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两宋给人的印象中,有繁华鼎盛也有心酸屈辱。尤其是南宋朝廷,被逼改换都城,宋高宗更是被金兵追着打,简直颜面尽失。但是南宋存在的152年间,其实也出现过明君,而且这个明君的出现,还得益于昏庸的赵构。他在位时做下的一个决定,令南宋得以出现"乾淳之治",实在是难得!
赵构在乱世之中,在位35年间,他留给后人最难忘的事迹大概就是两件。一是被金兵追杀,二是诛杀忠臣岳飞。光凭这两点,他就离明君相差甚远。不过他虽然谈不上明君,却把机会留给别人,给后世找了一位明主,也就是孝宗赵昚(shèn)。
赵昚并不是赵构的儿子,而是赵匡胤七代孙中的一位。为什么赵构不立自己的儿子呢?他也真是有苦难言。赵构在未登基前,与邢氏感情深厚,后来邢氏被金兵掳走,多年后赵构才知道,爱妻早在北方被折磨致死,这位邢氏并未留下皇子。
登基称帝后,他便开始难逃生涯,这一年中,他唯一的儿子赵旉(侍女所生)降生。赵构虽然在外漂泊,却不忘取乐。传闻说他有次与妃嫔享乐,忽然惊闻金兵杀来,吓得他大惊失色,此后他就落下病根,再也没有生育能力,而赵旉就成了他唯一的亲骨肉。
后来有将领对他不满,发动兵变,推举2岁的赵旉继位。不过幼帝才称帝20几天就退位了,因为又有大臣重新推举赵构,幼帝重回太子之位。此后才过几个月,赵旉就因为生病受到惊吓,直接就被吓死了。唯一的儿子去世,赵构当然心痛不已,为此大哭三天。可是再伤心也换不回孩子,大臣们更是担忧皇储问题,不断地催促赵构另立储君。
赵构虽然心烦,但是也知道太子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不能回避。身后没有子嗣,上哪找继承人呢?这时有臣子上奏建议,说宋太祖功绩盖世,可以从太祖后人中寻佼佼者立储。这个建议被赵构采纳,于是他命人从太祖的七世孙中选来赵伯玖和赵伯琮,先后收为养子,把他们养在宫中。
赵伯琮就是后来被选定的太子。他6岁入宫,7岁被授予防御使,9岁封为节度使、建国公。到了少年时代,他的成长更是突飞猛进,赵构对这个养子非常看好。培养多年,终于在1160年封他为皇子,两年后又立为太子。同年,传位于他,改名赵昚。
赵昚不论品行还是才能,都是上等的人才。他勤俭恭孝,勤于政务,俨然是一代明君。在对待金兵的态度上,他更是底气十足,曾经在受封皇子时,他就想请命与金兵决战,与赵构的主和有很大区别。
亲政后,他改变以往被动的局面,命大军北伐,主动征讨金军,声震中原。虽然最终北伐失利,仍旧是以讲和收尾,但是这次出击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令金军大为震惊。讲和后,两国持续40年和平共处,未生事端,这主要是赵昚敢打敢拼的功劳。
在国内,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他都尽力改善。他在位27年,重视农业,使百姓富足,田间重现牛马遍地的景象,将战后的南宋带入了一个富足的阶段。更为后人称赞的是,他敢于为岳飞平反,给忠臣鼓舞士气,因此被后世称为南宋最杰出的皇帝。选定他为继承人,大约算得上,赵构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