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对这样的温情电影,总是很喜欢。
它透露着人性深处的善良,总能在黑夜中发出亮光,照亮每一个迷茫的人。这种人间的真爱,每一份善意都令人动容。
曾经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动漫《寻梦环游记》。以一位热爱音乐的小男孩,在梦想和现实面前,陷入迷茫。最终通过亡灵国度找回自我的故事,尤其是男孩对于奶奶的唱歌。
(资料图)
透露着一丝丝生活的意义。
如今,又有一部土耳其电影,让雨落又找到了对于生活的勇气。
《7号房的礼物》
这是一部翻拍自2013年的韩国电影。相比于原版,这部电影在精彩程度上,也不是差距很大。本周豆瓣排行榜第一,口碑8.2,原版的口碑8.9。
影片在本土化的处理上,却是一种的一个亮点。军事化管制的监狱,宗教。
唯一的不足,在于主题的营造上没有韩版的深刻。
不过相比以往的翻拍电影,还可以算是合格。
故事讲述的是,1983年的土耳其桑塔希区,这里是一片风景如画的村庄。主人公欧娃是一个善良的女孩,除此还有父亲麦马特和奶奶。
他的父亲智力有一些问题,常常被别人欺负。对于此,奶奶也坦白地告诉了欧娃。
“我爸爸和我在同一个年龄”
对于欧娃而言,却没有觉得有任何不高兴,反而却很开心。
相比别人的爸爸,麦马特成为了她最好的玩伴。两人一同在树下乘凉,一同玩耍。一同依靠在沙发上讨论动画剧情。
尽管如此,麦马特也时常牢记着欧娃的愿望,买一个海蒂红色背包。
他决定攒钱满足欧娃的心愿,但当他攒够钱时,却被一个军官买走了。
他对书包念念不忘,当着军官的面,拽住了背书包的女孩。结果可想而知,被狠狠的暴打了一顿。
但即便如此,也依旧没有放弃。
趁着小孩们玩耍,也在一旁注视着背书包的小女孩。
结果,却没料到和背包小女孩玩耍的时候,对方却意外地掉入水中死了。
当军官发现时,只看见麦马特抱着一个小女孩。
面对女孩的不幸,军官终于将怒火发泄在了麦马特身上。一场意外,成为了一场凶杀案。
故事很简单,但真正让雨落触动的是,麦马特的心智不全和军官的以权泄愤。
麦马特作为一个常常被人嘲笑,被人冷落的人,却始终保持着孩童一般单纯善良的内心。面对欧娃希望给他最好的礼物,面对小女孩也是能让她高兴。
可偏偏,这种无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众人泄愤的工具。
麦马特被带到了监狱,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杀人犯。对于审讯,二话不说直接强行让他承认罪行。
对于监狱里,甚至故意公布他的罪行,引起监狱众人的反感。
毫无疑问,被打的奄奄一息。
麦马特的智力不全,善良却只能任由命运的摆布,对于这一切却没有抗争,甚至反驳的勇气。
如果说这种善良是一种无知,那对于欧娃的感情,则是他叩开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门窗。
欧娃在他的心里,比身上的伤更重要。
而这是一个父亲对于女儿最无私的爱与奉献。他疼爱自己的女儿,甚至对于陌生的女孩也是充满了善意,对于女孩去世时的焦虑。
而恰恰是这样一种焦虑,使得麦马特成为了一个替罪者。
在影片中,它是一个弱者。相比之下,军官则是一个强者的形象。从影片中,也能够看到,当时的政治氛围是在军人的统治之下。
儿童节的游行,也少不了背后部队的身影。
甚至在野外聚会时,展现了一副复杂的社会阶级面貌。普通的家庭聚会,士兵持枪保护,而且还专门烧烤食物。
对于当地的监狱,有着说一是一的绝对权力。
同时,还有一个强者,那就是监狱中的宗教信仰者,信仰让他们容忍不了这样一个谋害者。
所以要麦马特杀死。
这两处也展现了土耳其当时的社会现状,被军队和宗教充斥着。
影片的转折点在哪里?
就在麦马特的身上,他的心智不全是没有办法装出来的。面对死刑,面对胁迫只能任其肆虐。
同样对待周围,也是一样充满了善意。
放生螳螂,追逐抓不住的鸟。
每天的相处,终于让狱友们真正的认识了麦马特,他不仅大脑“豌豆一样小”而且还有一个女儿。
透过监狱的窗口,听到最多的就是他喊“欧娃”。
故事最终的结局怎样?这里不剧透。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麦马特走到如今这个地步?
是强权,是顺从,是沉默。面对事实,他的心智不全,让他难以说清楚真相,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女孩掉进湖里,看着军官将他带走,看着众人欺负他。
但也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感情,让他格外的刺眼。
在他的心里只有欧娃,所以他不怕死。
似乎通过爱,也让他看淡了生死。
相比这样一片混乱的社会,军官一手遮天,私自制造假证明,私自殴打犯人,丝毫不将底层人民放在眼里。
他们让我们看到的,不是热血励志,不是侠肝义胆。
是对于这个社会制度的反抗,对于底层无奈的申诉,更是无辜者的心酸。
也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应该存在一点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