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阿树的新作《再见绘梨》正式公开了,凭借《电锯人》和《look back》在国内积累的大量人气一下子就引起了大爆,然后,意料之中的,这样的评论多了起来——
常识来讲电影和漫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载体,但是在遇上tbs的时候“电影感”却老是被用作一个凸显高级感的形容词,其滥用程度不亚于在看到撞色系和金田系时以“扳机味”一言概之,于是就引起了我的好奇,所谓的在tbs漫画中体现出来的“电影感”到底是什么?
拿这次的再见绘梨举例,所谓“电影感”的体现大致有三,其一是大量重复的四格分镜
这样的分镜设计感很强,而且作用非常直观,如果说一般的分镜是用来省略动作之间的间隔的,那这种方方正正的四格排列就是在补全动作之间的空隙,以此来营造动作的连续感并且设置出不同分镜之间的节奏感。这种效果被代换到电影中就更好理解了,大概就是长镜头搭配定格镜头的连续拍摄,如此,这种所谓的电影感就初具雏形了。
另外一个很突出的点是,《再见绘梨》非常刻意的去营造了手持镜头的摇晃感,以此来营造男主内心的动摇,这样的手法也是电影中很常见的
其三的很少使用福本伸行那样的爆炸对话框,除去绘梨在看电影时和男主的那段对话,《再见绘梨》全片的对话框几乎都是圆形的,这种非异形对话框也是一种降低漫画感的方式,即尽量减轻对话框的存在感而让你把注意力尽可能的聚焦在人物主体上。
除开这三点还有很多,比如不画速度线,避免人物的表情夸张化,总而言之阿树这次的新作在各种意义上都是反传统漫画的,也就是这种没有“漫画感”的作品,会被解读为“电影感”。
接着你大可总结出什么是“电影感”的漫画,即把握分镜之间的节奏感,注意动作之间的连续感,体现出镜头感,尽量避免对话框的影响,不夸张化角色表情,按这个标准,浦泽直树或者富坚义博都可以称为有“电影感”的漫画家,但是说到最后——
嗯,还得是手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