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 spotlight: Masami Obari

原文地址:https://animetudes.com/2021/05/02/artist-spotlight-masami-obari/

原表地址: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MBiJrMwSIqrWsx-B0zKW-b84tnYe5tea5Qt66oO5Rk/edit?usp=sharing

翻校:Moji

编辑:Moji

封面:《破邪大星弹劾凰》大张正己Layout

本文属于 金田系的前世今生 系列

金田系原画中,最重要且最具独创性的一位,想必就是大张正己。恰如山下将仁与今石洋之,大张也是金田系脉络中最具影响力的原画之一。大张的职业生涯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所谓“第二代金田系”里当之无愧的代表。这些八十年代后期才现身的原画受山下影响多于金田本尊,他们尤擅精密复杂的机械特效,作画亦有板野一郎和中村孝的影子。以上描述都与大张高度契合,而他无疑也是这段时期最受瞩目的原画。

大张生于1966年,但直到高中才真正形成了作画意识,且留意到金田。大张与同为动画迷的漆原智志是好友,他们都是广岛宫岛工业高校的学生,未来都成了原画,也正是漆原和他分享了《无敌超人扎博特3》和《无敌钢人泰坦3》的录像带。这两部作品作为金田机械原画的秀场,对大张影响最为深远。此后,这位青年便开始兼职攒钱,带着他的积蓄闯荡东京,以期邂逅那些他仰慕已久的动画人。

那是段奇闻轶事颇多的日子,比如金田邀请大张共进午餐,再比如老动画人芦田丰雄(经《宇宙战舰大和号》一作成名)指责大张只会无脑照搬金田,等等。大张进入业界的历程也很有意思。大约是1982年至1984年间,那时许多新人原画都出身于职业学校。像越智一裕或中村孝那样高中辍学就能直接打入制作公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张虽然确实念完了高中,但他似乎不知道在进业界前还可以先读个职校。他还是效仿了老一辈的做法。就此而言,虽然也就只比那些前辈晚了五到十年,大张的履历在一众八十年代出道的原画中还是相当不同寻常的。

无论如何,直接联系那时的重要业界人物,于大张而言想必是明智之举。大张因而得以直接了解动画制作的现场,也得以直接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手。这也是大张拜识前辈的绝佳场合,他虽然还只是一名高中生,却藉此积累了相当可观的人脉,而这在业界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总之,大张18岁进入苇Production(译者注:以下简称为苇Pro)时,他的交际圈几乎不逊于大部分资历更老的同事。选择苇Pro也足以回应大张此行的目的:让金田大放异彩的许多作品都诞生于苇Pro,Kaname Pro的许多成员也来自苇Pro(1984年是Kaname Pro的黄金时代),而苇Pro在接下来的几年也成长为最重要的OVA外包公司之一。

尽管多少把握了些作画诀窍,大张还是和大多数人一样从中割起步。不过他晋升很快,在《星铳士俾斯麦》就担任了初原画,而在《超兽机神断空我》则破天荒担任了机械设计与作画监督,时年十九岁。

《超兽机神断空我》,在作画上,一方面展现了金田风格的机械作画,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伊藤浩二、田中英树等个性十足的原画。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大张参与了十五集原画,还担当了其中四集的作画监督(这四集中有两集未记名,而他在这四集之外还有其他修正)。这些工作内容对谁来说都不算轻松,再想想大张此前几乎只接触过中割,完成任务的艰巨感就更上一层。

大张的崛起可能还要感谢他与佐野浩敏的相遇。佐野是Kaname Pro所属原画,在《超兽机神断空我》只画了一小部分,某种意义上却成了大张的老师。据同事山崎理所言,制作伊始时,大张原画画得还不够好,但他看见佐野的原画后大受震撼,此后一个月就经常从众人眼前“消失”。而他回归时,从作画到律表上的笔记,风格都与佐野如出一辙。这则轶闻,虽然真实性存疑,但也足以说明大张的秉性。他当然天赋异禀,但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还是他的模仿力,以及在模仿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我还想将大张在《超兽机神断空我》的作画和另一位几乎同期出道的第二代金田系奇才——大平晋也——略作对比,虽然他们那时可能还没见过面(如果他们这辈子有见过),他们的感知力和对后来者的影响都截然不同。大平在机械和特效上的作画受山下的影响比大张更深,大平还将山下的所作所为都推到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步。阴影极其浓厚,节奏不循规矩,而特效颇具个性。大平的原画非常密(有时都密得过分了),但其密度大多源于画中元素的堆积,而非运动本身的密集。

另一方面,尽管在作画的精细度上就足够显眼,大张还是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动作的流畅性和观赏性上。例如上边这段镜头,有两点值得留意。其一是刻画这些机械零件的细节与匠心,最后两秒尤其突出。其二则是这些易于理解的机械构造。虽然这里的运镜不简单,但机器人变形、组合、拼接的思路,却出乎意料的简单。这就是你能在大张的作画中看见的构成力,他不仅是一位原画,还是一位设计师:他之所以能精于机械作画,正是因为他对自己所画之物的内部构造有相当清晰的认知,因而也能轻而易举地让它们动起来。再想想大张本人和他前妻石田敦子的证词,他基本信手成画,甚至很少用橡皮擦,这一切就更令人震撼。

《超兽机神断空我》是大张的一次突破,虽然他的进化不见得比同期的大平来得快。受惠于人脉,大张1985年至1986年早期几乎都在为Kaname Pro 工作,参与了Kaname Pro外包的一集《北斗神拳》和一集《圣斗士星矢》,以及Kaname Pro元请的一部OVA:《The Humanoid》。转折点是在1986年,平野俊贵邀请大张去画《战斗吧!!伊克萨1》(译者注:以下简称为《伊克萨1》)的第二集和第三集。这份工作分量很重,大张需要重新设计这些机械,这让他的设计天分再度大放异彩;更重要的是,尽管身在苇Pro,这份工作却让大张接触到了AIC。AIC虽然走量不走质,但还是很快就在早期OVA制作浪潮中立足,而大张则成了背后功不可没的弄潮儿之一。

《伊克萨1》是大张的代表作之一,因为“大张拳”正是在本作首次亮相。虽常被概括为打向镜头的一拳,但大张拳岂是如此简单粗暴之物。真正让大张作画与众不同的,是他在这套拳法中加入的前摇:依大张学家Kraker2k的观点,大张拳可以拆成三到四个姿势,其中两大核心姿势则是胳膊的回拉和胸部的外扩。当然,不必死守这种简单的定义,毕竟大张拳还体现了大张对(人与机械的)解剖结构和韵律感的重视。实际上,虽然间歇动作多少都能为(构思)运动提供喘息之机,但直面镜头的作画角度永远是原画难点之一。

我认为大张在《伊克萨1》的其他作画也值得一书,因为他对自己的镜头有相当大的支配权。也因此,他的风格得以充分展露。在上边这一段你就可以看到,哪怕大张已经开始开发自己独特的画法,画中他人的痕迹还是相当明显。但这也是其有趣之处,毕竟这段镜头基本上囊括了所有八十年代最重要的作画特征。球状爆炸与烟,还有它们的色彩,显然都取自庵野秀明和板野一郎——一位多少被扭曲过,另一位则未加变化。第一个镜头,空气中的V形爆炸,是板野从未用过的画法。这样的形状大概还是取材于金田(甚至可能取材于金田最具辨识度的一段),闪电、激光和冲击帧也是如此。最后,这些浓密的破片取材于中村孝:不规则的形状和拥有自我意识般缓慢飞出的方式,都极具特色。

但也不是说大张毫无独创性:他作画进化得很快,镜头里的细节也变多了。不过,正如我前文所言,大张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如此出类拔萃,或许还是因为他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和他超人般的工作能力。将这一切再次推到我们眼前的是他的下一份大作,《机甲战记威龙》的首个OP,由大张一人原画。单刷OP不是孤例,但大张的这段OP缤纷繁复,将他的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因而迅速在业界掀起了波澜。大张的OP甚至让《机甲战记威龙》的制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大张出于自己的审美考量改动了机械设定,这让片场许多原画不得不试着模仿他的画法,而非参照原设。为了避免这种不一致,OP不得不微调,机器人按原设定又被重画了一遍。

这段OP,尤其是这最后三十秒,展现的不光是大张刻画细节的能力,还有他对动态的把握。这一切的关键基本上取决于对时间与节奏的把控:这段大部分都是一拍一和一拍二。这一方面代表着相当程度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令人过目不忘的流畅感。不光如此,大张在精彩桥段描绘的动作幅度相当大,结合着一拍一,呈现出的运动疾速而狂放:这种技法通常被称作“疾闪(snapping)”¹*。我还是要再强调一遍,大张的天才之处在于实现这种冲击效果的同时,还保留了画面的可读性,且易于他人效仿。

至此,大张终于孵化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也终于跻身业界重要人物,甚至还有了门徒,比如在《超兽机神断空我》遇见的中村谦一郎。1987年,大张离开了苇Pro,与另一些前Kaname Pro、前苇Pro成员一同创办了南町奉行所。大张后来基本就以这家工作室为中心,参与了更多元化、更有名气的作品。首先就是平野的另一部OVA:《破邪大星弹劾凰》。大张再次担起了重任:机械设计、作画监督,乃至全三集原画......他还负责了第一集的分镜,甚至单刷了第一集高潮部分的所有原画。大张正是在这部作品掺入了许多标志性姿势,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美学,磨练出了个人风格。我在平野相关的文章中也说过,《破邪大星弹劾凰》某种程度上算是一个转折点:虽然以山下将仁和越智一裕为代表的第一代金田系表现依旧突出,但他们的作画还是被活力四射的后辈们超越了,比如伊藤浩二,还有大张本人。

此后,大张相继参与了许多OVA,最出名的有《A子计划》《飞龙特攻队》试作片(这两部作品是他最有可能遇见大平的地方)和《飞跃巅峰》。不过大张最重要的作品还是《泡泡糖危机》的第五集和第六集,他担任了演出,时年二十二岁。大张与这两集可谓深度捆绑:他在这两集都做了设计(译者注:原文未写明具体设计内容,我单方面推测为机械设计)、作画监督、分镜和原画。值得注意的是,大张年纪轻轻就拿下了两集商业动画的制作主权,在这方面他甚至是接近完全自由的。最终,这两集无论在演出还是作画上,都成了本作数一数二的两集。编排紧凑而不沉闷,构成也十分漂亮,而角色作画相比其他剧集都更细致,也更卡通化。尤其是其中一集的开场,大张在这里负责了一部分分镜,长镜头背景动画与《飞龙特攻队》很相似。

从《泡泡糖危机》逐渐显形的转变将大张带到了他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他开始着手执导自己的OVA和剧场版。这次转变的铺垫之一就是大张在超级系机器人动画勇者系列的进化,这场进化始于1990年的第一部作品《勇者凯撒》,大张单刷了OP,也负责了其中变形的兼用镜头。大张再次展现了他处理复杂画面的能力,虽然作画基本保持在一拍一和一拍二,但他却绝不因此摒弃繁复的机械设计。

此后,大张相继在其他勇者系列作品的OP贡献了作画:1991年《太阳勇者》(大张也是这部动画的主机械作画监督)、1992年《勇者传说》,以及1993年《勇者特急》。正如早期八十年代的金田,大张常在OP大显身手,因为相比一般TV剧集甚至是OVA制作流程,OP工期更多,束缚更少,因而相比前者也更容易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九十年代,大张常与妻子石田敦子合作,二人有着仿佛性别使然的分工:石田常负责角色作画,尤其是女性角色,而大张负责的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机械,即使有角色作画,也以男性为主。

但让九十年代的大张忙前忙后的还不是作画。1991年,大张监督了OVA动画《风暴战士奥钢》。因为我不是大张正己监督的狂热粉丝,这部作品我不予评价,但大张的其他工作还是值得一评的。大张的OVA和TV动画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那些剑走偏锋的角色设计,有的甚至堪称当年最畸形的设定,比如一些奇葩的下巴,还有巨乳。实际上,大张也曾因过度杀必死招过骂名,而这最终让他在新千年早期去导了一些变态OVA,比如2002年的《Viper -GTS-》。这还没完:他还导演了一些奇幻萌豚番,而且也有巨量杀必死,比如2007年的《骑士战场》。

大约在2005年,《人机续篇》将大张拉回了作画。也是在2005年,《新大空魔龙》OP中,大张分镜,金田原画——他终于有机会和金田合作了。

在这场风格转变的尽头,至少就大张现阶段高达系列的作画而言,他的作画已经与金田系原本的模样渐行渐远。这可能是上了年纪的原因,也可能是大张为了让自己的风格更易于适应,更易于被模仿,而刻意为之的结果。实际上,大张能跻身日本动画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机械原画,绝不只归功于他一人:他还在自己曾经负责监督或是最近参与作画的作品中培养了许多学生,甚至有“大张系”之称,业界流芳。

1*  原文提及的snapping上下文虽有详释,但我并未寻得其确切的中文译名,“疾闪”为个人生造词,但求读者意会,同时欢迎指正。

附录:大张作品完整年表 1984-1989

作者:Kraker2k

End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