加如下:

创意制作人(Creative Producer):濑下惠介(也是本作动画制作人)

协力制作人(Assistant Producer):高石步(推测实际上担当了制作Desk的职责、《巴哈姆特之怒 VIRGIN SOUL》制作进行、《咒术回战 0》制作担当之一)、Heri Chon中井友佑

设定制作(设定Manager):石井由美(本作先导PV设定制作、《咒术回战》制作进行)

制作Desk和协力制作人的阵容基本如此前所预料,而Creative Producer在已有的动画制作科普资料中较少被提起,其职责范畴和Animation Producer并无本质差异,但在相当一部分情况下、Animation Producer虽然名为Producer、却并没有选择监督、角色设计和美术监督等主创的权力,而是由企划方指定、或者在动画公司内部任命长期合作的人选。这种情况下,Animation Producer更专注于执行层面的工作。

而《电锯人》则完全不是如此,从已有情报来看,监督、动作导演、角色设计和恶魔设计等重要职位均是由濑下牵线,在OP特别表记为Creative Producer,大概是为了强调濑下惠介在统筹本作主创方面的主导权。从中也可以看出第二制作部在MAPPA内部的高度独立性。

2.第1集的制作阵容

(1)原画阵

本集原画的松浦力、山崎爽太、藤本航己、滨崎秀树、新沼拓也、山本彩、上妻晋作等基本都是全程参与本作的核心人员,除此之外也有中山龙和吉原人脉的榎户骏、坂诘嵩仁和杉山和隆人脉的浅贺和行、高岛宏之等相当强力的“特别来宾”、也基本是担当本集最关键部分的打斗场景,考虑到他们都有各自常驻的公司或者作品,可能不会在此有太高度的参与。

(2)動画栏

对本作原画阵容的介绍已有不少,此次本站想特别提及“動画”一栏,本作第1集動画栏乍看之下人数众多、似乎是一上来就“人海战术”,但稍作分析就可发现并非如此、動画栏中绝大部分公司都是日本本土公司、其中甚至不乏OLM、Studio KAI、CyP等具备独立元请的制作机能的公司

相当一部分情况下,日本TV动画只能优先确保可靠的LO或者作画监督、在此外有余裕了再追求第二原画的高质量,而動画外包发注海外相当常见,海外動画公司水准参差不齐、还可能层层转包、清线破坏原画笔压或者中割变形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也只能是在有限时间与资源下妥协的结果。即使是几乎全内制的京都动画,動画也需要部分发注给ST.BLUE等海外公司。

《咒术回战》的Ep22作为难得一见的两人原画+作监回,就在3个月的作画周期下达成了“動画不发海外”的成就。即使不知道《电锯人》動画近乎不发海外的状况能维持几集,本集動画一栏也已经足够表明作品在复杂设定下对品控的严苛程度。

(3)美术摄影

而其它方面,美术方面增加宗政拓也作为美术监督辅佐,这也是竹田悠介近几部美术监督担当作品的标配、考虑到OP特意给美术一栏表记了竹田悠介的Bamboo工作室、美监辅佐也是Bamboo所属,所以无论是竹田的参与度还是个人风格的体现都能得到保证;另外,本集也有增设色彩构成(Color Script)一职、由幸田和磨担当,推测是类似于Image Board的职位,以场景为单位给出色彩搭配的草案;宫原洋平不仅在OP表记了画面设计、在ED还分别作为摄影监修3DCG Animation协力而出现,也说明他在本作参与度之高。

(4)3DCG部分

3DCG的使用几乎成为本集动画制作相关讨论的最大焦点。和此前一样,本文对“使用3DCG”的界定是“3DCG素材直接出现在最后的成片中”。第1集尽管电锯人部分有原画指示转为3D制作的画面,但绝对不是“全3D”。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2D和3D之间的区分也比较明显。(当然,本站不认为在观看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地方)

比如颈部的缆线缠绕方式、作画部分的缆线更多是单纯以直线作“连接”示意、缆线更少而且也不分节,而3D部分的缆线则会呈现相当致密的相互缠绕关系而且也会有横纹;

或者导杆部分,作画的锯齿在表达转动效果时、通常不会也没法作画得如此规整,甚至会有高速运动下导杆产生扇形拖影或者弯曲的呈现;而3D部分的锯齿排布更规律、通常是两张不同滚动状态的锯齿素材相互替换以表达滚动效果。

还有牙齿的画法等区分也相当明显。当然,偶尔也会出现疑似3D素材上叠加作画、或者3D中混入作画单张等更为复杂的情况,但上述大部分特征已经足以让我们判断本集几段大的打戏,如高岛宏之晒出原画的部分(约20:50-20:54)、坂诘嵩仁担当的双手切僵尸的部分(约19:09-19:13)、榎户骏担当的僵尸恶魔触手甩开电锯人(约18:51-18:56)、吉原达矢担当的电锯人跑着连砍僵尸的部分(约19:36-19:45)都是2D呈现的;当然也有一些特写或不那么关键的镜头在此就按下不表。

至于PV里也有出现第3集明显是由2D作画完成的电锯人镜头。在第1集或许是因为到作画监督修正的强度更大、而且3D本身也并没有很明显的“线条锯齿”现象,所以辨认起来相对不那么容易。至于所谓的“3D感”,在平常讨论中所容纳的所指太过宽泛,比如吉成钢的厚涂风格、铃木典光的背动作画或者冲浦启之高度忠实于理论的演技作画等都会被认为“有3D感”,甚至所谓“3D感”和2D3D本身并没有直接关联、而是来自于演出方针(景别大小、镜头速度感等)、摄影素材(如金属质感)、美术用光等,因此、从理性讨论的意图出发,本站不会在此对主观性太强、难以达成共识的感受作出评价。

至于一些作画STAFF使用Blender等3D软件做空间关系的预演则是另一回事、在这种情况下3DCG素材并没有出现在最后成片中,而且Blender所作的预演一方面需要镜头构思能力作基础、另一方面这种预演也只能是粗糙的、最后还是2D作画相关的能力起作用。

当然,上述都只是本站从技术讨论的角度提出一点自身的见解、对上述的举例和结论有其他看法的大可指出,本站也并不是说任何一名观众都必须要在讨论中作出这种程度的比较,只是、如果是在没有办法分清2D3D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建议对2D3D的关注提高到这种地步。

3.OP制作

OP是老朋友山下清悟担当分镜、演出并主导3DCG和摄影,可以说山下清悟在这个OP已经不单是分镜演出、而实际上有着“短片导演”一般的地位。而制作上比较值得一提的大概有

① Cut2,御所圆翔太借助3DLO辅助作画,《国王排名》《咒术》演出回里也有相似手法;

② 宽屏出现直到众人看电影前的部分、是最直接在构图上致敬多部影视名作的部分,而(除去岸边的镜头以外)本段原画由去年入职“MAPPA×中山龙”新人育成计划的りく和10+10担当;

③ 副歌开始的一连串激烈动作戏,担当顺序为Vercreek→Chris→MAPPA社员Benjamin Faure→富冈海任(电锯人砸出CSM三个大字)→Tam Lu(电锯人满月登场);

④ 正如上面所说的,OP里的电锯打斗显然都是手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