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熟悉新城王氏家族的人都听过“纱帽树”的传说,人们常艳羡这个有上百人在朝为官的仕宦望族如有神助,却忽视了“纱帽树”对于王氏家族真正的意义。
元末明初,王氏始祖王贵为避白马军乱,逃难至新城。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在一个大户人家做佣人,但王贵为人质朴勤奋,颇得主人赏识而得到了置办田地的机会,因善良仁义救助流浪落魄的姑娘而得到好姻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王贵与妻子男耕女织,辛勤劳作,不仅能够自给温饱,还乐善好施,周济村民。据《王氏琅琊公传》记载:“当家用益饶,而其好施益甚。度岁租入几何,自输官及衣食有所盈余,悉以赈济”。由此可见,自始祖开始,“善”的种子便已萌芽。
据《渔洋山人自传年谱》载:“二世祖名伍,有善行,人称善人公。岁时勤力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赈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诸饿者以次受糜,纺其笠于槐,累累如也。乡人呼之曰"王菩萨’,称其家曰"大槐王氏’;梦神人以冠簪笏囊分布槐枝之上,顾曰"以报汝’”。王伍在自家门口大槐树下舍粥行善,来这里喝粥的人都把草帽挂在树上,很是壮观。虽然“纱帽树”只是王伍的一个美好梦境,但因乐善好施而得到村民“王菩萨”的赞誉却是名副其实,“纱帽树”正是他积善好施的见证。
四世祖王重光是王家第一个科举入仕的人,他把道义为善的家风融入自己一生的事业之中,官至贵州布政使左参议的王重光因勤于国事,监督采办皇木而以身殉职。王重光将家族传承的道义为善写入家训,教育子孙“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自此之后,道义为善在王家蔚然成风。他的儿子王之垣将家训发扬光大,为家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带头拿出资产,设置义田赡养族人,意在缩小族人贫富差距,和睦宗族,还修建家祠,编纂族谱,树立家范,对家规族训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他曾对子孙说道:“想要成为君子,非为善不能达成,如果有一丝邪念,就变成了小人,所以说终身为善不足,一日为善由余”。
王渔洋的祖父王象晋对为善之风的总结与王重光“道义”之训一脉相承,他在《清寤斋心赏编》中写道:“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人生在世一日,能够听到一句善言,或见证一次善行,或做一件善事,这一天才不算虚度。他还写成《救荒成法》、《普渡慈航》,意在用救济众生,劝人向善。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晚宴上曾说过:“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是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王氏祖先以身示范,世代践行道义为善的家风,善的种子早已长成参天巨树,荫蔽子孙,唤醒后人。
(本期责任编辑:荣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