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和某人谈及人死之后,什么都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下,还应去派出所消掉走了的人的户籍等,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那个一直在我们记忆里存在的那个他,也慢慢的淡化,也许我们在许多年后,如果再次聊起此人,连他的面容也得需要多年前的照片来勾起我们对他记忆中的容貌。

我一直在想,人死了之后,到底是为这一生画上了“。”还是“?”

有的人说:人死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还算没有死,在微观世界中,人其实是由粒子组成的,肉体的消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真正的离开,在生命磁场中我们还能看到听到,只是像被 下了定身魔法一样,在原地静静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在能量彻底消失后,我们才算是真正的离开。

也有的人说:从科学的角度上说,表示一个人的死亡由心脏是否还在继续跳动来定义,心脏 不动,人便死了,但医生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许多医生一次一次将病患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些病人即便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也有医生不愿放弃,想再次尝试努力一下,结果真有不少人重新醒了过来。可以说是医学奇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轮回,关于轮回,印度教和佛教皆有轮回之说,但是它们的区别却很大。

轮回的起因不同:印度教认为世界是由其三大主神之一“梵天”创造的,有了世界才有了众生的轮回;而佛教认为轮回的原因是众生一念妄动而起惑造业,才产生了宇宙和轮回之事,并没有一位实实在在的造物主存在。

解脱轮回的方法不同:印度教认为解脱轮回的方法要靠神的恩宠,通过学习知识,在实际中要修苦行才能解脱;而佛教认为解脱轮回的一般方法是修行人断除见思烦恼,特殊方法是修行净土法门,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可出离轮回。虽然佛教也“以苦为师”,但并不提倡无意义的苦行,主要是观察三界之内“一切皆苦”来引发并保持自己的出离心。

虽然两者对于因果轮回报应的理论是相同的,都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但是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很大,如印度教主要信仰梵天、毗湿奴、湿婆三位主神,认为梵天是主管创造世界之神;毗湿奴是主管维持世界之神;湿婆是主管破坏世界之神。而佛教认为印度教的“梵天”,也就是大梵天的天王虽然是天道的高级生命,但是仍然处于轮回当中。也没有创造世界的神存在,一起都是众生自作自受,因果规律自然运转而已。每个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断恶修善,灭尽烦恼,都能获得解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