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的深圳是什么样的?1997年,动画师盖·德利斯勒(Guy Deliese)因为工作原因来到深圳出差并短暂生活了一段时间,并且将这段经历以图像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相关资料图)

9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而深圳绝对是处在漩涡的中心。透过西方视角来回望过去,联系当下,或许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01

盖·德利斯勒(以下简称),一开始并不是专业的漫画作者。他在加拿大的谢尔丹学院学习的是动画专业,毕业后虽然在加拿大的动画工作室任职,但由于工作需要,常常需要跑到不同国家的动画工作室去出差,比如德国、法国、中国和朝鲜

盖喜欢将在不同地区的工作与生活经历,用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这逐渐形成了他的习惯。他早期最出名的作品,莫过于其记录的两段在亚洲的工作经历,分别是《深圳:中国游记》(2000)《平壤:朝鲜之旅》(2003)

之所以说有早期,是因为盖在成家后,作品涉及的主题和范围又得到了扩展。盖的妻子是一位无国界医生,盖同她又去了很多地方,如缅甸、耶路撒冷。根据这些经历,出版了《缅甸小日子》(2007)《耶路撒冷》(2011)。 

这段时期出版的《耶路撒冷》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仅是在话题和销量上,这本书更为他带来了2012年安古兰漫画节的金兽奖(the best album)

盖的作品总结下来,大多都是在用近乎流水账的形式,来记录他在异域的生活,在尽量保持客观的前提下对于不同文化表达自己的看法(作为一个西方人),当然也时不时会掺差一些小幽默。

很大程度上,作品的精彩程度会与所写的地区特殊性有很大关系,《耶路撒冷》之所以成为代表作,也自有其道理。

/02

并不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由于工作原因,他也去过南京等地,给当地动画工作室提供指导。但这次深圳之行,给他的感受却有那么些复杂。

刚到达深圳的一段时间里,盖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对于深圳发展的一些方面,还能诙谐地打趣和吐槽,尽管对他来说,有些苦中作乐的意味。

随着在深圳时间待久了,盖开始逐渐郁闷起来。对于他来说,没有人和他交流是巨大的痛苦。深圳虽然靠近香港,但是会说英语的人并不多,而且街上也看不到什么年轻人与大学生。语言的不通,成了一个几乎是无解的困境。

在无聊的时候,盖经常进入自省的状态,由自身的拘束感而起,开始思考生命与自由,想到第一个飞上太空却困于太空舱的太空狗莱卡,想到了Christophe André被极端组织绑架111天然后逃脱的经历......

想着想着,他不禁发出带有些许偏见的发问“是因为身处中国这样的国家,才让我开始思考关于自由的概念吗?”

为了消磨时间,盖选择经常去锻炼,尽管离开时身材并没有变成想象中的那么好。

/03

盖除了偶尔碰到一些同样在深圳工作的外国人,很少有交谈的对象。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或多或少发生了些联系。

· 盖 & 女翻译

按理来说,盖的女翻译是最接近他且能互相交流的人选。可事实上,女翻译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盖住在法国。这对盖来说,心理落差或许是巨大的:他们是最容易交谈的人,却在最后一刻才了解了彼此......

·  盖 & 陈

陈或许是盖在深圳结识的唯一的朋友。他们在火车上偶然相识,之后便经常往来。比如一起去吃饭,一起去世界之窗游览。陈还邀请盖去参观自己的家,并邀请自己的女朋友给他认识。

·  盖 & 上司

上司是个可爱的人。就算是语言不通,上司也执意要在圣诞节当晚邀请盖一起吃饭——他知道这对西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节日。吃完饭之后,上司还执意邀请盖到自己家里,给他分享自己的一些电影和画册。

他们用各自蹩脚的语言,交流了很多。夜深之后,上司又亲自打车送盖回宾馆。临送别时,还不忘祝福盖“圣诞快乐”,这对一个异乡人而言,或许是最温暖人心的举动了。

盖一直感觉处在一个冷漠的地方,自己是个孤独的旁观者。但面对此情此景,他也应该能感受到深圳不一样的人情味

/04

盖在全本的游记中,一直若隐若现地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以及深圳带来的冷漠感与荒漠感。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曾经快速发展中的深圳写照。但除此以外,还在于语言不通带来的沟通缺乏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

虽然这本书里的确描述了很多当时深圳真实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有些甚至我们前几年还能感受的到,如环境与卫生问题。但毕竟在深圳待了短短不到四个月,很难说盖真正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中去。

当时的中国与当时的西方,互相了解还没有那么深,西方不了解中国,中国也有些崇拜西方,固有的偏见时常会有发生。西方主义的视角,对于东方中国的解构与重塑,不可避免会带有一些局限与主观限制。

这些特征,在书中也多少能感觉到,尽管盖在极力保持客观的叙述——这也还是超越了一般的游记。非常私人化的日记叙述,不妨看作是一本西方视角下的文化观察更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