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

哪吒的形象变化与票房神话

40年过去,《魔童降世》则对传统的哪吒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改动,除了哪吒还是陈塘关李靖的儿子,由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所生并拜太乙真人为师以外,别的设定几乎都改了。龙族变成了不得不被囚禁于海底的妖族,而敖丙成了灵珠转世,由《哪吒闹海》中没出场多久就被扒皮抽筋的反面角色变成了一个独孤而善良的美少年,颇像日本动漫中的悲情美形男二号;倒是哪吒由《封神演义》中的帅小伙儿变成了一个魔丸转世的黑眼圈“熊孩子”。除此之外,《哪吒闹海》中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变成了《魔童降世》中肥胖、嗜酒的搞笑角色,懦弱的李靖则变成了一个愿意为孩子牺牲自己的伟大父亲。


(资料图片)

相比《哪吒闹海》,《魔童降世》确实在画风和叙事上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魔童降世》的主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侧重表现亲情和友情,多了几分幽默搞笑和少年热血。太乙真人的设定让人想起诸多迪士尼动画中的搞笑担当,比如《花木兰》中的木须龙,《狮子王》中的彭彭和丁满。搞笑角色似乎是迪士尼动画的标配,现在也逐渐成为国产动漫中的标配。哪吒母亲殷夫人那纽扣一般的大眼睛亦像极了美国动画片中的女性角色。

在笔者看来,以《哪吒闹海》的精神内核为标准来要求《魔童降世》似乎有失公允。因为40年来,中国动漫发展的客观情况已经使“改编是否应该完全忠于原著”这一标准日益弱化。

《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形象

从儿童节目到全年龄IP

在不少老一辈心目中,动漫始终是小孩看的东西。2000年以前的国产动画受众确实以儿童为主,八九十年代的《黑猫警长》《海尔兄弟》《蓝皮鼠和大脸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经典作品也是不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随着日本动漫自80年代被引进中国,国产动画的思路也随之打开,第一次有了“动漫”这个概念。除了《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这类以儿童为主角的日本动漫,《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足球小子》《棒球英豪》《忍者小英雄》《中华小当家》等日本动漫的引进让动画的主要观众从儿童拓展到青少年,甚至一部分青少年儿童的家长也会被这些精彩的故事吸引。

有不少动漫是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例如《全职高手》《斗破苍穹》和《魔道祖师》。玄幻题材动画《魔道祖师》从2018年夏天开始在腾讯视频热播,这部作品先在晋江文学城进行了小说连载,随后被改编为动画、漫画、广播剧,还推出了动漫人物系列的冰激凌,2019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陈情令》,逐渐被打造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大IP。

在笔者的中小学时代,日本动漫经常被人们视为“教坏小孩”,那时国产动漫还处于起步阶段,电视上播放的国产动画一度以寓教于乐的儿童节目为主,动漫展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参展作品、售卖商品和cosplay(角色扮演)也是以日本动漫为主。而今全国各地的漫展越来越多,国产动漫和衍生品愈发丰富,许多coser(cosplay演员)和动画、广播剧的配音演员都颇受追捧。

动画片《我为歌狂》

国产动漫题材有待拓宽

院线电影方面,近年来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等动画作品在不断冲击着观众对于国产动画的认知。

小说《封神演义》原著叙事宏大,故事精彩,亦有许多深入人心的神话形象,如何改编得好是一门学问。2019年的电视剧版《封神演义》因为剧情和人设过于离谱而恶评如潮。《魔童降世》也对原著做了不小的改动,但改编后的故事依然有完整的主线和灵魂,因此不会给观众以“雷人”之感。看完片尾彩蛋,笔者已经在期待着下一部《姜子牙》了。同样,中国的“封神宇宙”也让人期待。

可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制作技术的进步都为中国动漫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兼具思想性、逻辑性的好故事似乎才是赢得观众的核心。

推荐内容