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又残酷,又温柔:闫红新解红楼梦》。作者闫红以《红楼梦》中被读者广为熟知的人物为线索,通过讲述、分析他们的性格与际遇,观照当今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及其隐秘情绪。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体会《红楼梦》中的无常之美。我们会从连续留言互动10期的朋友中抽取3-5位赠送精美图书,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江徐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我们读到的是贾琏和贾瑞这两个男性的故事。贾琏风流成性,却也自有其魅力。他用恒定的温暖赢得不少女性的青睐,最终也用微温杀死对方。贾瑞出身卑微,不可抑制的情欲让他产生非分之想。他未能成功勾引到王熙凤,自己却死于对欲望的无察觉。

作为钟鸣鼎食之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家,最终是什么原因走向覆灭的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场关于贪腐的家族共谋

有诗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擅于读书的人,能够管中窥豹,见微知著,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读到暗流涌动,履霜之渐。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众人陪贾母打牌,为了哄这位老祖宗开心,凤姐故意输赢给她。对这份美意,贾母表示笑纳,同时客气地说了一句:“我不是小器爱赢钱,原是个彩头。”

作家闫红抓住这一句话、这一件小事抽丝剥茧,读出一场关于贪腐的家族共谋。

贾母所说的彩头,是多少钱呢?

大概一吊钱左右。

凤姐随身带了一吊钱,平儿怕到时不够,又命人送来一吊。凤姐还指给薛姨妈看贾母平时放钱的一个小匣子,笑称这里面不知赢了自己多少钱。

一吊钱,又是什么概念呢?

宝玉身边的大丫鬟晴雯的月钱,就是一吊钱,略小于一两银子。凤姐的月钱又是多少呢?

有一天,她和同辈的李纨说了这么一句:“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两倍还多些。”由此可以推算出来,凤姐的月钱是三两多,只够陪贾母打两三次牌。

偌大一个权贵家族,为何高层管理者的收入这么低?

因为贾府实行高度供给。衣食住行,都由官中提供,月钱只是发放给每个人的零花钱。

府里的女孩子并没机会出门逛街,除了在外面买个胭脂,或者像探春那样,偶尔让贾宝玉从外面带些做工精巧的小玩意儿,月钱用来给佣人打赏,或者到厨房加个小灶。一般而言,月钱已够花销。

凤姐却要另当别论。因为她料理家务,看起来风光体面,恐怕要在各处花钱打点,才能吃得开。她又是个要强好面子的人,有时难免自掏腰包。

有一回,贾宝玉挨了他父亲一阵痛打,各路人马前来慰问。王夫人问他想吃什么,他说想吃“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

话音刚落,凤姐便安排了起来。找出做汤的银模子,吩咐厨房拿出几只鸡,另外添了些东西,做出十多碗,让大家也都尝尝。

贾母笑她这是拿官中的钱做人情,凤姐忙为自己辩驳,笑说这个东道主她还当得起,随即吩咐在场的妇人,让厨房不要简省食材,到时算在她账上。

还有一回,尼姑来府上找贾母索要祭祀礼佛的报酬,正巧被凤姐遇上,她没有汇报,而是自己拿钱打发了事。这种花销,凤姐自掏腰包的可能性比较大。

有时候,凤姐还送衣服给袭人、邢岫烟这些人。

敷衍也好,真心也罢,她有很多地方需要花钱敷衍。

收入太少,花钱的地方太多,想要当好家,怎么办?

那就难免要想法谋取灰色收入。

凤姐的灰色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她帮别人办事捞取的好处费。比如,协理秦可卿丧礼时,弄权铁槛寺,在老尼姑的游说下,为帮金家处理女儿退婚一事,她以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使写信,从中轻松赚取三千两。

第二个方面,是她掌管荣国府上下事务而收取的贿赂。贾芸想在园子里求个职位,买了香料送给她。宝玉屋里大丫鬟的职位一时空缺,有女儿的人家都给她呈上好处。

第三个方面,是她挪用公款放高利贷的利息。原著中不止一处提到,凤姐拖欠大家的月钱,让心腹放出去收取利息。

总之,凤姐的灰色收入远远高于月钱。

作为过来人,贾母不可能不知道凤姐存在灰色收入。实际上,她是默许了这一情况的存在。

她虽然疼爱、器重凤姐,但没法提高凤姐的月钱,因为贾府每个人的月钱按资排辈。假若贾母为凤姐破了规矩,反而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难以服众。

关于其中的道理,书上写道:

“贾母和凤姐那些玩笑背后,一定有着无须言说的共识。贾母也是一路当家理事过来的,对里面的弯弯绕,一定很清楚,她既然指望凤姐挑大梁,就不能追问得太仔细。

凤姐的灰色收入,就是在贾母这个一把手的无条件支持下,变得合法了。”

或许,贾母的做法就是难得糊涂。

最后的覆灭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所听词曲预示了十二金钗的命运,最后一首曲子更是预示着贾府终将衰败的结局: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作家闫红认为,荣国府落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懂无常二字。

一开始,曹公就已经向读者交了底。在此前提下,整本书其实都是回望和回顾。大概正因如此,鲁迅才说读完这部著作,觉得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难道,贾府的覆灭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

按照闫红的解读,这个簪缨之家原本可以不落到这步田地,就像抄检大观园时,探春声泪俱下发出的一番言论:

“这样的大户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而闫红认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贾家最终倾覆的根本原因,第十三回里面,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时,就已经给出提示: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听秦可卿说完自己的顾虑,凤姐觉得所言极是,对她十分敬畏,于是请教永保无虞的办法。

相对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王熙凤,秦可卿显得更有智慧。

她知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非人力所能保常。但她想到了后退之路,因此提醒王熙凤应当“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事业”。

对此,她提出两条具体的建议,一是在祖茔附近多置产业,二是将私塾供给制度化。秦可卿的思路很明确,就是将来落魄之时,可以从大户人家向中小型人家转型。

遗憾的是,王熙凤对这番真知灼见并不很在意,反而是急于探听秦可卿提及的贾府即将遇到的大喜事。

这件大喜事,正是元春晋封贤德妃。为了元春省亲,荣国府大兴土木,也拖垮了贾家经济。

除了这一次,命运在后面还给了一次提醒,那就是探春代管贾府时,锐意改革,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关系。

当家人最重要的事情,是制定路线。

探春的这种尝试,难以挽回贾府的没落之势,因为王熙凤、王熙凤以及府上最高权威者贾母都无意于此。她们耽于眼前一时的虚假繁华,到后来也只是得过且过。

听闻甑家被抄,贾母只是感到“心里不受用”,并未因此有所警醒。

后来凤姐生病,需要二两人参配药,王夫人想到要为此拿钱,便焦躁起来。贾府的窘迫,从中可见一斑。

《闫红新解红楼梦》中写道:

“抄家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之前,贾府的‘内囊’已经上来了,但人们已经在繁华梦魇里醉生梦死,他们死于不敢面对导致的无所作为。”

这是《红楼梦》对于现代人最为实用的一点警示。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关于贪腐的家族共谋与贾府最终的覆灭。从繁华似锦、烈火烹油,到飞鸟投林、大厦倾倒,好似轰轰烈烈的南柯一梦,只因无常二字。

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如今处于不确定的世间,读红楼能让你内心平静,倒不是里面有多少鸡汤,而是看到那不停闪过的身影,知道从古到今,不管是怎样的身份,都有同命运的人。而且,这些人是如此美好,但想到这,就会快乐和平静一点儿。这,就是在当下读红楼的刚性需求。”

到今晚为止,《闫红新解红楼梦》已经共读结束。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图源电视剧《红楼梦》1987年版。

点在看,细剖红楼的无常之美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好书

点在看细剖红楼的无常之美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