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特约评论员   陈  年

近日,针对部分互联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团队对20款视频、短视频及直播APP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20款APP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不同程度地对使用时长、评论互动、充值打赏等功能进行限制,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时间管理流于形式,某视频APP在青少年模式下,凌晨4点仍可正常使用且没有任何提示;有的内容很少且单调枯燥,某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分为“艺术”“纪录片”“科普”“护苗”等6个板块,却一共只有9个视频;有的内容池分龄匹配度不高,向4岁儿童和14岁学生推荐的视频竟是同一部动画片。

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模式自2019年以来在各大视频、游戏、直播、社交等平台试点并推广,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不良信息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有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91.6%的家长知道青少年模式,但设置过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长不到五成,其中有四成家长认为效果不够明显。此前,上海市人大法制委、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立法调研,曾有学生向调研组吐槽:青少年模式内容非常低幼,破解密码一点也不难。

青少年模式已逐渐成为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的标配,但内容不多、质量不高、把关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距离“能用管用、好用爱用”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青少年模式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相关奖惩机制还需更加明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平台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重视不够、内生动力不足,担心严苛的青少年模式会让未成年用户流向竞争对手,从而选择被动应付、敷衍了事。

青少年模式不能流于形式。前不久举行的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用好青少年模式这一保护工具,全面强化治理力度,体现保护温度。今年将全面升级青少年模式,在丰富分龄内容的同时,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让青少年模式真正成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保护盾”。

青少年模式要真正发挥作用,做到名副其实,关键还要靠平台落实。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各平台企业应摒弃短视观念,担负起社会责任,平衡好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在青少年模式内容池建设上下大气力,有针对性地提供优质适龄内容。要着眼更多的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需求,拓展节目形态,创新节目形式,不断优化和提升青少年模式的用户体验,提高未成年人和家长的使用满意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