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考虑到部分观众朋友可能更希望观看文字内容,自即日起,缄默将会把各视频的文字稿一并放出。
上世界九十年代对于欧美超级英雄漫画界来说是个很特别的年代。在经历了六十年代意识形态的掣肘,七十年代经济滞胀的束缚,八十年代新一轮冷战的冲击之后,风平浪静、百废俱兴的九十年代让美国漫画界长舒了一口气。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超级英雄漫画如雨后春笋涌现在市场上,我们所熟知的《天国降临》、《惊世奇人》等作品都是于这一时期诞生的。可以说,这个时代是美国漫画,或者说超级英雄漫画复苏的时代。而本期视频就将为大家带来历史上最棒的蝙蝠侠漫画之一、1996年由杰夫.洛布和蒂姆.塞尔共同创作的《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话不多说,现在就请各位读者和缄默一起,走进那个风云诡谪的哥谭市,去和蝙蝠侠一起,拨开重重迷雾,找出真相吧!
■创作背景1996年,老牌编剧阿奇.古德温在圣迭戈漫展上找到当时为漫威公司工作的杰夫.洛布与蒂姆.塞尔,希望他们能在之前大受成功的《蝙蝠侠:元年》的基础上接着创作一部具有黑色电影风格的长篇漫画。本身对黑帮故事就很感兴趣,同时也有过类似创作经验(之前杰夫的团队负责过《黑暗骑士传奇:万圣节特辑》)的杰夫欣然同意了阿奇的提议。在麦克.弗雷德里希的建议下,杰夫决定使用对应十三个美国传统节日(实际上“罗马假日”这一篇除外)的十三章的篇幅来讲述整个故事。按照阿奇的设想,故事应当聚焦于弗兰克.米勒的《蝙蝠侠:元年》当中登场的一众哥谭黑帮的后续剧情,讲述法尔科内家族和马洛尼家族在蝙蝠侠登场之后的故事。而在创作过程中同样作为编剧的马克.怀德(《天国降临》编剧)私下里建议杰夫在此作中延续《元年》中小格局的冷静风格,来确保剧情焦点集中于布鲁斯.韦恩/蝙蝠侠、哈维.登特以及詹姆斯.戈登这些特定的人物身上。同时杰夫还获得了弗兰克“挖掘自己作品”的允许。一切万事俱备,只差东风降临。在经历数周的创作之后,《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问世了。
(资料图片)
■作品解析
作为九十年代所诞生的作品,《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摆脱了长期以来由阿兰.摩尔和弗兰克.米勒等受左翼文化影响较深的作者的影响,弱化了故事的哲学性和反思性,重新聚焦在了角色和故事本身上。在剧情上,整个故事在描写“谁是节日杀手”这个主线的同时,从正义(蝙蝠侠、戈登、哈维),邪恶(哥谭众反派)以及灰色地带(猫女)三个可以称为“支线”的方面勾勒出蝙蝠侠出道早期派系丛生,有如龙潭虎穴一般的哥谭市。而在角色刻画上,杰夫.洛布也同样用黑色电影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世界最佳侦探”的成长历程,以及著名反派“双面人”令人唏嘘的堕落史。下面我们就从主线和支线分别入手,来探究杰夫是如何用十三章的篇幅,描绘出哥谭众生群像的浮世绘。
主线:谁是“节日杀手”
关于这部作品中谁是真凶的讨论一直层出不穷,并且成为了读过本作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按照原作中最后一话的揭示,真正的节日杀手有两个人:一个是“罗马人”卡迈恩.法尔科尼的儿子阿尔贝托.法尔科尼,另外一个则是哈维的妻子格丽塔。不过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在节日杀手所犯下的罪行中有一部分是哈维所为。但实际上,纵观全作可以得知,这种猜测很大程度上是受作者和画师的误导所致。在第一章的开头,当节日杀手第一次出现在画面当中时,仔细观察画面会发现,那双手有着明显的男性特征:粗大,有力甚至好像还有点多毛。而在第一章之后的剧情中,当格丽塔走进地下室之前有一段对制作凶器——一把使用婴儿奶嘴作为消音器的磨掉了编号的.22口径手枪的描写,紧接着画面立刻就转到了在地下室工作的哈维身上。杰夫通过这种画面安排,使哈维在读者视角下一开始就具有非常大的嫌疑。在这之后,无论是阿尔弗雷德的旁敲侧击还是第十一章中格丽塔发现哈维手持凶器时,都无疑加深了读者“哈维就是真凶”的印象。在上述情节铺垫的作用下,第十二章开头所列举出的公文包里的证物几乎坐实了哈维的罪名。到最终章中哈维枪杀卡迈恩时,故事内外没有一个人不相信哈维不是节日杀手,至少是其中的一个。
然而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吗?不。我相信当杰夫在最终章揭露格丽塔原来才是另一个杀人凶手之时,很多人都没缓过劲来。不少人会质疑前面的情节,并举出哈维是凶手之一的不少证据。但如果真的把证据举出来了,那么就证明你上了杰夫的套了。首先是第一章开头中对于凶器制作的描写。很多人认为这几乎明示哈维就是凶手,其实不然。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得知,哈维早前曾经接到过使用类似凶器的案件,即磨掉了编号的手枪,和用婴儿奶嘴改造的简易消音器。第一章中的描写,正是他在研究案件时,想要试图复原凶器的举动。而在愚人节一章中阿尔弗雷德和蝙蝠侠对于哈维的推理,实际上不过是数种对于真凶的假设之一。这一章当中同样列举出了猫女、萨尔.马洛尼等其他可能的凶手。这一话看似在列举所有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是在排除所有的不可能。而第十一章中哈维和格丽塔的对话就是对话的字面意思,即哈维将证物带回家,方便案情调查。但是杰夫通过二人之间的情绪描写将读者微妙的引向了另一个思考方向。而最终章“双面人”枪杀卡迈恩时,其实是反映了哈维也有着黑暗的一面,也有着想要越过那条线,有着成为节日杀手的可能。但上述一切恰恰一环扣一环的营造出“哈维就是节日杀手”的假象,中间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破绽,让人不禁感叹杰夫非凡的脚本功底和缜密的剧情构思。
说到这里,我相信各位观众的内心中一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既然格丽塔是真凶之一,那么其动机何在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她和另一真凶,阿尔贝托.法尔科尼放在一起进行分析。阿尔贝托的动机很简单: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也为了坐上哥谭市的头号交椅。彼时的哥谭,虽然仍然掌握在马洛尼和法尔科内两大家族手中,但情况已非元年时期那般。小丑、青藤、稻草人等一众代表着“混沌”的超级恶棍接二连三的登场,极大的冲击了现存的哥谭市地下秩序,也影响了不少地下世界中的人,让他们意识到,原来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做出一番大事业。这自然也影响到了身为哥谭黑帮大亨之子的阿尔贝托。长期以来被父亲轻视所积压的怨气,加上新的势力所带来的冲击,一步步使阿尔贝托走向和父亲看似一样却又不同的犯罪之路。“节日杀手”正好给了他施展自己的机会。借着精心营造的假死,阿尔贝托成功获得了自由。他不再被父亲和家族所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干任何他想要干的事情。而他所要干的,正是通过成为新的,和小丑他们一样的超级恶棍,成为新的哥谭犯罪之王来向父亲证明自己可以加入家族的“生意”。但最后阿尔贝托被捕,证明了他所有的举动不过是徒劳而已。
相较于阿尔贝托,格丽塔的动机从某种程度上看更简单:她被哥谭压垮了。邪恶当道,正义势微的哥谭,本该是人人避之不及之地。然而她那“阿波罗”一般的丈夫,地方检察官哈维.登特却想要一扫哥谭之黑暗,还人民以光明。作为妻子的她虽然只能理解一部分丈夫的理想,但爱情还是使她选择了支持丈夫。可现实是残酷的。被两大家族所左右的哥谭已经黑到了骨子里,任何杀人放火之举都可以轻松通过黑帮的方式被摆平。日益积压的案子渐渐压倒了哈维,让他不断地远离格丽塔。而这反过来也压垮了格丽塔。为了将丈夫从工作中拉回自己身边,格丽塔准备一劳永逸地解决丈夫工作上面临的头等难题——法尔科尼家族。在“罗马人”卡迈恩.法尔科尼的侄子约翰尼新婚当夜,调查卡迈恩的哈维遭到了其手下的袭击,这场发生在地下车库的袭击意在警告哈维勿再插手帮派事务。当灰头土脸的哈维回到家中时,格丽塔蓦然间明白,终有一天,不是她离开哈维,就是哈维永远的离开她。为了让午夜不会响起通知丈夫噩耗的电话铃声,格丽塔决定不再等待。她开始有计划的除去法尔科尼家族的人。但阿尔贝托的假死使她误认为哈维也参与了进来,因此她停止了作案。从这里可以看出,阿尔贝托和格丽塔,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相同之处,那就是哥谭这个贼窟窿夺去了他们身边最重要的人。对于阿尔贝托,是父亲;而对于格丽塔,则是丈夫。杰夫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条看似平行的相交线,向我们展示了哥谭的各个阶层是如何被黑暗所影响的。
支线其一:正义
作为本作当中的正义势力的代表,主角三人团自然占了不小的戏份。杰夫通过他们三人为读者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正义,也展现了三种不同的命运。其一自然是布鲁斯.韦恩。白天是花花公子,晚上是黑暗骑士的他早年间远没有现在这么风光。刚刚在元年里打出的成绩还没有遭到普遍认可就受到了来自节日杀手一案的严峻考验。在父母墓前发下的那个终结哥谭罪恶的誓言离他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更要命的是新的盟友对他并不信任,甚至一度将他送上法庭。杰夫在本作当中塑造了一个仍然在学着怎么去当蝙蝠侠的布鲁斯.韦恩。在这里他仍然有着些许的莽撞与不成熟,有时也会犯错。在这里他不是后来那个坚不可摧的人中之神,在蝙蝠侠和布鲁斯.韦恩的外表下也掩藏着极其脆弱的心灵。但好在最终在身边人的帮助下,他挺了过来,最终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向着黑暗骑士之路前进了一大步。
其二是本作中笔墨最多的人物,哈维.登特。作为程序正义的代表之一,在本作一开始他并没有和蝙蝠侠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对于这个敢于弯曲规则的正义使者他有所保留,但在内心中,哈维的正义之火燃烧的程度不亚于蝙蝠侠。还哥谭以光明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梦想他可以不顾一切。但是地方检察官的身份提醒着他不可以越过那条红线,那条蝙蝠侠看起来已经跨过去一只脚的红线。尽管自制力没有让他踏进雷池,但并不代表哈维没有动过这个心思。无论是第一章中对于约翰尼的无情嘲讽还是之后联合蝙蝠侠火烧法尔科内的金库,无不显示出那条线的背后对于哈维是多么的诱人。想想看,当你面前摆着一条更快更有效率的工作途径时,有谁会说“不”呢?
然而尝到了甜头的哈维很快也尝到了苦果。就在他火烧法尔科内金库之后不久,卡迈恩就针对他采取了报复行动。发生在家门口的爆炸给哈维上了沉重的一课,也把他往线的那头踹了一脚。最终,当半边脸被硫酸烧毁的他把手术刀刺进急救医生的后背,并在下水道里流利的背诵出所罗门.格兰迪名字的出处时,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哈维.登特已经死了,取而代之的是超级罪犯“双面人”。但真正让他崩溃的是什么呢?杰夫并没有明说。不少人有不少解读,有说是那瓶硫酸腐蚀掉了哈维的自信,让他对于自己所处的司法系统彻底失望;有说他是因为自己内心对于正义的极端偏执导致他走上了歧路。更有人说是被这个城市的冷漠自私与不信任所压垮了。这些答案都有自己的道理,你的答案是什么呢?请在下面的留言区给出自己的看法。但无论答案如何,哈维.登特已然成为了双面人。杰夫以一个十三章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好人是如何一步步跨过那条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最终走向他曾经凝视着的深渊的。
而作为主角团中戏份最少的角色,戈登更多的是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哈维与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之间的调和者这样一个角色。作为新任的警察局长,戈登的一切行动的基本立场都是司法体系优先这一立场。但和同样身为司法体系内一员的哈维不一样,戈登的内心深处没有放弃过美国司法体系的信任,他坚信可以从内部改善这个城市。因此,当哈维说出那句蔑视受害者约翰尼的“任何一个作恶少点的人都不会落到这个下场”的话时,戈登立刻制止了哈维。同时戈登还在极力调和哈维与蝙蝠侠/布鲁斯.韦恩之间的关系。主角团一开始就是由戈登所牵头发起的,而在哈维想要试图起诉布鲁斯时,戈登也不断在劝说哈维放弃指控。戈登所追求的,实际上一种平稳的,不那么激进的正义。不过有趣的是,他的觉悟恰恰是主角团中最高的。全作中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体现出戈登有过动摇。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相较于哈维和蝙蝠侠,阅历更丰富的他反而旁观者更清吧。虽然戏份略少,但杰夫将戈登设置为了一个线索人物,通过他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更高明的是,杰夫将戈登设计成了天台上三人所确立的那条只能被弯曲不可被打破的规则的监督者——尽管蝙蝠侠、哈维.登特和吉姆.戈登三个人站在一块,本身就是对规则的一种弯曲。
支线其二:邪恶
本作当中的主要反派自然当属法尔科内与马洛尼两大家族。在漫画当中,几乎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分配给了这两大家族,足见这两家人分量之重。故事的开头便是罗马人为自己的侄子所举办的盛大婚礼的现场。相信对黑帮作品稍有涉猎的读者在看到这一幕时都能看出,这是在致敬《教父I》中教父为女儿举办的婚礼。但说是致敬未免太过小瞧本作的主要画师蒂姆.塞尔了。凭着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和超强的画面控制能力,蒂姆在画面上几乎把《教父I》 中的画面设置整个照搬了过来,而且更令人发指的是,蒂姆甚至在光影细节上也完整的复刻了电影当中的画面。如此非凡功力,实在令人敬佩。
而在剧情上,作为主要反派之一的法尔科内家族的处境却恰巧和《教父》里的剧情反了过来。此时的法尔科内家族外有来自芝加哥的强敌虎视眈眈,内要和同为哥谭黑道话事人的马洛尼家族争权夺利。作为家族首领的卡迈恩.法尔科尼并不是不清楚这一点,但是在哥谭长期经营起来的势力让卡迈恩有着足够的自信来对付眼前的这一切。他敲打了盯上自己的检察官哈维.登特,拉拢了马洛尼家族,强行压下了来自妹妹代表的芝加哥势力的挑战。一切看起来仍然在他掌握之中。可“罗马人”不曾料到,哥谭已经不是那个由腐败的官僚和无能的警察以及只手便可遮天的黑帮构成的了。现在的哥谭无论黑道白道群雄辈出:戈登、蝙蝠侠、哈维、小丑……黑帮在哥谭的地位正在一点点被蚕食。这场婚礼注定不会太喜庆,而是像红楼梦里贾府庆元宵一般,是最后的辉煌。杰夫正是给了法尔科内家族这样和教父大相径庭的设计来凸显出一种微妙的讽刺,使得读者看到最后不由自主地想到桃花扇里的那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而最终,正中头颅的两枪,敲响了以法尔科内为代表的哥谭“黑帮时代”的丧钟,也宣告了以“双面人”为代表的哥谭“混沌时代”的来临。
那么到底是什么摧毁了这个黑道帝国呢?原因有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来看,卡迈恩对于家族的掌控严重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他忽视和幼子阿尔贝托的关系,导致他失去了自己潜在的最得力的助手;他极力想要压制住妹妹卡拉.维蒂的势力,可是他的努力却徒劳无果;他信任自己的女儿索菲娅,却不曾想自己的女儿却和对面马洛尼家的老大暗通苟且。同时,色厉内荏的他又偏偏极其高傲,导致他对家族的外强中干视而不见。实际上照理来说卡迈恩的每一个失误都可以有补救的机会,然而他那过时的思考方式却让他眼睁睁的错失了这些机会,又或者说,他不愿意承认,哥谭的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了,是属于新的角色们——那些超级反派们的了。
如果说卡迈恩的失误算是内部因素的话,那么从反派视角来看,法尔科尼家族的陨落的外部因素绝对是超级反派的崛起。和黑帮有组织的周密犯罪不同,超级反派们的犯罪通常仅仅由一人或寥寥几人完成,而且目标也不是金钱或权力,而是为了纯粹的作恶。这使得这些超级反派一出手便是大动作。例如在“新年前夜”单元中的小丑,仅仅一个人便策划了足以震动哥谭的新年广场投毒案。这不仅促使像阿尔贝托一样的人开始思考自己是否也能这样做的可能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由法尔科尼等人打造的哥谭的地下秩序。小丑等人代表的是混乱,他们扭曲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的行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单纯的彰显出恶。而黑帮不一样,他们追求的是由他们控制下的秩序。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当日渐衰微的黑帮势力碰上冉冉升起的犯罪之星时,结局是早已注定了的。而卡迈恩本人的一错再错,也使得自家落了一个“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支线其三:猫女
作为支线中最不起眼的一条,猫女的这条线内容实际上很少。而她在本作当中的作用和戈登也比较类似,属于线索人物。但假如你把猫女从故事当中剔除,你会发现整个故事顿时失色不少。作为本作中少数正常的女性角色,赛琳娜的存在给故事添上了一笔亮色。每当情节陷入紧张之时,赛琳娜和韦恩之间的调情戏码总能让读者把悬在喉咙里的心放下一丝。不过猫女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她和蝙蝠侠之间纠纠缠缠的关系伴随着整个故事,无形当中给故事增添了很多悬念。她总是能在恰好的地方出现在蝙蝠侠的身旁,使得读者不禁怀疑她是不是真凶。同时,作为赛琳娜的她又可以从另一面上折射出作为普通人的布鲁斯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实际上是侦探小说中特有的一种手法,即设计一个旁观者来从侧面补足整个故事。尽管和蝙蝠侠一样,猫女也是被卷进元年那场风波里的人之一,但在本作当中,她却是和整件事瓜葛最少的人之一。正因如此,旁观者清的她变成了一面镜子,折射出每个人在这件事中不同的样貌。同时,她的存在还给作者留下了大量可以挖掘的余地,更增加了本作的价值。
■作品综评如果让我评出内心中最好的十部蝙蝠侠作品,我想《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绝对会排进前三名。优秀的故事,独特的作画都使这部作品变得近乎完美。而本作更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终于将“蝙蝠侠”解放了出来。蝙蝠侠和布鲁斯.韦恩终于不再受意识形态和文化潮流所束缚,而是回归到了最初的原点——“侦探”上来。诚然,在此之前的《黑暗骑士》两部曲不可谓不成功,不可谓不优秀,但弗兰克同时却给蝙蝠侠披上了一层自由斗士的外衣,蝙蝠侠成了美国自由价值的捍卫者,成了反嬉皮士反无政府主义反专制反一切邪恶的革命象征。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限制了所有蝙蝠侠相关漫画的创作。黑暗、暴力、让读者做阅读理解成了编剧们的首要目标。原有的“世界第一侦探”的设定早已被扔进了碎纸机里,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普世自由价值观的好同志布鲁斯.韦恩。但《漫长的万圣节》的创作时间已经是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一片欣欣向荣。人们不再想要反思过去,而是想要着眼未来。在这个时候,让蝙蝠侠回归他最初的起点——那个世界上最棒的侦探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个时候杰夫.洛布站了出来。他用十三章的篇幅写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推理故事,那个自由斗士蝙蝠侠不存在了,那个侦探蝙蝠侠回来了。而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本作及其后来的续篇《蝙蝠侠:黑暗胜利》和《猫女:在罗马》赢得了极高的销量,也收获了不少赞誉。
然而这还不是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给后来的蝙蝠侠漫画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专注于写一个好的推理故事。这部作品的风格影响了后来不少作品。《蝙蝠侠:无主之地》、《蝙蝠侠:缄默》两部曲等等知名作品或多或少的都借鉴了《漫长的万圣节》。而本作对蝙蝠侠系列漫画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新52结束,汤姆.金接手蝙蝠侠之前。在长达十余年的这段时期里,蝙蝠侠系列漫画都遵照着《漫长的万圣节》定下的核心思想和推理套路。大量优秀的推理故事呈现在我们眼前。甚至可以说,这十余年的蝙蝠侠故事,才真正意义上的算是“侦探漫画”。如果说弗兰克.米勒教会了后来的编剧怎么写蝙蝠侠这个“人”,那么杰夫.洛布则教会了编剧怎么让这个人当好蝙蝠侠。不仅如此,作为双面人最著名的起源故事之一,在本作之后几乎所有的作品均采用了类似或相同的设定。在新52重启之后,这一起源甚至直接被算进主宇宙,和《致命玩笑》一起成为了蝙蝠侠系列中少数没有受重启影响的大事件之一。
除了漫画,其他领域的蝙蝠侠作品也从本作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克里斯托弗.诺兰所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之二《蝙蝠侠:黑暗骑士》大量采用了本作当中的设定。而在大热美剧《哥谭》当中,法尔科内和马洛尼两大家族的设定也能被明显看出是在致敬本作。更不必说今年上映的《新蝙蝠侠》中对这部漫画的毫不掩饰的直接改编。
但本作的同名动画改编作品显然没有抓住漫画的精髓。漫画中缜密而精巧的剧情设计被动画电影的编剧们改编的面目全非;动画电影的人物设计,特别是对于格丽塔和阿尔贝托的设计也相较于原著漫画逊色不少。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动画电影为了突出猫女这一角色强加了不少啼笑皆非的剧情,使得电影的故事脉络显得十分混乱。这一并不优秀的改编,一方面显示出了现今DC动画电影部门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漫长的万圣节》的质量是那样的完美,以致于其改编难度是那样的大。
总之,作为蝙蝠侠八十余年历史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带给了读者一个完美的推理故事和一个优秀的蝙蝠侠形象,这在无数的蝙蝠侠作品当中是不可多得的。
欢迎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
想了解更多美漫百科请前往www.mmfen.com欣赏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