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分享的是一部2009年的中日合拍的动画片《最强武将传•三国演义》。这是本人的一篇处女作,写的不好的话请见谅,麻烦轻喷哈。接下来请让我来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动画简介

该动画片是根据中国古代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由北京辉煌动画、央视动画与日本未来行星株式会社联手打造的高清动画。该动画一共分为三部,共52集。无论是从画风、塑造人物形象、剧情设计,还是从画质清晰度、剧中插曲、主题曲和片尾曲方面来看,个人觉得评价为国漫巅峰之作(甚至说这是央视国漫“天花板”之作)都不过分。

OP和ED的介绍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此动画片的主题曲和片尾曲(以下简称OP和ED)日文版的OP+ED一共三首;而中文版的OP加ED一共有五首,也称为“五行之歌”(金木水火土)。

OP1土篇《一捧江山在掌握》演唱者:张佳

ED1水篇《川流不息》演唱者:吴炜

OP2金篇《争锋》演唱者:王庆

OP3火篇《梦在燃烧》演唱者:汤子星

ED2木篇《四季》演唱者:曾黎

OP1和ED1是第1话《桃园结义》到第26话《火烧赤壁》时使用的。有致敬东汉末年各路英雄豪杰逐鹿中原之意,正好也是刘关张三兄弟建国之路的暗示。

OP2从第27话《智取南郡》到第39话《火烧连营》使用,以刘备的蜀汉政权由强盛而衰弱为暗示。说老实话,这首歌当时我印象很深,非常燃,能带动气氛。

OP3从第40话《白帝城》到第52话《三国归晋》使用,以诸葛亮的治蜀为暗示。

ED2从第27话《智取南郡》一直到第52话《三国归晋》。这首歌有一种难言的凄美之感,很多人知道三国的结局是啥,或多或少会对刘关张蜀汉政权不能够复兴汉室的遗憾之感,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有一种沧海桑田之意。于是这首歌我是印象最深的了,我小时候当时听,听到后面有种说不出的难受感,想哭又哭不出来。

另外,我们要感谢每首歌的作曲人:马军一人完成了《川流不息》《争锋》《梦在燃烧》三首歌的谱曲。张浚鹏和李永昌分别谱曲了《一捧江山在掌握》与《四季》。这五首歌旋律都非常的优美,有的气宇轩昂,有的激烈,有的凄美。都非常的棒。

我们更要感谢这五首歌的作词人,令人惊叹的是,它们全由吴晓天(后改名吴小天)一人所写,每首歌的填词都很契合三国演义的主题。可惜的是,从博客中得知,他与2015年与世长辞,享年46岁,实在是可惜了。他的博客现由他的姐姐在运营。

吴小天老师的博客名称为:吴小天的空中花园

此外,个人觉得此【豆瓣影评】里对五行之歌给出了给出了较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每句歌词也都有她个人的解读。大家若不嫌麻烦,可以点开此链接看一下https://mbd.baidu.com/ma/s/NnAfvyeZ

特点与优点

接着我们从画风和人物形象来分析一下。因为这是一部中日合拍的动漫,我们吸收到了一些日漫的优势,这部动画的画风相当不错,尤其是第一话刘关张桃园结义的场景,太有那种原著的味道了,甚至挺契合我们自己读《三国演义》脑海中构思的画面的。

而且这是我国第一部高清动画连续剧,从清晰度而言,720p在当时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同一年很多动画片的画质还是感觉糊糊的(那个年代我们岁数小,科技也没如今这么先进,真不知道有高清,超清,蓝光,4K超高清。所以有动画片看就行了,根本没在意画质糊不糊)至于人物形象方面,非常正统,挺符合大部分的审美观的,与大部分人脑海中的对着名著的想象人物形象也基本契合。我觉得这也应该借鉴了94版的《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但是此动画片并没有太过于脸谱化。就比如说曹操,《三国演义》及衍生作品肯定都把他做“奸雄”“枭雄”来评价,但是从动画人物形象来看,并没有过于丑化曹操。像是周瑜、司马懿、司马昭等人物形象都挺霸气的。

女性形象,无论是貂蝉、夏侯涓、大乔、小乔、孙尚香、祝融夫人还是普通的侍女,形象都很突出,各自有各自的特别之处(比如衣装打扮,发型),还非常的漂亮。

从剧情设计而言,此动画片也是可以的。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演义》这部名著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说(也有人说是“三分实,七分虚”)。本来就是小说,肯定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作为动画片而言,这个当时的受众者基本上都是小学生,有些东西写深了他们也看不懂;有些帝王权术比较政治黑暗不便展示;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那就是一百二十回的著作要压缩成五十二集动画片,这里面还有经费不足的硬伤,这很多故事内容必然要有取舍,这就不得不再次进行艺术加工,进行“二创”了。就比如鞭打督邮,明明是刘备打的,却改为了张飞,这样自然也更会塑造人物形象。再比如美女貂蝉的结局,在本动画中还算不错的。因为从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来看,有的是成为吕布的妾后吕布被曹操所杀,她被俘虏到许昌惨死;有的是后被曹操俘虏后欲送给关羽,关羽推脱自杀,还有的说法是关羽杀了貂蝉。所以在动画中归隐已经是最好的了。

缺点与不足

一个硬币有两面,本动画片也不免有些缺点:首先也是在剧情设计上,有些地方详略得当的很不错,但有些确实不尽如人意。比如第50话是丞相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第52话就三国归晋了,这之中省略了太多内容了。也就是说此动画很多的剧情衔接实际上是有些小问题的,有些地方剧情跳跃的太快了,比如说孙坚(孙权之父)和孙策(孙权长兄)几乎在动画片里被忽略了,基本就没出场过。如果能多拍些集数就好了,但是另一个硬伤就是经费不足!日本方面的未来行星株式会社在拍到一半时就已经经费告急,硬是撑到了和中方拍摄完这部动画。2010年这个日本公司就倒闭了。所以这么一看的话,还挺遗憾的。

其次是字幕喜欢出些错别字,旁白与配音演员也会出现不少读错音的情况。比如董卓立汉献帝刘协,但是官方字幕里却给打成了“汉少帝”。

例如蜀汉后主刘禅的“禅”字应读“shàn”(和刘备义子刘封的“封”字对应,取“封禅”之意),在动画中却错读成了多音字“chán”;猇亭的“猇”字错写成了“虎”字等。

在人物设计上也是有一点纰漏,部分知名武将人物形象设定与实际年龄不太符合。例如吴国名将吕蒙从去世也才40岁,在动画中却是一副苍桑的老年人形象;魏国名将邓艾在伐蜀时已经是60多岁的老将了,在动画中却是一副年纪轻轻的儒将形象(动画后面几集甚至连画质也有些崩坏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经费不足)

《三国演义》动画片为何没能火起来?

以下是小编的观点:

从国际角度来看

首先,宣传不是很成功。本动画片本来是想在中国、日本及欧美的动画市场的推广为目标。但是这又因为种种因素未能成型。就已对三国文化较为熟悉的日本而言,与中方合拍的公司在动画片好不容易制作完成的后一年就倒闭了,日方动画公司都倒闭了,怎么去宣传呢?而且这个日方动画公司是不出名的,没有什么著名动漫代表作的,很多日本民众自己都对此不熟悉,在日本的主宣传阵地给基本上就给搞没了。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著名的动漫公司(比如芳文社,京阿尼)本身影响力就大,宣传力度也强,再整些周边手办去卖。怎么会有不火的道理呢?

其次,是中日关系。这部动画片,在2010年于日本上映。仅仅就这两年时间,日本“野田购岛”闹剧严重损害了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央视也从此开始不再对日本动画进行转播。不必说,这部中日合拍的动画片必将遭到不小的影响。

从国内角度来看

一个是不好去夺取市场,那时我们能看的动画片非常的多,以至于我们那一批00后从19点动画梦工厂看到大风车再看到20点的银河剧场,中午12点补前一晚的动漫世界(很多孩子撑不到22点去看的,家长那时也基本不允许)。那时我们看中国原创动画,日漫,还有欧美动画,真叫做“应接不暇”。当时国漫能深入人心的莫过于蓝猫系列,虹猫蓝兔系列,喜羊羊系列、大耳朵图图系列等因为它们有好多集,又有好多部作品,大家便会更容易记住它们(当然,若是被家长举报了,受争议了,也会容易记住它们。三国演义动画片就这一部,不好出续作,排片的次数也低,全国所有的电视台完整播出的恐怕顶多也就三遍左右,2012年后就销声匿迹了。所以,看一遍后不久我们很容易就会遗忘掉它们。

还有就是流血暴力场景的问题。打打杀杀的动画片肯定会有暴力动作的,也肯定会有血(现在都把鲜血给P成灰色了,要不就是“杀人不见血”)。2006年《虹猫蓝兔七侠传》在央视上映后放到一半时就给一堆家长举报有好多流血暴力场景给直接整停播了,好久后才继续播出。这部动画片不免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小编与《三国演义》动画片的一些交集

我是老爸当年通过拷贝,下载到爷爷家的台式电脑里的。而且只有前30集,所以后面一半的内容我基本上不是很清楚了。像是“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我印象深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OP2结束后放的一张三国鼎立形势图。那时小时候还是字没认全,想着“哇塞,竟然单独把蕪湖列出来诶。”后来过了十多年才发现,那叫“羌胡”,是少数民族政权,不是芜湖。这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哈哈。

五六年级时,我特别喜欢暑假期间跑爷爷家去玩,打开电脑特别爱看官渡之战和赤壁大战的部分,然后打开《帝国时代2:征服者战役》去玩那些自订战役里的三国志专题。我也知道三国终将归晋,但当时看到第30集时,总有种“要是就这么一直三分天下或者刘备一统天下该多好。”如今我自己成了历史系的本科生。一背到《三国志》的名词解释,或者是教材里关于东汉三国的史实,或者是明清文化繁荣的小说文化之一的《三国演义》,都会让我不自觉地想到这部动画片和一幕幕往事。

本人的感想到此结束了,如果您耐心地看到了这里,我将非常感谢与感激。本篇处女作还有许多纰漏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