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本文的初衷,是此前发现上篇专栏《A圈与传统饭圈的差异区分思路:从一种底层逻辑出发》中有一处观点不严谨,于是打个小补丁。本文与前文在思路和内容上并无关联,故不影响独立阅读。

本文讨论内容涉及1.18 QA中的团&唯话题,为了行文方便,先明确一些概念。以下定义来自个人理解,有以其他圈子作为参考并尽量适配A圈情况,主要目的还是服务于本文表述。

箱推(偏V圈叫法)/ 团推(偏饭圈叫法):喜欢团体每位成员的粉丝,默认对不同成员的喜爱程度相差不大;亦可指喜欢团体本身,并通过对每位成员的支持来表达对团体的喜爱的粉丝。

单推(偏V圈叫法)/ 唯粉(偏饭圈叫法):只喜欢团体其中一位成员的粉丝,默认对其他成员的态度是无感。

团偏(饭圈叫法):团推的衍生群体,喜欢团体每位成员,同时明显偏爱某位成员,偏爱的成员可称为主推。团偏可能会有一种表现,在不涉及主推的话题时态度倾向团推,在涉及主推的话题时态度倾向唯粉。

毒唯(饭圈叫法):唯粉的衍生群体,只喜欢团体其中一位成员,而对其他成员的态度是厌恶,毒唯会出于畸形的喜爱而做出伤害其他成员的言行。无论在哪个圈子,毒唯从来都不属于正常的粉丝群体。

此外,CP粉、多担粉、唯毒粉等细分群体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也不做任何解释,感兴趣的话请自行百度。类似上述粉丝群体的分化,并非V圈/饭圈的特有现象,基本上存在“团队-成员-粉丝”关系的圈子,都会有类似情况,比如电竞圈、球迷圈等,只是不同圈子叫法不同罢了。本文最终选择饭圈那套用词来进行表达,主要是考虑到…算是为了抓人眼球吧(也确实表意准确)。那么基于以上概念,标题中的团唯矛盾便是指团推与唯粉之间的矛盾。我想指出一点,饭圈用语的使用不是导致A圈出现粉丝群体分化的原因,而是分化现象发生后的一个伴随结果,长期以来,A圈团唯分化现象似乎如同“房间里的大象”一般存在着,这个问题迟早还是要正面面对的。

言归正传,上篇专栏曾提到,“官方运营亲自下场引导粉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再结合一些事实,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有些肤浅了。现加以修正:A圈运营(或者说企划方)作为信息输出的一方,天然具有话语主导权,他们是具备较强的引导能力的,并且已经在这么做了。

先要说明,运营引导是分为正向和负向的,先说正面的,A圈共识的逐步形成,企划方配合的正向引导功不可没。比如对热爱生活、理性消费的持续倡导,再比如呼吁不同成分的AU互相包容,建立一个魂的身份认同。对于A圈共识的重要内容——平等与去中心化,官方也在用细节行动进行引导,如有意挑选低播放量的二创作品进行公开分享等。

至于负向引导,就拿前段时间争议较大的1.18QA为例来分析吧(其实去年7-8月的QA就出现过相似情形,大概还可以追溯到更早吧,没有专门去翻阅早期QA)。QA中的提问环节是粉丝→官方→粉丝的信息传递过程,官方可以进行问题筛选,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信息不对称。直截了当的说,1.18QA的引导性在于言辞激进的提问占比较高,且多次cue到团&唯话题,并与官方回应里的“唯or团”形成呼应。以上信息仿佛在暗示:100万纪念回的台本争议似乎由团唯的不同诉求所导致,且二者冲突较为激烈。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自然无法获得完整的粉体私信意见信息,遂通过一个间接方法来辅助分析:争议性QA发布后,短期内会在评论区引发粉丝热议及较为激烈的言论冲突,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被顶在前面的高赞评论会趋于稳定,大多为冷静的表述,这侧面说明还是理性思考的AU居多。进一步去看高赞讨论内容,大多还是围绕台本设计缺陷和改进办法的,于是主要矛盾还是被暴露出来。事实如此,观察一位对台本提出意见的AU,根本无法判断他是团or唯,矛盾的关键点并不在这里。也就是说,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运营这次负向作用的引导信息仅在初期导致了些许乱象,它可以给主要矛盾穿上一件衣服,但并不能消除矛盾。

即便如此,A圈的团唯矛盾应该是真实存在的,有不少AU能感知到,不然QA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扭转大众关注点。接下来进入讨论解决方案的阶段,在此之前,先分析一下A圈“资源论”的不合理性,这对后文理解会有一定帮助。A-SOUL虚拟偶像企划和传统饭圈常见的三次元偶像企划相比,有着诸多不同,随之带来的是不一样的追星环境。①A-SOUL企划至今未采用斗虫打榜的运营手段,成员因为受粉丝支持力度不同而产生资源分配差异的表面逻辑不成立;②对于企划方而言,核心商业价值是A-SOUL这一团体IP,每位成员(虚拟形象)都隶属于A-SOUL这个IP,手心手背都是肉,企划方没有主观故意不均衡分配成员资源的利益出发点;③中之人层面,她们本质上是特殊的动捕演员,身处大型企业势,本身能绑定的资源就非常非常少,中之人的偶像事业实现也需要绑在A-SOUL企划上,不存在像三次元偶像拆团单飞取得更好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因此即便不同成员的账面数据不同,中之人主要都是通过A-SOUL企划整体的收益而获益,不同中之人之间区别不大。以上可以表明传统饭圈的资源论思维模式套在A圈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不仅是在分析对错这个层面上,而是资源论在A圈缺乏现实基础,它是个较为虚空的概念。总之一句话,A-SOUL的成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现在考虑运营引导的作用能否有效缓解团唯矛盾,个人认为目前这条路走不通。在我看来,A-SOUL企划方联合粉丝所倡导的一个魂身份认同,是一种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团结精神,或者说是一种朴素的平等观(朴素平等:这里指单纯强调行为结果的对等)。它存在局限性,一方面忽视了粉丝喜好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人无完人(驼无完驼),客观上企划方也做不到绝对意义的结果公平,便容易被反噬。理论上讲,这个引导路线想真正解决团唯矛盾的话,那只有在全部粉丝都是团推的时候才能实现——这明显与现实不符。另外补充,企划出于商业逻辑选择这个路线是没有问题的,我指出局限性并非是反对这个运营路线,而是想说明缓解A圈团唯矛盾,现阶段无法去指望官方运营的引导,而是需要通过AU内部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结合A圈共识中的人人平等和团结友爱两点内涵,个人从侧重现实意义的角度提供几个思路供参考,整理如下。

1)团推主动摆脱结果平等的束缚。每位AU对成员的喜爱是自由而平等的,这种平等不由支持成员的行为结果所判定。团推面对不同成员,看直播、切片的时间可以不一致,打赏(如上舰)的数据可以不拉平,同一期周边可以不买齐全,这些都不会影响AU实现平等地喜爱每位成员。尝试摆脱结果平等的束缚,有助于提升不同粉丝群体间的包容度,在实践上要警惕“一碗水端平思想”的zzzq化趋势。在支持偶像团体时,一碗水端平的行为本身没有错,但这不宜作为一种普适标准强加于每个人头上。zzzq化的一碗水端平思想会让团推产生一种义务感,同时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唯粉,进而加深矛盾。必须承认当前的A圈是团推占优的氛围,缺乏包容性容易挤压正常唯粉的生存空间,后者难以发声,便有可能堕入小团体,甚至与毒唯共振。希望能清醒地认识到,唯粉是正常的粉丝,不可视作毒唯的预备役,对于团推而言唯粉是可以团结的朋友而非对立的敌人。

2)唯粉的个体平等优先于群体平等。这里主要讨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即话语权。A圈粉丝的诉求不是通过群体反馈的,而是作为一个个粉丝个体,和其他粉丝个体的诉求无差别结合后,形成一个整体声音再传递给企划方。比如一些征求粉丝意见的调研问卷,每位粉丝个体的投票效力都是平等的,与团推或是唯粉的身份无关,这种平等是绝对的;而因为不同粉丝群体的个体数量不对等,所以粉丝群体的平等是不绝对的,也不是必须的。因此唯粉即便是少数派,有效的发声方式也是求同存异,与团推的声音形成合力,才能真的影响到企划方的内容呈现。倘若以唯粉群体的角度来发声,形成与多数派群体的发声对立,那结局注定不会乐观。从提升追星体验出发,唯粉优先追求个体平等,不强求群体平等,是个优化策略。

3)弱化不同粉丝群体的边界感(毒唯除外)。A圈不同粉丝群体大部分时候立场其实是比较一致的,而且不同粉丝群体身份容易相互转换,因此不同情景下这些群体之间总会有重叠。比如当一位AU支持某位成员时,他是团推或是该成员的唯粉并无差别;而A-SOUL以团体为单位活动时,因为团内有唯粉单推的成员,那么唯粉也会呈支持态度。此外,一部分团推实际上可能是团偏,只是因为当前的追星精力比较充沛,可以充分地去支持每位成员,暂时感受不到喜爱程度上的差别,如果个人生活状态发生改变,如毕业后步入工作,可能会由于业余精力上的收紧而开始改变追星策略,有侧重地关注不同成员的相关信息,包括直播、切片、二创、工商等等。(不妨做个小实验,回想每位成员近期的直播故障,感受一下自己的情绪波动程度是否一致。)而团偏则是连接团推和唯粉心态的一个中间体,正如文章开头所描述的,团偏面对不涉及主推的事情时容易与团推感同身受,而面对涉及主推的事情时容易与唯粉感同身受。还有唯粉在保持对非主推成员无感的基础上,倘若能主动发掘几个吸引点,也不难向团偏转变。所以A圈不同粉丝群体间并没有清晰的边界(这与A-SOUL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密切相关),不但他们的身份可以互相转换,而且不同身份也可以常有一致的立场。弱化粉丝群体身份的边界感,更容易实现求同存异的和谐相处模式。

4)谨慎精准地区分出毒唯并坚决抵制。由于A-SOUL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性,假设毒唯出于对某位成员畸形的喜爱,做出了伤害其他成员的言行,那么首先遭受损失的是A-SOUL这个整体,进而每位成员、包括毒唯所支持的成员都会蒙受损失。A圈毒唯攻击其他成员所造成的是双输局面,不能给任何一方带来收益(对于存在斗虫打榜现象的部分饭圈,毒唯行为至少还有损人利己层面的意义,当然这也是被唾弃的)。从这个角度看,A圈毒唯与“唯粉恶堕后的异类粉丝”这一群体的重合度并不高,却与另一个我们熟知的群体有几分相似,后者被称为反A雅士。于是A圈毒唯的粉丝立场,与其他任何正常粉丝群体都有着根本不同。正因如此,团推要精准区分唯粉和毒唯,而唯粉更要与毒唯划清界线。在实践上建议以真实的攻击成员言行作为分界线来谨慎判定毒唯身份,否则乱扣毒唯帽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只会四处树敌,引发不必要的内部矛盾。在精确分辨的前提下,再对毒唯做出坚决的抵制措施必然是毫不犹豫的。至此我们不难看出,A圈正常粉丝群体与毒唯群体间的矛盾才是主要的粉丝内部矛盾,而团唯矛盾充其量是部分情景下的诉求分歧罢了。

结语:个人水平有限,面对团唯矛盾这个略显尖锐的话题,尚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结合最近的思考,先提出了几点思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团唯矛盾暗潮涌动的时期,我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毕竟这一点若是被圈外反A群体加以利用并煽动,造成的打击可能比直接中伤A圈还要猛烈。在当前A圈环境下,探索团唯矛盾的缓解之道,也算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吧,与君共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