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近期,层出不穷的冰雪综艺在各平台、卫视蜂拥而至,实乃体育题材类影视剧集或综艺在影视文化市场相对边缘,往往需要借体育盛会之外力而引人关注,或是配合体育盛会的宣传以营造社会氛围,进而表现为一种周期性集中展播的特征。

北京冬奥会赛程接近尾声,赛场内,冰雪运动的速度、激情、刺激溢出屏幕;赛场外,谷爱凌、苏翊鸣等00后体育新星炙手可热,吉祥物“冰墩墩”则正在创造“一户一墩”的传奇。相较于冬奥赛事的热度,与之相随且扎堆播出的冰雪综艺其市场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清。2022年,各大平台、卫视不遗余力策划的冰雪综艺若想借冬奥之机实现爆款出圈,难度不小;若是借机试水体育综艺赛道之冰雪主题的垂直开发,亦需要从长计议,持续打磨。

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北京卫视成为最早涉足冰雪综艺的卫视之一,制播《跨界冰雪王》《跨界冰雪王之花样中国》《敬未来的你》等节目。临近北京冬奥会开幕,运动体验真人秀《冬梦之约》第2季收官,随后北京卫视又联合优酷制作播出《飘雪的日子来看你》。作为头部地方卫视,江苏卫视联合爱奇艺出品《超有趣滑雪大会》,浙江卫视则推出《冰雪正当燃》。搜狐视频的直播综艺《雪地里撒野的朋友们》、咪咕视频的《跟着冠军去滑雪》总台少儿频道的《冰雪梦想团》均纷纷亮相。

近期,层出不穷的冰雪综艺在各平台、卫视蜂拥而至,实乃体育题材类影视剧集或综艺在影视文化市场相对边缘,往往需要借体育盛会之外力而引人关注,或是配合体育盛会的宣传以营造社会氛围,进而表现为一种周期性集中展播的特征。这种短暂的聚集效应,可以尽可能放大体育知识宣介、体育传播氛围营造的功能,尤其是对相对小众的冰雪运动。

因为受地域、季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冬奥冰雪项目远不及夏季奥运会的项目那么普及,绝大多数人对冰雪运动的认知、相关知识的储备都极其有限。换言之,普通人参与冰雪运动不仅要跨过经济门槛,还需达到一定的知识圈层。普通大众要理解专业的冰雪运动规则,且对运动隐含的趣味能够感同身受,这对冰雪综艺的制作者而言是一个难题。面对几乎零基础的观众,冰雪综艺通常选择对相关冬奥项目予以降维设计。简言之,凸显综艺本身的娱乐性,弱化项目的专业性,在竞技和体验上下功夫。《冬梦之约》第2季的“游戏体检+分组对抗”模式、《飘雪的日子来看你》的“冰雪竞技体验+人文探访”形态、《超有趣滑雪大会》的创意型冰雪运动的趣味竞技比拼、《冰雪正当燃》的冰雪达人俱乐部比赛,都是围绕体育竞技项目本身做的衍生。节目在输出技能的同时,也在输出冰雪项目的规则,从而达到普及知识的目的。

然而,非专业选手之间的所谓趣味竞技,相较于专业比赛而言是一种“弱竞技”,其可看性大打折扣,且因真人秀有导演之嫌,难免生硬,有味同嚼蜡之感。这种“弱竞技”的展演也和综艺的叙事取向有关。综艺的娱乐取向,往往需要节目展现一种代偿机制,即节目嘉宾代替电视机前的观众参与冰雪项目,他们是观众的一种自我投射。由此,非专业感的输出成为制作者与观众达成相互理解的一条通道。

同时,现有冰雪综艺在叙事方式、叙事主体的选择上也存在惯性操作和路径依赖。“超滑家族”“飘雪一家人”“冰雪经理人”,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叙事套路,即常驻明星嘉宾的昵称而已。节目多采用常驻嘉宾+飞行嘉宾的模式开展冰雪体验游戏,常驻嘉宾多为影视明星,遴选标准主要考虑嘉宾的运动经历、综艺感及其对应的受众群等;飞行嘉宾则更多元,可以来自文艺圈、运动圈以及热爱冰雪运动的素人,还有就是资深的冰雪运动从业者。如果说常驻嘉宾旨在引流,那么前三类飞行嘉宾侧重体验叙事,展现运动现场的欢乐,而冰雪运动资深人士则强调故事性,他们的比赛或运动经历为冰雪综艺增添了人文性和历史感。这种同质化的叙事模式在节目扎堆播出的生态下,往往容易引发受众的审美疲劳,很难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

冰雪综艺借北京冬奥之机在短时间内有一次集中展示,对从业者而言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职业探索。如今,冰雪运动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冬奥会的助推之下,将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休闲消费热点和风潮。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是冰雪运动及相关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冰雪综艺作为推动冰雪运动、促进冰雪竞技发展的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它重在社会“软件”建设,营造一种气氛、输出一种精神。在综艺赛道不断细分的行业背景下,冰雪综艺成为了体育综艺的一支潜力股和一个增长点。

当然,冰雪综艺面临的“受众难题”会随着运动普及而逐步解决,但是如何平衡和兼容体育竞技的专业性与综艺的娱乐性,以及综艺本身的叙事模式创新则是综艺从业者需要继续跟进思考和改进的问题。(作者:浙江师范大学中小学影视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凯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